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体育创新教学

2020-09-10唐亚

南北桥 2020年21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小学体育新课标

唐亚

【摘    要】在新课标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只有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浅议在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师可通过创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来创新小学体育教学。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体育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21.100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体育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这主要体现在他们关注教师执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学效果。为了给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教育部要求每个小学都应该开展体育这门学科,并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教学要从小抓起,然而观察小学体育教师执行教学的过程,笔者发现很多教师的体育教学缺乏一定的创新性,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本文中,笔者将浅谈在新课标下如何创新小学体育教学。

一、创新教学目标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前提,只有不断地创新,人们才能接受新鲜的事物,同时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教学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这主要体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等要求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革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还应该不断在教学过程中注入创新性的元素,这样才能体现新时代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影响下,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习的课程越来越丰富,学生不仅需要学习语文和数学这两门基础学科,还需要学习艺体类学科,并且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小学体育这门学科。体育作为一门和健康有关的学科,不仅能促进学生接受全面教育,还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每一位教师不仅要重视体育学科的教学工作,还应该基于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创新教学。要想创新体育教学,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引教学过程执行的关键因素,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参考因素以及基础铺垫,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学目标的设立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若教师仍然以传统的思维来设置教学目标,则难以保证其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而如果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较为创新,就能为创新教学提供条件。体育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体育学科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不仅体现在体育学科的教学场地较为灵活,还体现在体育学科教学目标的设置并不只局限在课本内容中,而是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不断革新。

一般情况下,很多体育教师所设立的教学目标不仅古板而且还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据观察,大多数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都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相关,当然笔者并不否认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确是体育教学的一大目标,但要想创新体育教学,教师还应该再设置一些创新性的教学目标。如: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及给学生传授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这些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为体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具有创新性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才能积极地采用创新的方法进行教学。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工作的,教学目标的创新性能直接决定教学过程是否具有创新性。在新时代的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都是接触新鲜事物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的变化来及时修改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创新体育教学,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目标,还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而言,教学方法是执行教学过程的必要手段,因此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革新教学观念,并创新教学方法。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采用古板且老套的方式进行教学,即“集合—集体活动—解散”的方式。并且在集体活动中,很多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参加常规的体育锻炼活动,如跑步、跳高、跳远等常规锻炼活动。虽然引导学生参加这类常规体育锻炼项目的确能促进学生进行锻炼,但长久下去,很多小学生都会丧失体育锻炼的激情。对于小学生而言,千篇一律的锻炼项目并不能给他们带来运动的乐趣,并且体育锻炼都会消耗一定的体力,如若小学生缺乏进行体育锻炼的乐趣,则很多学生都难以坚持锻炼。基于此,笔者建议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进行教学。可能有部分体育教师并不能接受游戏教学法,认为游戏会在一定程度上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游戏教学法是一种适合任何学科的教学法,尤其适合小学体育教学。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尚小,很多小学生仍然童心未泯,他们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采用游戏教学法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游戏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锻炼,在锻炼中体会到游玩的乐趣,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

采用游戏教学法教学体育指的是教师将体育锻炼和游戏相结合,这样学生才能通过游玩的乐趣遗忘锻炼的劳累,同时学生才能由衷地体会到体育学科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进行锻炼的积极性。在小学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能强身健体并形成健康的体魄,因此,教师应保证所设置的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锻炼效果,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在上课之前做足准备工作,即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以及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设计体育游戏活动,并保证所设计的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三、创新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学生提高個人体质的基本途径,参加体育活动学生不仅能得到强筋健骨的锻炼效果,还能在学习之余放松身心。虽然很多小学体育教师都会组织体育活动,但据观察,大多数教师组织的体育活动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就以跳绳活动为例,很多教师都会在体育课上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跳绳数量,但由于传统的跳绳法缺乏趣味性,使得很多学生都只会以完成任务的态度来跳绳,并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跳绳是一项开放性的体育锻炼活动,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花式跳绳活动”,此活动打破了单人跳绳的模式,包括各种花样的多人跳绳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种新颖且有趣的体育活动,能诱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动机,保证学生能富有激情地进行锻炼。

在上文中,笔者简要阐述了创新小学体育教学的诸多方法,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选用。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应该确保体育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谷世春.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当代体育科技,2014(13):57.

[2]刘冬.小场地,大体育——谈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创新[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下),2016(6):86.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小学体育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
在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