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0-09-10黄广炜罗颖思

体育时空 2020年19期
关键词:体育消费消费心理新冠疫情

黄广炜 罗颖思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10-001-02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全民健身的全力推动,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意识逐渐增强。该群体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体育消费。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疫情前后大学生体育消费形式、类型、心理、计划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了解在疫情期间的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所发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群体合理進行体育消费,建立健康的消费方式。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大学生  体育消费  消费心理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各行各业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其中体育消费也不例外。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发改委发布《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进一步发挥体育产业在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现阶段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观念显著提升,体育消费习惯逐步养成,体育消费环境更加优化,体育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丰富,体育消费政策更加健全。到2020年全国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显著上升,体育消费结构更为合理。新冠疫情之下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及体育消费方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作为一群有代表性的超前消费群体所受的影响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本研究对疫情后大学生体育消费种类、体育消费心理等展开调查研究,并提出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问卷发放的对象主要是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内的大学生。随机派发120份问卷,有效问卷115份,回收率95.83%。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在疫情期间与非疫情期间的网络消费现状进行调查。

二、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一)疫情期间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趋势

近几年,我国体育消费具有实体化频率上升的趋势。多数消费者包括大学生在内,关注体育产品对其带来的实用性与耐用性,过多购买运动服装与运动鞋帽。疫情给国内的体育企业带来了不小冲击,其中体育场馆服务业和体育培训业由于其线下体育人群参与的特殊性和抗风险能力不足而受损较大,如健身房、球类场馆以及运动项目培训班等,而信息类的体育消费则有更多的需求(图1)。大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但大多数大学生都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因此会出现不理智消费的行为,以及不重视其他形式的体育消费,故而对其生活与学习造成影响。

(二)疫情期间大学生体育消费种类与方式

近年来,我国多数城市中的体育消费结构都呈现出运动服装的实物化特点,多数消费者都选择购买运动服装与体育器材,用来参与体育运动活动的购买比率较少。

如图2所示,相比非疫情期间,在疫情期间大学生对网络观赛会员、体育新闻类的信息类体育消费与运动护具、运动饮食等关于健康状况的体育消费占比增大。运动服装、运动鞋、入场费、体育周边产品等实体性体育消费增长不明显。

(三)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意愿的因素

学生可支配生活费的高低决定了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家庭条件好的,生活费金额就高,随之体育消费水平也比较高,反之则低。

如图3所示,在疫情期间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意愿排在首位的因素是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其次是自己的兴趣所驱动的体育消费,以及想要锻炼身体,获得健康体魄。而消磨时间、娱乐身心、放松心情等因素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意愿的影响较小。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消费时,一时兴起型和看到合适就买型等感性消费心理占比较多,而考虑周到型的理智消费心理占比较少。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信息类体育消费成为主导。疫情期间因不能频繁出门,线下门店大多数关门,成为了线上体育消费的机遇。体育视频会员售卖、体育游戏直播、体育比赛讲解等信息类体育消费市场需求增大,线上体育消费占比增大,甚至成为了主导。

2.大学生体育消费实体化趋势减弱。在前疫情期间,因消费者关注体育产品的实用性与耐用性,大学生体育消费实体化有增加的趋势,但由于疫情的影响,线上体育消费需求增大,机会变多。许多大学生由对运动装备,场地的需求转化成对体育信息、体育视频等的需求。因此,受疫情的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实体化趋势减弱。

3.大学生追求炫耀性体育消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从众心理比较明显,大部分因为外界的影响而进行消费,小部分才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才进行体育消费,并且感性消费占据大多数消费动机,这会对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建议

1.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大学生自身要审时度势,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在面对区分与认同时要辩证地看待,追求潮流但不盲目从众,树立个性但不走向极端。对于大学生这一类并没有正确消费观念的人群,社会应正确引导他们的超前消费行为,使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不对生活造成过多的压力。

2.引导大学生制定体育消费计划。在当今社会,因为大学生有着家庭给予的固定生活费,对于自己喜欢的商品,他们思考的是往后的生活费能否承担起这一笔费用,导致了现在极度兴起的超前消费行为。因此,应该引导大学生制定属于自己的合理的体育消费计划,做到在消费的同时尽量不影响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年)》的通知[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901/16/content_5358218.htm.2019-5-7.

[2]赵洪波,龙助国.危机与应对:后疫情时代我国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20,43(01):1-5.

[3]李道锋,丁红娜,代坤.我国城市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01):23-25.

[4]肖旭.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以铜仁学院为例[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12):238-239.

[5]鲍旭.大学生炫耀性体育消费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0,29(01):127-130.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消费消费心理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高校体育对体育产业经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
成都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对策
我国老年体育消费述评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包装设计的发展特征(1978—2000年)——消费心理研究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