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

2020-09-10王宁

启迪·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目标导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摘要: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对于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应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完善过程中有清晰的目标指向。本文从针对“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内省性知识”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方案及细节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关键词:目标导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进行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高效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是为了深入理解新课标、灵活实践新课标思想,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更有效的教学提供策略支持。因此,教师应当从教学内容出发,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较为全面地分析,让新课标理念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的教学策略不仅具有理论性,更要具备灵活性,使其具有更大真正的实践价值特性。

一、“陈述性知识”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案

面对实践性较弱和理解性较强的“陈述性”知识,教师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绘、陈述,启发诱导性的设疑、解疑,从而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等陈述性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容易在教師“陈述”知识后很快遗忘,对教师高效课堂教学的真实性造成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还应当对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活动进行更多细节的设计与实施。

首先,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高中学生课业较重,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轻忽的心理。针对此种基本情况,教师可以设法增加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比如联系实际学生运用信息工具进行娱乐的经验或展现生活中的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教师可以设计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教学活动展开方式,如可以设计和实施情境创设和问题解决的题目,同时结合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期间可以对章节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课堂教学状况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学习行为、价值观的不同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在陈述性知识学习期间良好课堂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如针对“信息及其特征”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情境,导入案例引入主题鼓励学生讨论,最后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二、“程序性知识”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案

“程序性知识”的课程内容更符合目标导向基础上的教学要求。程序性知识教学是教师将同属一模块知识的整合,是教师引导学生以完成课堂任务或完成个人作品等形式的教学。所以“程序性知识”的教学不是孤立地介绍各部分的概念、作用和操作方法,而是将所有内容设计为一个具体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任务,实现对同一模块中相关知识的透彻理解和掌握。对于此种类型知识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细节的设计,有利于保障教师高效教学的真实性。

首先,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有精准的把握。如针对“通过局域网交流信息”一节内容,教师不仅要学生了解网上邻居的作用、了解工作组、共享资源、共享文件夹的权限,还要学生掌握查看计算机名和工作组的方法,并能够设置和获取到网络中的共享资源,并设置共享文件夹的类型。有了清楚的教学内容,才能明确教学目标。同样以此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理论知识理解”、“实操技能掌握”、“合理应用技能”几个方面。然后,教师才可以根据学生基本学情和基本特点选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对于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可不拘泥于同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如有必要,可以将多个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组合应用,让学生实现高效练习基础上多项素养的发展,同时助力教师积累高效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经验。

三、“内省性知识”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案

针对“内省性知识”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以激发学生思考欲望、实践需求为出发点,教师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打开心灵的窗户,在一定的情绪氛围中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思辨的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观,内化为价值观念。

例如,针对“网上搜索”知识教学时,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在家利用计算机自己查找网络学习资料”的情景,以此导出问题和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针对“面对众多搜索结果”情况,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相应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教授学生自己的解决办法,如“教师如果网页搜索关键词,找到自己想要的关键结果,点开就可以了。”或者“从来不点击与搜索结果无关的信息。”这种方式在“内省性知识”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通过实现与学生的高效互动,达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高效记忆的结果。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提升教学活动实施的效率,让教学策略展现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需要按照课程教学内容属于的目标类型灵活制定教学方案,从而在明确指向学生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导学、导教、导评的作用,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同时,教师有必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从中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此总结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学习要求,分析教学效果在课堂上的表现,从中分析目标导向教学策略中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能够做到高效教学活动设计方案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建明.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科技风,2015(17):224+226.

[2]戴志国.目标导向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7(01):197-198.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中学 王宁

猜你喜欢

目标导向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目标导向在班集体管理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对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的探索
目标导向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评价研究
儿童观察画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