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下高职教育师资的发展对策

2020-09-10刘莉娟王晓璐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三教改革培训师教师

刘莉娟 王晓璐

【摘    要】在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响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曲靖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号召的背景下,结合我校物流专业实际情况,整合资源,通过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高职物流专业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三融双创一中心”高职物流专业建设模式研究及实践项目荣获全国2020年度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在以上的研究和实践基础上,进一步践行“三教”改革,探讨从教师到培训师的变革,对提升高职物流专业教师师资团队力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三教改革  教师  培训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42

一、“三教”改革背景简介

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践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和学校内涵建设,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实施“三教”改革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贯穿这项改革的主线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标是实现理实结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职业性、实用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在教师、教材和教法三者之间,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是“三教”改革的关键;教材是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的载体;教法(或教学模式)是改革的路径,教师和教材的改革最终要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去实现。

实施“三全”育人,弘扬工匠精神,推进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对物流业带来的变革及对物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二、浅析高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中现存问题

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上,一直存在体制不顺、标准不清、投入不够、激励不力、路径不畅等一系列问题。如缺乏职教教师的入职资格与标准;缺乏职教教师师范教育和培训基地;缺乏独立于普通教育之外的职教教师职称聘任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缺乏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条件和机制。同时,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多数教师从普通高校引进,直接从企业引进教师存在制度障碍;教师进入企业实践锻炼与企业管理人才、专业人才相互兼职制度落实不力,等等;尤其在聘请企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参与学校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这些都是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政策供给端的短板。

三、“三教”改革对高职教育师资的要求

在国务院和各部委近期出台的职业教育改革文件中,就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在政策上有很多突破与创新,提出了实施职教教师专业标准和公开招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办法;要求从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中招聘教师,放宽招聘教师的学历门槛,给予特殊高技能人才绿色通道;通过加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明确教师轮训时间等落实教师在职提升计划;通过组建结构化的教师团队,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为打造“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明确了路径;提出了促进职业院校与企业人才双向流动的要求等。这些举措的落实,无疑会有力地推动职业院校师资结构的优化和师资队伍整体质量的提升。在积极引进高端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的同时,关键是为现有教师“赋能”,形成“能力本位”的教师使用、培养与评价机制。

四、“三教”改革下高职教育师资的发展对策

(一)赋能

从学校层面看,为教师“赋能”,可采取建机制、搭平台、进圈子、压担子的做法。建机制,即通过建立教师职业成长阶梯和标准,建立导师引导、名师激励制度,完善技能导向与业绩导向的聘用、晋升和分配机制,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国内外专业培训和深入企业实践锻炼,提升教师職业素质,增强教师队伍活力;搭平台,即通过建立职教集团、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建立研发机构等,为教师搭建研究应用理论、研发实用技术的产学研实践平台,提高教师研发和实践能力,锤炼职业精神;进圈子,即用政策和机制引导专业教师进“行业圈子”“职教圈子”和“学术圈子”,使教师在“三个圈子”中磨炼成长为本专业的“专家”型人才;压担子,即把科研和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列入考核指标,鼓励教师在为行业企业服务中提高职业能力。

(二)是教师也是培训师

结合国家正在推进的1+X证书制度,高职院校应在培养高素质“双师”基础上,对专业骨干教师增加胜任“培训师”的能力要求,让教师既能在学校授课,又能攻关企业技术难题,还能在培训机构开展职业资格培训,探索按照“三师”素质要求完善职教教师的专业能力标准。

(三)践行教法改革

实践创新型“三线”教学法的主力军。

红线(课程思政爱党爱国爱岗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统一,弘扬爱党爱国爱岗的大国工匠精神,结合课程知识和理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推进课程思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绿线(课证融通培训培养绿色通道):按照教育部物流管理1+X证书试点要求,对照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关于课程的要求,通过PTCA培训法,组织教学、实训与培训考核,推进“三教”改革。

蓝线(对标对岗技能成长成才阶梯)依照专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采用O2O式、校企联动式、“教—赛—训”模式,结合实际工作对学生进行对标对岗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使学生全面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四)建立适应“三教”改革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改进机制

为推进“三教”改革,巩固改革成果,确保“三教”质量稳步提升,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改进机制。

应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按照决策指挥、资源建设、支持服务、质量生成、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以校本数据平台为依托,建立全覆盖、网络化的“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成果导向(OBE)的常态化监测机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化手段,对教师、教材、教法以及学业评价、毕业生就业等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可视化的数据分析结果,衡量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不断优化和完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首先要实行教师分类管理,建立健全分类设岗、分类评价、分类晋升等岗位聘任与职称评聘制度;其次要制定以实际贡献为评价标准的收入分配办法,确定学校内部各岗位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和标准,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教学一线成果显著的人才倾斜;第三,借鉴国际经验,改进教师评价办法,把评价教书育人成效与服务社会绩效结合起来,把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与参与专业建设贡献结合起来,把教学要素(学生、同行、督导、管理部门)主观满意度评价与教学过程客观工作成果评价结合起来,从而确保教师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建立教材选编与监管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与评价部门在教材建设、教材选编、教材使用与监管中的作用,改变教师在教材编写、选用中的随意性,建立常态化的教材编写、选用审核与质量评价机制、梯次有序的校本教材建设机制,以及三年一轮修订、及时动态更新的机制,提高优秀教材选用率,让规划教材、特色教材、优秀校本教材和企业最新版的工作手册、最新的实践案例教材进入高职课堂。

完善教法评价机制。对教法的评价与对教师的评价密不可分,应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结果导向评价与过程创新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發挥教学系部和教研室的作用,注重教法研究与交流;在评价上,主要看课堂是否“有用、有趣、有效”,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激发了学生兴趣、潜力和优长,以学生的德技提高的程度为最终评价标准。【基金项目:(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三融双创一中心”高职物流专业建设模式研究及实践,编号:2020PY03)】

参考文献

[1]韦晓阳.深化“三教”改革新时代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00(005).

[2]刘芳.“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与策略[J].鄂州大学学报,2020(4).

[3]周建松,陈正江.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内涵与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9).

猜你喜欢

三教改革培训师教师
还剩几只
最美教师
企业内部兼职培训师队伍建设实践探讨
财务管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借扩招契机促办学改革
找准症结破解难题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
我国第一批FIDIC国际认证培训师候选人初审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