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体育旅游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2020-09-10陆雨章堃

体育时空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体育旅游困境对策

陆雨 章堃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5-066-02

摘  要  本文针对上海市高校学生户外运动旅游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休闲限制理论为依据,对上海市七所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体育旅游发展出现定位模糊阻碍发展、 安全问题制约发展、自身能力限制参与、供给现状阻滞消费的困境,提出构建理论体系,规范行业发展;加强安全教育,重视能力培养;鼓励产品开发,创新宣传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旅游  困境  对策

随着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对旅游的需求也逐渐加大。相对于我国传统的观光旅游来说,体育旅游更加强调人们的参与体验,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逐渐受到当代青年的青睐。高校学生作为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群体,既有相对于中学生独立的经济条件,也有区别于成年人更为感性的消费观念。与时代接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对于快速发展的体育旅游勇于尝试、积极探索。身处于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高校学生有着更多参加体育旅游的机会,也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本文基于休闲限制理论,通过对上海代表性的7所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体育旅游消费现状,分析体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期推动体育旅游高校市场的发展。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这七所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0份,有效回收率90%。其中男生115份,女生155份。通过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表明四个因子克隆巴赫系数在0.732-0.801之間,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通过因子分析进行结构效度检验,KMO检验值为0.900,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X2值为3023.736,自由度171,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5,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抽取因子,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根据特征值提取四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7.224%,各因子载荷均达到0.472以上,说明问卷结构效度较好。

二、上海高校学生体育旅游发展的困境

(一)定位模糊阻碍发展

学术界对体育旅游基本概念众说纷纭,尚未达到统一的共识,产业划分尚不明确。有学者指出在国内的研究中,由于对体育旅游的界定不清,导致体育旅游没有一个明确的管理归属。近五年来,关于体育旅游如何进行管理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体育旅游更多的还是得把焦点放在人的参与、体验与休闲上来[1]。我国体育旅游的科学研究并没有从体育产业的角度寻找“研究问题”和回答“研究问题”[2],更多的还是聚焦于体育旅游的休闲特征,集中研究体育旅游的“旅游”概念,对其体育属性的研究较少[3]学者们以自己研究的领域为视角来看体育旅游,使得体育旅游有着不同类型的定义[1]。如果不能科学界定,体育旅游理论体系则难以发展与完善。调查可知上海高校学生虽然认为体育旅游消费是有意义的,但了解程度不高,这与体育旅游概念界定不清有很大关系。在参与过程中,由于对这种体育旅行了解不深,目的性不够强,以致不能感受到体育旅游带来的更深层次的收获,最终体育旅游变成传统旅行。

(二)安全问题制约发展

由于体育旅游本身和高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其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显著大于其他运动项目和群体。根据调查可知,上海高校学生在体育旅游需求中最看中安全因素。体育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矛盾,由此产生的意外伤害事故成为常见性伤害,其责任归属纠纷又困扰、制约这一项运动的健康发展。比较典型的是发生人员死亡的情况,这些事故遏制了整个大学校园开展户外运动,大学生的消费自然就下降了。因为安全问题,体育旅游不被高校提倡,体育旅游相关知识、信息无法从学校获得,而体育旅游对参与者自身素质能力和相关知识积累要求较高,这就导致一种恶性循环,体育旅游在大学生中的发展相对不够完善。

(三)自身能力限制参与

根据调查与访谈可知,由于高校学生自身能力与经验限制,他们参与体育旅游的动机主要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娱乐需要,而对培养顽强意志品质的动机并不强。对于体育旅游提倡的自行探索式旅游方式,需要较强的自助能力、自行探索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信息收集能力和应变能力上。通过问卷调查得知,高校学生获取体育旅游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亲朋好友及同学推荐和新媒体网络,这反映出他们获取信息的被动性。在旅游途中会出现很多突发状况,导致行程内容的调整,有些学生对于有变化的东西把控不住,缺乏自信和应变能力,最终打消了他们进行体育旅行的安排。这就导致一些小众的旅行点,往往得不到高校生的认可,他们只能去一些大众化的,传统型的旅游景点、旅行线路,因而无法体验到体育旅游真正的精髓。

(四)供给现状阻滞消费

体育旅游产品是大众接触体育旅游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而现有体育旅游产品开发大多粗制滥造,仍是传统路线与内容的组合。许多体育旅游组织者自身对其内涵理解不到位,忽略了体育旅游本身的体验性,尤其是高校学生参与的有效性和体验的重要性,很多商业机构把这些户外旅行进行做减法,减难度、减内容。体育旅游空心化成为市场常态,潜在消费者的对体育旅游内涵接触很少甚至没有。体育旅游组织者对产品开发缺乏创新,难以在传统旅游基础上展示体育的魅力,无法通过内容吸引消费者。对安全与服务不能给予充分重视,而这恰恰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以致潜在消费者仍处于观望状态。此外,宣传渠道单一,缺乏对目标群体的市场调查,无法深入学生群体,导致体育旅游市场竞争力不足。

三、上海高校学生体育旅游发展对策

(一)构建理论体系,规范行业发展

由于体育旅游属于新兴行业,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高等学校在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责无旁贷,肩负着重要而特殊的使命。加强体育旅游理论研究,培育体育旅游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顺应体育旅游的发展进行专业与课程的调整与变革。国家相关部门应成立专项研究小组,启动体育旅游法规标准、规划政策制定等工作。召开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共商共议体育旅游发展路径。政府要以规划为引领,推动建设产业研究院、示范基地、信息宣传平台等,大力推进体育旅游高速发展。相关部门加快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准入制度,设置监督保障机制,进行行业监管,规范体育旅游市场。此外,根据行业特质推进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合作,跨行业跨部门搭建平台,促进体育旅游产业融合。

(二)加强安全教育,重视能力培养

安全问题是高校学生参与体育旅游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也是限制高校体育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旅游对参与者自身素质能力和相关知识积累要求较高。高校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与信息的主要场所,要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把人格养成、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有机统一起来。加强对大学生户外运动安全常识教育,培养学生急救常识,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旅游,了解体育旅游的意义与价值,提高体育旅游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增强学生体育旅游风险防范意识和保险保障意识,帮助学生规避风险,了解相关保险产品,提高投保意识。对消费过程的应急保障不健全,提供的服务良莠不齐,售后維权渠道不畅通等,组织者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保障预案,针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好充分准备措施,落实体育旅游保险等多重保障。

(三)鼓励产品开发,创新宣传模式

将特色主题文化元素,如公益元素、民族特色文化元素等与体育旅游项目相融合,用有强度,有深度的产品组合吸引消费者,引导高校学生在旅途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此外,户外旅行中不仅限于接触一些户外运动项目,人文交流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组织者可以通过活动设计帮助消费者体验当地的历史文化,以此扩宽体育旅游产品内涵。在宣传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拓展高校学生获取体育旅游资源的途径。重视口碑效应,发挥意见领袖影响力,打造舆论热点,扩大体育旅游影响力。

四、总结

通过调查上海高校学生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发现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定位模糊阻碍发展、安全问题制约发展、自身能力限制参与、供给现状阻滞消费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构建理论体系,规范行业发展;加强安全教育,重视能力培养;鼓励产品开发,创新宣传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涛.近五年来我国体育旅游研究进展分析[J].武术研究,2019,4(4):140-143.

[2]杨强.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年:评述与展望[J].中国体育科技,2011(5).

[3]金银日.体育旅游研究范畴的西方文献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6):27-29.

作者单位:

上海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旅游困境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