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

2020-09-10王宏宇

启迪·上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解引导反思

内容摘要:学习数学阅读在先,它是学习数学的敲门砖,是数学素养和智力腾飞的翅膀。阅读可以对文本加工和理解,帮助我们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数学阅读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教学中可采取如下一些措施:划注引思;问题导读;读后交流;看问题想方法等等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加工 理解 引导 导读 反思

谈及阅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语文阅读,数学阅读往往被忽视或遗忘,其实,数学中的阅读至关重要,只有读通、读懂才能理解數学,会做数学,可以说:数学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正确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

数学阅读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结合。是三种语言的交叉运用。我认为:阅读的关键---是对文本加工和理解。从教学实践情况来看,我意识到小学生阅读水平跟数学技能的水平很不相称。学生在解决计算题时得心应手,但面对文字题、应用题时就“傻眼”了,难以应付或草率应付。事实上,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数学中的基本语言以及解题要求都不能准确理解。

数学阅读理解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数学中的语言是非常简洁的,而一些数学概念、数量关系通常又是隐藏的、含蓄的。小学生在阅读数学文本时,常用到“加法”或“减法”方式,往往缺少对条件的补足或扩展思考,很多题目理解不全,其实要根据提供的信息,有机组合才能充分理解。如:张鸣有邮票48张,给了王月10张后,两人张数一样多,原来他们各有多少张?在数学活动指导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数学文本的阅读,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觉得: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思路、顺序或步骤去感知信息这是第一步。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透过表面的文字信息深入理解其表达的内涵,通过主体的分析与思考,去获得理性的概念或结论。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很好的指导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边读边思的习惯。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边读边划,用符号语言凸显重点和难点。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实只读不思,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其义”也很难“自见”。就数学学科而言,由于其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无一不是思维的结晶,所以离开积极的思维,根本无法掌握数学知识,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因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素材,领会题意。显得尤为重要。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一些措施。

(1)划出重点引导思考。即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学会标符号、列标题、写评注、举实例。如用“  —”标明重点词语,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用“·”表示注意 ,也可用小段文字注明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认识,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解释教材中抽象的表述等等。如此去感知信息、展开思维,其义自见何需书读百遍?如:做一个棱长15分米的无盖正方体木箱至少需要多少木板?学生通过阅读抓住重点词语“无盖”并在其下面划“—”。这样学生就会想到是求五个面而不是六个面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从而正确列出算式:15×15×5或15×15×6-15×15。又如:某同学拿7.2元钱买文具,买了4枝铅笔,每枝0.75元。剩下的钱买图画纸,每张0.6元,买了几张图画纸?我要求学生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语(“剩下”),然后才进行一步一步地推理,直到问题的解决。

(2)巧妙设置问题导读。即在提供阅读材料之前, 教师根据教材内在逻辑联系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先巧妙地设置一些问题,用以加强学生的注意,突出重点内容,指引思维方向,提高阅读效率。 如“圆的认识”。学生在认识了圆心、半径的概念以后,要求通过独立阅读认识直径的概念,并结合阅读回答下列问题。①直径是直的,还是曲的?②是直线还是线段?③是一条什么样的线段?如果把一条直径二等分,等分点在哪儿?这说明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有何关系?学生带着以上一些问题去阅读,不仅能纠正一些片面的理解,而且在积极的思维中,有利于学生逐步逼近概念的实质,阅读时主动性、积极性更高。

(3)反思中交流。我们要求学生阅读学习后,带着阅读中的体会与疑问,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换看法,探讨是非真伪。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交流和应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创设一种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情境,调动全体学生投入相互探讨;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交流向思维的纵横发展:当学生闪现精辟见解时,要及时捕捉,并予以肯定;当出现错误或片面认识时,要及时纠正或补充;当思维停滞时,要及时引发新的认知冲突……总之,教师要善于把握契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交流中真正实现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的交锋,学会怎样由日常语言转化为用数学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数学概念、公式或数量关系等等。

(4)展开想象解决问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了解题中的问题后,认真思考解题思路,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每一步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最后顺理成章求出所求问题。

可以说:好的阅读不是只读不思,也不是只读不忆。好的阅读是读的进,探得明。我们要做的就是能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提高阅读自信心;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改善阅读品质;全面增进阅读理解和阅读速度,真正提高阅读效率。因此,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现在抓起,使学生逐步养成多读自悟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

2、陶行知教育名篇。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王宏宇 江苏盐城大丰区新丰小学

猜你喜欢

理解引导反思
谈科学故事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尹雪艳,永远的上海梦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