APP下载

让思考引领进步——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2020-09-10黄友娟

新教育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思维能力培养

黄友娟

摘要:数学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展开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路,以学生的兴趣为依托让学生在思考中强化对所学知识点理解程度,进而提高学生解体的活跃性。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最终达到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解题的一般规律,在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归纳出一系列的数学学科解题步骤和运用技巧。这样对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点自主思考能力,锻炼学生自学能力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实践探究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在于教师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展开对数学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中找到灵活运用课堂知识的方式,并随着思维的深入掌握数学一般规律,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师为提高学生对于学课思维能力的深化,就需要颠覆一般的课程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中发现掌握知识过程中存在的盲区,在教师的帮助下能够培养分析过程的灵活性和对知识认识的深刻性。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介绍教师如何进行课堂的改革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合理提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就要优化课堂设计,合理地提出問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对于课堂知识的推演过程,适用范围等知识进行思考解答。因此教师在进行课本内容教学的时候要将重心放在如何实现课堂过程难易程度的循序渐进,即教师在推进讲解新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结合旧知识进行类推,在联想类比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调动旧知识相关细节,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另外,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一步步发现新知识,在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发现特殊的结论,这一过程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迁移环节中运用的知识定理印象,学生在以后使用新知识解决一般问题的时候就能够根据题目条件迅速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解决。

合理提问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教师在教授多边形的基本性质的时候可以将学生的思路引领到对于三角形,矩形的旧知识复习之中。教师在引入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就可以让学生思考我们如何得到三角形,矩形的内角和,让学生根据三角形,矩形的内角和再通过对与五边形内角和的测量计算,最终归纳出多边形内角和的一般计算规律。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让学生思考当多边形的边数变得无穷多时,形状会趋向于什么图形?这样的提问就能够将多边形与圆的教学环节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回忆知识的时候做到举一反三。

二、例题精讲,提升学生思维的缜密度

课堂例题一般具有经典型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讲述例题的过程应该对于题目每一个环节设置的深意和与之相关的变形题目讲解,让学生能够提高课堂例题听课效率,同时能够让学生实现知识举一反三的使用。多过程和不同条件的问题变形对于学生审题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另外在相似题目的分析过程中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真密度也能够得到锻炼。比如教师可以以一个简单的题目作为母体:小明每分钟可以走80米,小兰每分钟可以走60米,两个人同时去上学,小明比小兰早到4分钟,如果两人的家的学校同一侧,求两个同学家相距多远?

以这样一个简单的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行程相遇问题解决过程中等量关系的构建,比如这道题目中出发时间相同,小明比小兰早到4分钟可以作为一个等量关系。此外教师在分析完这一题时可以进行改变,如果题目没有说明两个人的加相较于学校的方向性,题目的答案又会有怎样的变化?这时就需要学生考虑相同侧和不同侧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一道题目由简单到复杂的变换过程对于学生思维缜密度的要求提升了,学生在这道例题中也能够收获到数学题目解决过程中思考严密程度的重要性。

三、善用讨论,小组合作促进共同进步

教师应合理地使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中提出问题,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这样团体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数学思路的开拓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成员对于知识点的观察角度不同就会造成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主动向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问题,让过小组解决不了可以请求老师,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一个较为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有自信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学生能够提升思考过程中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

另外小组讨论问题能够集中反映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针对一些典型性的错误进行单独讲解。比如学生一开始接触混合加减运算的时候往往对于运算法则不能灵活运用,教师就可以着重对于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讲解,鼓励学生提出错误的想法,教师也应该及时指出,并结合例子将学生的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引向正轨。

四、巧用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数学的总结过程是思维凝练的结晶,也是学生在经过大量实践和理论知识支撑的作用下提高思考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总结,便于让学生根据总结的内容对于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程度进行重新构建。比如说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鸡兔同笼问题中等量关系的构建方式,解决多元一次方程中消参数的运用。这些规律的总结都能帮助学生更为有条理地进行思路的整理,这样清晰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提出在课堂上被忽略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巧妙地使用课程总结来加深学生对于公式的理解程度。

结语:教师在课堂环节一定要牢牢把握住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性,进行发散性思维教学;合理地针对学生易犯的典型性错误进行剖析,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另外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课堂发言环节,让学生对于已学知识进行疑难发问,这样教师迅速有效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后教师对于学生发散性的思考过程要用一条紧密的线将不同相关知识点进行串联,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只有做到以上的环节,学生的课堂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因此得到系统性地训练。

参考文献:

[1]钱雯柔.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

[2]石花英.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华夏教师,2018(26)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思维能力培养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