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10许世军

南北桥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教学运用思维导图高中物理

许世军

【摘    要】由于高中物理的抽象性、晦涩性等特征,高中物理一直是学生的痛点和难点。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立体、直观地理解知识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迎难而上。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物理的主动性,最终提高了综合成绩。

【关键词】高中物理  思维导图  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39

在我国,高中物理难度相比初中物理来说有了很大的提升,且在重要性的层面上来讲,第一,物理是高考的重点科目;第二,高中面临文理分科,是一个学生今后学习研究方向的分水岭;第三,我国有这样的观念:“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里的“理”就是指物理。不仅仅在应试层面,就其未来发展重要性来讲高中物理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而物理往往又是教学难点,中国学生众多,学校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学校配备了充足的实验室,有些学校即便有实验室,也很少让学生使用。这些问题就造成大部分学生认为物理知识太抽象,艰涩难懂,没有任何教学教具帮助他们学习理解。物理成绩难以提升,题总是做不对,课也总是听不懂,甚至有了“低头捡笔就再听不懂”的戏谑说法。

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对新教学模式、教学教具的需求,用以满足实验室紧张、使用少、教师难教的空白局面。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和方法开始被更多的教师看到。思维导图是强调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直观、形象的逻辑思维顺序,将学习的知识点像发射状罗列、呈现。这是一种新颖且高效的学习方式,摆脱传统框架的思维局限性,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和效率。

一、思维导图运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部分教师仍旧使用传统的知识点呈现方法和死板僵硬的画框架图。这种传统的知识点总结方式当然没有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课后的总结运用,但是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帮助较小,只是在限定的范围内进行思考,而没能促使学生跳出框架和现成的步骤,限制了思维的发散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运用。而推陈出新、不断创新等能力都是学生今后生活工作所必需的。所以教师有必要推行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活跃起来。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简单易学。思维导图往往是由简单的图形和文字来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总结,帮助我们树立所学知识的框架等等。其学习和绘制方法非常简单,下到刚刚学会画画的幼儿上到博士研究生,都可以采取思维导图的整理方式。

思维导图即是在空白页上先写上核心知识点,再运用发散性的枝丫向周围联想相关知识点,不仅方便阅读,在绘制过程中学生头脑中会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框架。这是与传统框架法相异的地方。比如“静电场”这个核心主题,向外发散成为“电势能”“静电场中的导体”“电荷守恒定律”“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子题目,子题目又向周围继续发散。简单清晰,一目了然,容易上手,不失为一种值得推行的高中物理课堂必备教学模式。

2.关联记忆。关联记忆是指看到某个概念,能快速联想到与他相关的概念的能力。其中,还有一种关联记忆叫作远距离联想能力,即是由一个看似不相关联的概念想到另外一个概念或者结果的能力。它能够帮助学生从众多知识点中寻找关联,找到隐藏的逻辑,并在头脑中形成完整且成体系的框架,帮助学生在需要时随时提取运用。

在思维导图中,各个标题用最简单可视的图形画出来,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到平时散落在教科书各个角落的知识点、章节、重点。方便学生对这些重点和难点进行关联记忆,也就是说无论在考场上出现任何一个知识点,学生都可以想到另外的关联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可视化。思维导图与传统的框架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可视化。传统框架大多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不仅绘制麻烦,宛如抄书,更是不能锻炼学生提取重点的能力。思维导图文字少,图形多,让学生能一眼抓住重点,理解错误也能够一眼辨析,及时纠正错误,及时改正。就比如“静电场”这一核心概念在传统的框架里只是三个汉字,在思维导图里往往会有最形象的图画表达。相关研究人员指出,我们不仅有语义记忆,还有图像记忆,能够帮助我们记住图像,或者运用图像辅助我们对物理进行学习和理解。学会掌握重点,而不是一刀切,学会用关联知识解释关联知识,而不是遇到难题就放弃。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课前。在正课开始之前,教师会布置预习作业,但“预习”无法被量化、可视化,很多学生选择偷懒不做,第二天上课时又听不懂,就这样恶性循环,成绩越来越差。教师可以在预习正课时布置绘制思维导图的预习作业,第一,绘制简单,不会占用太多时间;第二,图形化有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第三,预习作业量化、可视,促进学生良性循环;第四,帮助学生课前抓住重点,有不懂的地方课前就反映出来,及时予以处理。

课前的预先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熟悉知识点过程的第一步,如果做得好可以尽可能地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长期坚持还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多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成绩,但总是苦于没有正确的方法。思维导图可以让他们以最简单、最方便的方式学习新知识,梳理原本不会的知识形成框架。

2.课后。提高记忆效率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厌其烦地重复,在重复时,精细复述的记忆效果又强过机械复述的记忆效果。因此,思维导图在课后复习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结束后立即產生,且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因此,学生课后复习时也可以采用艾宾浩斯的记忆遗忘时间点。结合思维导图的可视性、便携性,在每次学习后学生都可以拿出自己做好的思维导图复习记忆,采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提高记忆效率,久而久之学生对艰涩的知识点越来越熟悉,也就越来越有信心,量变最终会引起质变,学生成绩也会大幅度提升。

四、结束语

思维导图凭借简单易学、可视性、新颖性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熟知、运用。但是由于思维导图与我国实际教学现状匹配问题、学生的适应度、广大学校的可推广性都还不得而知,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努力,使思维导图这种高效的学习方式被更多的学生有效利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猜你喜欢

教学运用思维导图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小提琴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