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育人模式浅析

2020-09-10孟建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模式探究高校教育立德树人

孟建

【摘    要】高校辅导员可以说是高校实施教育过程中的骨干力量,是连接学校和学生必不可少的纽带与桥梁。而新时期倡导立德树人的高校育人理念,在此理念下如何充分发挥辅導员的作用,促进育人工作更为有效的展开呢?本文中笔者就此进行具体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校教育  立德树人  辅导员   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94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教育已经逐步从最初的应试教育教学体制走了出来,大步在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的道路上飞奔。之所以进行教学体制的改革,主要原因在于与时俱进,应试教育教学体制确实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为我国培养了不少具备专业知识素养的人,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增长,需要更快速地培养对应的专业人才,而应试教育的教学体制更具有集中性和专一性,虽然是针对理论学科,但是模式化的育人方式确实在培养人才的理论专业素养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专多能”成为新的标杆,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素养的同时,更要具备专业的思维和能力,这就是应试教育体制所给不了的,因而教师必须做出改变,而素质教育教学体制重新审视“教育”二字,将学校教育的重点放在了“育”上,即育人,注重对人才能力和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素养的发展,尤其是强调德育和智育的齐头并进。另外,素质教育教学体制倡导教学中的以人为本,不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模式的制定,都是围绕“育”进行,而不是“教”,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不仅对基础教育的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更是对高等教育在育人方面呈献出质变提供了更大的推动力。

本文探究的是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育人模式如何实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针对教育,党的十八大就已经明确“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毕业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力军,所以高等教育中立德树人思想的执行和融入至关重要。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其教育模式和基础教育处于两种状态,本身学风更加自由、包容,这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联系、减少了来自教师的监督和督促,不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所以设立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位,能够起到帮助学生,引导学生,并连接学校和学生纽带的作用。本文讨论的核心是立德树人,以下笔者就从这一角度针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性开展进行探究。

一、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定位及工作重要性

高校辅导员在整个高等教育中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在立德树人视角下,针对德育工作的开展,高校辅导员又该如何定位自身的角色和位置呢?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对于高校教育的必要性何在呢?这些都是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此部分笔者就针对这两项展开分析。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和职责定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了辅导员的角色及工作的重要性: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力军,尤其是政治思想教育方面更是发挥着骨干作用。所以辅导员在当前的高等教育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和精神成长过程中的直接引路人。而在国家一系列文件的指导下,针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教学培养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展开,目的就在于通过高素质、过硬思想素养的辅导员,进一步带给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个人素养的影响,结合专业教育为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专业突出的高精尖人才奠定基础。

国家颁布的各项文件也对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进行了系统性的规范,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日常生活中良好的德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尤其是对因为矛盾冲突所产生的危险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总之,这些规范将学生、学校、社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辅导员则在其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最终促使学生成长为更好的人。

(二)高校辅导员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德育过程中,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做到细致化,更要从细致中做到“精”,注重质量的提高。尤其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加强日常的考勤管理,加强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纪律、自习和日常活动的纪律管理,从而精细化地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让学生从心理上养成在不同环境中适应不同纪律,规范自身行为的能力。另外,高校辅导员还要做到多角度、多方位、多手段的监督和引导,实现整个职业教育的联动,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

二、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的措施

从广泛的意义来看,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是实施德育的主题,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使命。而从教学实践来看,受到众多客观因素的限制,很难做到每个教师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尤其是思想政治素养。而辅导员是和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存在,因而立德树人视角下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和工作中的创新也就至关重要,这也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一)严格要求自身,工作中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理念

辅导员在和学生的日常频繁接触中,自身的言行举止自然会感染到学生,影响到学生。尤其在进行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很多辅导员和大学生年龄相差不大,所以交流更加平等,那么也很容易忽略到自身教育者的身份,因而在教学中辅导员要严格要求自身,让自己的一言一行经得起检验,并在和学生的交往中把握分寸,始终记得自身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具备政治敏感性,具备问题预见能力,进而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始终走在学生思想的前面,给予学生最有效且及时的指导。

(二)创新德育模式,让德育落地

大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得教育更加充满活力,那么辅导员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于宣讲等口头输出,更多的是要落地,在实践中创新。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辅导员可以结合学校的现有资源,如社团、学校共青团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如演讲、话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化接受德育;也可以走出校门,真正融入政治思想实践,如参加对应的公益活动、联合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参观学习等。

总之,教育是百年大计,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更是需要氛围、环境、方法等各方面因素的配合。以上仅仅是笔者的个人看法,希望能给其他辅导员立德树人德育理念的实践带来启发。

参考文献

[1]陈献宁,李德华.立德树人视角下辅导员育人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9,202(34):37-38.

[2]薛进文.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立德树人陶铸英才[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

猜你喜欢

模式探究高校教育立德树人
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模式的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薄弱初中学校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普修课程现状与改革的研究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三维摄影摄像法在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