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跆拳道训练中的安全问题及防护措施

2020-09-10王恃政

体育时空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防护措施安全问题

王恃政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5-078-02

摘  要  跆拳道训练对提升个人体质、增强个人身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伴随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跆拳道训练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体育训练项目之一。跆拳道在训练过程中其技术性较强,训练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为保障跆拳道训练过程的科学性,文章跆拳道训练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罗列,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以保障跆拳道训练过程的安全性。

关键词  跆拳道训练  安全问题  防护措施

跆拳道作为体育训练之一,对提升学生体质具有重要作用。跆拳道作为动作性训练其自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对青少年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要注重对青少年的保护,以保障跆拳道运动的科学性,减少因保护不当造成的不良现象。

一、青少年进行跆拳道训练的必要性

(一)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跆拳道训练能有效提升青少年身体素养,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青少年时期从生理角度来讲属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青少年时期开展跆拳道训练,能够对学生的反应能力、动作灵敏性等进行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与发育奠定基础。另外青少年时期属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跆拳道训练能够借助跆拳道等级训练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运动精神的普及,进而学生健康心理思想的形成。由此可知跆拳道训练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当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必然需求

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身体素质是保障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基本前提,对此跆拳道教练要重视跆拳道训练教学的开展。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强调体育教学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对此跆拳道训练人员要重视对当下跆拳道教学的开展,以科学的展开系统化教学,进而保障学生学习过程中健康的身体素质。运动健康对学生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缓解学生学习压力与舒缓情绪的重要途径,对此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融入跆拳道训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性。

二、跆拳道训练中常见的运动安全风险

导致跆拳道运动安全风险的因素大致分为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下文对两种因素进行细致的分析。

(一)主观因素

1.思想因素。受跆拳道训练内容的影响,跆拳道训练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与思想,以保持跆拳道动作的标准性。但部分学生在进行跆拳道运动时,思想注意力难以集中,也就导致其对教练所教授的动作难以理解,从而在对运动进行模仿的过程中发力位置不对,造成运动损伤。另外部分学生较为内向,在训练过程中往往不自信,情绪过分紧张也会导致动作不合规,进而引发运动损伤。

2.身体素质因素。学生身体素质是造成跆拳道训练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自身身体素质决定了学生对跆拳道动作与力度的耐受性,这也就表明了学生身体素质对跆拳道训练的影响。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会对学生动作快慢、灵活性等做成影响,这也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关键性因素。

3.运动准备不够。在进行跆拳道训练之前,学生需要进行热身运动以减少运动拉伤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基于此学生在进行跆拳道训练之前,热身动作等不到位的情况下,会引起肌肉拉伤等危险性。跆拳道动作以双下肢动作为主,主张推踢动作,这一动作对肌肉的弹性与柔韧性具有一定的要求,对此在未进行有效热身的准备工作下,学生极易引发运动损伤。

(二)客观因素

1.训练强度安排不妥当。跆拳道训练等级性明显,其训练强度也是由弱增强,在此过程中教练对训练强度的安全对学生训练质量与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部分教练未遵守跆拳道训练原则,在未对学生进行体测的情况下,盲目对学生进行统一教学,这也就导致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运动能力差异,同时受训练强度的影响,学生极易出现运动安全风险问题。

2.训练场地因素。在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跆拳道需要专业的训练场地,对场地的安全性需求较高。但在部分跆拳道场所的训练过程中,场所安全防护性能较弱,无法为学生提供安全的训练场地,这也就使得学生动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进而安全风险随之增加。尤其是在气候交替的阶段,此阶段的天气状况较为反复,在训练环境得不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学生赤脚进行运动会出现肌肉僵硬等现象。

3.教练员训练安全意识薄弱。教练员作为跆拳道训练的主导者,教练员的安全意识与整个跆拳道训练过程的安全性具有密切关系。部分教练员在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个人体质与身体素质的重视,盲目的对学生进行技巧教学,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安全意识的缺失。学生运动损伤的出现均是由于教练员预防措施不当所导致的,在训练前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且发生损伤后不认真总结损伤的原因,导致运动损伤事件频发。

三、跆拳道训练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

为保障跆拳道训练过程的安全性,首先要加强教练员与学生双方之间的安全教育,以提升其安全防护意识。安全防护意识贯穿于跆拳道训练全过程,对学生训练安全所负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练的安全责任意识。对于教练员来讲,对教练员加强安全教育,能够保障跆拳道训练工作的科学性,实现按部就班的训练过程,减少因安全理念不强导致的安全隐患问题。对于学生来讲,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能够有效的有效提升学生安全意识,进而减少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运动风险,提升跆拳道运动安全。

(二)提升教练的专业素养

教练员作为跆拳道运动的主导者,其个人意识与思想对学生运动安全的影响较大。在现阶段的跆拳道训练过程中,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大部分跆拳道安全问题的出现都与教练员自身专业素養具有相关性,对此教练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或研修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强化自身的跆拳道技能,进而形成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更加清晰的对跆拳道训练过程安全需求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跆拳道安全防护措施体系,以保障学生在尽心跆拳道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逐步提升学生跆拳道技术水平,为学生身体素质的发育与成长奠定基础。

(三)构建科学的跆拳道训练体系

学生个体之间具有较强的差异性,这也就要求教练员在开展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构建科学的跆拳道训练体系。参与跆拳道训练的学生身体素质具有差异性,学生之间性格、反应速度、耐受性等均不相同,这也就导致学生学习等级不同,对此教练员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对学生进行体测,进而选择合适的班级,以保障学生能够提升学习质量。另外教练员需要对课程训练环境进行安全防护,以保障学生在参与跆拳道训练中的安全性。跆拳道训练体系的科学构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也就对教练员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此教练员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比例,以实现跆拳道教学过程的安全性。

(四)重视对训练设备的养护与维修

在进行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部分动作训练需要借助相关设备进行实现,对此为保障跆拳道训练安全需要定期对训练设备进行养护。伴随跆拳道教育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展重视跆拳道教学,这也就使得生源数量在不断的提升,对此训练设备的使用程度与密度大幅增长,这也就要求教练员对训练设备进行定时养护,以保障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完善性,及时就训练设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以实现训练设备的使用安全性。此外,在贻拳道训练中还应加强对学生行为的监管,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以免认为破坏器具,对学生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四、结束语

跆拳道运动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受喜爱,但跆拳道运动自身具有一定的風险性,为保障学生在运动安全,教练员需要从多种角度进行体系完善。运动损伤是跆拳道训练中的多发问题,这也就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素养的培养,对此教练员要不但深化训练过程,优化训练体系,以保障跆拳道训练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林亮.试论青少年跆拳道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8):50-51.

[2]李会杰,李静.跆拳道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3):189.

[3]张娜.跆拳道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07):44-45.

[4]魏洋.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损伤的预防及处理[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8):11+13.

[5]赵红卫,李向利.大众跆拳道教学与训练中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的研究[J].运动,2016(20):92+109.

作者单位:

甘谷县体育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防护措施安全问题
新栽绿化苗木越冬防护措施探索
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措施分析
某钙尔奇和善存片制药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管理措施研究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分析与防护
高校计算机安全防范措施研究
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皮带机撕裂故障及其防护措施分析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浅谈煤矿瓦斯的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