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
2020-09-10何丽红
何丽红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方面有所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围绕核心素养理念,探索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4.020
在小學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教育发展潮流的一种表现,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还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逐渐成为新时代的创新性人才。因此,教师要细致研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四个维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构建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做准备。
一、围绕语言建构与运用,在读写结合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素养中的重要一环,它要求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中理解文本中的语言,并能够将语言运用在实践中。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将读写结合的理念融入到阅读教学中,不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阅读文本进行深入研究,掌握文本写作的基本规律,积累文本中的基础语言知识和表达形式,并在阅读结束后将积累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完美融合,使二者成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1]。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不同时间段草地颜色的变化记录下来,掌握作者的表达技巧,并积累颜色词语,如“金色”“绿色”等以及句式使用的规则,比如最后一段中出现的排比句“多么……多么……”。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积累了词语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文本仿写出自己身边的景色,让他们通过细致的观察掌握写作的技巧,从而将积累的语言知识运用到写作练习中,实现读与写的有效融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围绕思维发展与提升,在问题情景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培养目标,只有不断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才能实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从而不断增强语文核心素养,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而创设问题情景是发展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设置逻辑结构清晰、层次丰富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不断发展思维能力,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够让学生树立起自主探究的意识[2]。例如,在“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豌豆家庭的地位排序是怎样的?豌豆为什么想要脱离家庭?哪一个词语表现出了他们的心情?五粒豆在面临分别时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自主阅读中,在阅读中按照问题顺序不断进行独立的思考,从文本中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有逻辑关系的问题串,学生也能够将文本中的故事情节联系起来,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围绕审美鉴赏与创造,在信息技术中塑造学生的审美素养
审美能力也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一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深入挖掘语文文本中的内容,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欣赏能力,从而在语文阅读中获得美的感受。而现代信息技术是提升学生语文审美能力的重要辅助工具,它能够通过一种可视化的形式,将静态的文字转换为色彩斑斓的图片或者是动态的视频影像,从而使他们将文本内容与可视化的资源联系在一起,以一种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再现语文文本的内容,不断提升他们的语文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在互联网教学资源平台搜集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文本主题的图片或者视频,然后在课中教学阶段,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中描绘的场景或者表达的感情,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所蕴含的美感。例如,在“威尼斯小艇”的阅读教学中,对于那些没有去过威尼斯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等语句所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以及其中蕴含着怎样的审美感受,因此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关于威尼斯的图片或者纪录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威尼斯小艇》中包含的审美元素,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围绕文化理解与传承,在课外阅读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最后一个维度就是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是经过无数的专家学者多年精心研究而成,其中融入了新课改的教育思想,蕴涵着非常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应该挖掘出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中华文化,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3]。例如,在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伯牙鼓琴”的来源《吕氏春秋》为核心,组织文言文阅读活动,让学生感受古代语言文化的魅力,同时增强对文言文阅读技巧和规律的理解,不断提升他们在现代社会中应用传统文化的能力,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打下基础。
五、结束语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重任,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但是,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不是一朝一夕的,教师应该将其作为长期工程,在教学中把握好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参考文献
[1]王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大众文艺,2019(12):227-228.
[2]王亚妮.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3):145-146.
[3]苏荟,胡怡丽.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9,29(04):71-7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