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分析

2020-09-10郑燕丽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课堂实践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郑燕丽

【摘    要】在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热议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让学生在教育中有所收获,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就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146

语文素养是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获得的能力与素养,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是人生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使学生掌握判断是非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探究文学的奥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保持健康积极的状态。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运用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教师要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阅读的效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使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由于小学生的经历不够丰富,理解能力有限,在思考问题时,学生会受到各种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教学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对事物产生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阻碍。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就需要成为学生思考的启发者,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要从旁边引导,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作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策略。在课堂上,教师应利用问题让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

例如,在讲部编版教材中“白杨”这节课时,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提问学生:“文章中多少次描写了父亲的沉思和微笑?”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接着教师就可以进行深入的提问:“这几次,沉思有什么不同,微笑有什么不同?”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深刻地领会到作者对于边疆建设者的钦佩。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题目提出问题,在学习《再见了亲人》的时候,让学生来思考:“文章中的亲人指的是谁?”然后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阅读原文,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质疑当中发散思维,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品味语言提升鉴赏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去阅读优美的文学作品,学习一些散文、诗歌,品味写作当中的魅力,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其中的道理。例如,在讲儿童诗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朗读,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互动,从而感受文本当中的内容,掌握儿童诗歌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学习诗歌内容并进行仿写。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经历,通过开展文学名著阅读、国学作品阅读等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优秀文化的魅力。在课余时间,还可以让学生背诵诗歌,在上课前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让学生共同朗读,受到诗歌学习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提升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響。

(三)创设情境培养人文素养

正常情况下,各个学科的教师在给学生讲解知识点的时候,会用语言的形式进行叙述讲解,然而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本身所涉及的内容知识就是语言。如果教师仍然采用单纯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会让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趣味性。为了创建别开生面的教学课堂,提升学生的主动性,教师需要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不能给学生灌输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把知识照搬给学生,而是要关注学生的体验。

例如,在讲《秋天的图画》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通过投影展示秋天的风景,学生来观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秋天的景物,有的学生说:“秋天到了,大雁向南方飞去了。”有的学生说:“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来临了。”运用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融入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

(四)通过口语训练提升表达能力

语文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因此,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美,还需要让学生在平时多积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例如,在学习《春雨的色彩》这篇文章时,除了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内容之外,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眼中春雨的色彩是什么样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锻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交流汲取新知。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高效,学生、教师都能成为学习分享参与者,有助于学生语言思维的提升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时,教师需要从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提升教学水平,促使学生的能力素养发展,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吴春艳.素质教育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学周刊,2019,402(18):49-50.

[2]陈春梅.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8,04(05):75.

[3]莫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分析[J].时代教育,2018,000(010):185.

猜你喜欢

课堂实践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大学英语网络资源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学、导、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情景模拟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