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课堂基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探析
2020-09-10丁加良
摘要:在传统的学校课堂教学中,谈到“教学”二字,大家往往只想到的是教师的“教”,且忽略了“学”,更谈不上对“教”与“学”关系的深刻把握。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必须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课堂教学活动,在对“教”与“学”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把“教”与“学”结合起来,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教学探析
2017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明确表示,要“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革命要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原则,即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素质教育在课堂”、“教为学服务”。[1]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宝库,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只负责教,强调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这样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学”,也忽略了教与学的有机结合。纵观我国长期的传统教育,“教”在教学中的地位始终处于中心地位,一切教学围绕教师的“教”展开,教师教,学生跟着学,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宰者,支配、控制着学生,学生成为被动的学习者,出现了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的现象,久而久之,教学事倍功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违背。
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标准和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教学强调自主、对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等,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以前死板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采取更多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办法和措施,這无疑是新教学理念下的巨大进步。但是,怎样让学生真正“学”起来,让教师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好的。
一、教师要以“导”促“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依靠学生自身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2]教师要开展好以“导”为主的课堂教学,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情境化教学。创设情境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因此,教师要理论联系实际,借助生活场景,实验、模拟等情境,通过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通过有机整合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的方式,向学生直观展示知识等方式开展情境教学。但要注意的是,教学情境要结合学科核心素养来设置,可设置为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复杂情境,具有挑战性的复杂情境四个水平。二是问题化教学。教学中要善于充分运用教材和课外资源,结合本学科核心素养,精心设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问题,准确把握学生的心脉,从新奇处、困惑处、共鸣处、挑战处、实用处等心灵的触发点,设计出尽量精妙、巧妙的学科问题,诱发学生思考和解答,从中培育不同水平的核心素养;[3]三是活动化教学。实施活动化教学,前提是要做好精心的活动设计或活动方案。在活动内容上,应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设计学生的听说读写看的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以组织、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为主;在活动方式上,要根据目标力求丰富多彩与多种多样;在活动范围上,要以全体学生的活动取代一问一答或少数尖子生的活动;在教学效果上,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注重学生是否主动、积极而有兴趣的参与及活动的量的高低。
二、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学”起来
首先,让学生“学”起来的动力来自兴趣。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点燃知识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4]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其逐渐学好知识,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兴趣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点,采取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等,使学生真正“学”起来。
其次,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的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他的利息”。可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会使学习更有价值和意义,而且会使人终生受益。因此,教师要开放教学空间、时间,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善于反思总结、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古人云:“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不知道如何开展自主学习,不知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学习,学习效果不甚理想。为此,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就尤其重要。笔者认为学习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提高提取有效信息和解读的能力;二是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开展课前预习,课堂自主参与交流、合作、探究,课后反思总结等;三是引导学生善于提出疑问,要让学生“敢问”、“善问”、“能问”。只有“不耻下问”、多问,才能逐步打开学生的视野,实现学生与老师的经常沟通,激发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总之,教与学不是脱离的,也不是简单机械的二者的叠加,要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引导启发,开展多样化教学活动,以导促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老师指引下自主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具备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核心素养,以便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J].读与写杂志,2019(10)
[2]王玉霞.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J].教学动态,2019(29)
[3]周建华,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J]. 创新人才教育,2018(12)
[4]李长福. “情境-问题”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以岳麓版必修Ⅱ《经济体制改革》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 396(02):22-25.
作者简介:丁加良,中学一级教师,陇川县第一中学。
本文是“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立项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基层教师项目式研修模式实践研究》(立项号:18532000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