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020-09-10龚静月

新教育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叛逆自卑家庭教育

龚静月

摘要: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关键词: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叛逆;嫉妒;忧郁;自卑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身体有没有出现疾病或虚弱现象,还是指一个人生理上、心理上的完好状态,两者一样重要。而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

近几年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越发重视,如聘请专业健康课教师、开设心理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与治疗等。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能处于健康状态,及让学生、教师、家长及时掌握孩子心理状态并加以调整、改善。

笔者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初中是青春发育期的一个困难期、危机期,是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重要时期。该阶段的少年身心发展迅速且不平衡,在青春期的早期,初中生消极情绪较多;稳定性较差;情绪起伏不定。具体的表现是:叛逆、嫉妒、忧郁和自卑等情绪。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初中生是12岁—14岁的少年,这个时期的少年情绪起伏变化较大,容易产生以下不健康心理特征:

(一)叛逆

所谓叛逆,就是反叛的思想、行为……忤逆正常的规律,与现实相反,违背他人(比如孩子违背父母)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它是孩子心理上的一种“成人感”、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在思维形式上属于“求异思维”,是标新立异,希望引起别人注意的表现。学生的叛逆主要来自于自己的父母,但也可能会迁移到老师、同学身上。它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行为上的抵抗;或者将反抗隐藏于心,冷漠相待。叛逆期是少年心理发展过程的正常现象,如果少年不能顺利度过这一时期可能就会产生长期的逆反心态,成为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特征。

(二)嫉妒

嫉妒俗称为“红眼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吃味儿”等等。它是由自私引发的一种排挤他人和仇视他人的心理。因为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他们判断事物往往从自我出发,见不得他人比自己优秀或有超出自己的优越之处,若发现别人比自己优秀或条件优越,他就会产生排挤他人和仇视他人的不健康心理。

(三)忧郁

忧郁的产生是因为事与愿违,从而造成人情绪低落,对生活、未来失去信心。少年的忧郁多因家庭变故、人际交往和学业不成等问题产生。它使少年长期处于愁眉不展的低落情绪状态,人变得阴暗。同时与忧郁情绪结伴而产生的情绪有自恋和自卑等。

(四)自卑

自卑是自尊缺乏而产生的一种不健康心理特征。它是指一个人认为自己的能力或自己的环境和天赋不如别人的,以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情感、欲望所组成的一种复杂心理。是驱使人更优越的动力,却又是反复失败的结果。自卑的少年遇事容易打退堂鼓,缺乏自信,怀疑自身能力,甚者会产生负罪感等不健康心理。

二、问题的产生

笔者认为产生以上不健康心理特征的原因多半是與家庭教育有关。笔者曾经遇过这样一个学生:小时候活泼、聪明,喜欢阅读,经常和家人外出旅游,一家人其乐融融。随着该生年龄的逐渐增长,父母工作越来越忙,后来双双调到外地工作。孩子每天和外公外婆生活,一周甚至两周才能见一次父母。问题慢慢开始出现:隔代教育让孩子倍受溺爱;父母少回家导致他和父母疏远、零交流。在该生小升初之际,家长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带孩子去工作的城市就读,孩子不同意,家人选择了欺骗的方式,把他带到了新的环境生活。该生从那以后不爱与人交流;在校被同学欺负;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也掉到了年级中下水平。当笔者与他交流时,能感觉到他对家人的讨厌,甚至恨意。因为家人的欺骗他不愿相信任何人,把自己孤立起来;到了新的环境人生地不熟和其他学生的优越感引起他自卑心理的产生,以至于被一些孩子欺负;面对父母,他的叛逆行为加剧,由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叛逆期)转变成长期的逆反心态,与父母对着干;对于一个没有朋友没有家人可倾诉的孩子,笔者能感觉到他身上阴暗、忧郁的一面。当然这只是众多案例中的一个,但许许多多案例了解下来,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每个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当下一些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撒手不管,他们忽略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这个概念。学校主要传授知识与技能、社会规范与道德价值观等内容。而家庭教育却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是终生教育,是孩子性格的养成,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的确,家庭教育对人的一生有很深刻的影响,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每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

三、如何预防和改善学生不健康心理的产生

(一)学校给予指导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大部分初中生的心理障碍都直接或者间接与父母有关。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达成合作关系,帮助家长发挥他们教育的功能,以预防和改善初中生的心理障碍。学校要和家庭密切配合,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学生心理疏导,并适当给予家长一定的指导。如家长对子女期望高、过分在意学科分数,这都会给学生造成过大的压力,甚者引起逆反心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进行疏导、开通外,还要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分数,对学习抱以平常心,放低对孩子的期望,注重努力的过程而不是过于注重分数。

(二)父母正确面对满足独立自主需求

叛逆期是几乎每个初中生都要经历的一个心理发展过程,父母需事先做好功课,找到方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并且要满足他们“成人感”和“自尊”上的需求,平等对待、独立自主、尊重孩子,多陪伴、多沟通,以朋友的方式与其相处。

(三)父母正确树立目标期望不能过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所在。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不能过高,这样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学习情况等方面,与孩子一起建立在他们能力范围内的目标,让孩子乐于努力达成目标。总结为一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要以分数的高低去决断孩子的一生。

(四)家庭教育需要与时俱进

有些家长现在还处于“不打不成材”、“黄金棍下出好人”等落后的教育思想。在初中生叛逆阶段,如果家长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不仅不能较好的达到目的,还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行为。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可以参考书籍、咨询专家等,将各种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针对孩子自身情况进行筛选、总结,以平等、尊重为前提去教育子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叶茂盛,开花结果”。良好的的心理素质要求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熏陶,为了孩子一生发展,我们要重视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和承受能力,才能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

参考文献:

[1]《心理咨询师》郭念锋主编民族出版社

[2]《少年(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思考》豆丁网

[3]《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华励志网

[4]360百科词条“健康”“心理健康”“叛逆”“嫉妒”“忧郁”“自卑”“家庭教育”的解释

猜你喜欢

叛逆自卑家庭教育
自卑的三个真相,你知道吗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成长之痛
心病还须心药医
叩问灵魂的乐章
师生冲突中遇到学生挑衅,怎么办?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