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与展望
2020-09-10曾灿光
曾灿光
中图分类号:G8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10-012-01
摘 要 文化可以称之为人类自控系统的调节机制,那么运动就是为了满足人类发展而创造出来的特殊文化类型。以全球经济融合发展作为契机,定向运动逐渐引进我国并得到充分发展。本文将运动文化内涵作为切入点,对中国定向运动的发展展开深入分析,并对此提出对中国定向运动发展的美好期许与展望。
关键词 定向运动 发展历程 美好展望
定向运动集挑战性、健身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其可有效锻炼运动者的意志力,使其在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中肯定自我、认识自我,使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得到协调发展。定向运动在我国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的定向运动体系的发展得到了不断完善。
一、我国定向运动的发展
(一)发展雏形时期
我国定向运动最初是在军队内部兴起的,当时受到通信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定向运动的资料并不是十分的健全。为此,对这方面的了解就需要从现有的资料中尽可能多挖掘一些可用资源。定向运动在我国发展雏形时期,我国军队率先展开多样化的试验练习,在一次次试验中总结经验,并逐步开展试验竞赛,逐渐实现定向运动的系统化发展。在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练习之后,我国定向运动悄然兴起,并且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逐渐与国际定向运动取得了联系,使我国定向运动朝规则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并且许多定向运动资源进入我国市场,为我国定向运动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也使广大人民群众开始认识定向运动,并逐渐热爱上这项运动[1]。
(二)发展中期阶段
定向运动在我国逐渐兴起之后,国内开始举办多元化的定向竞赛运动,设计专业的监管机构。定向运动爱好者也成立了俱乐部,致力于宣传发扬定向运动,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定向运动锦标赛,逐渐将我国定向运动引入正轨。在专业培训机构与体育运动俱乐部当中都开设有专业的定向运动讲授课程,做到理論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定期开展培训班、实践班、提高班等,给我国定向运动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将定向运动带入高潮,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尝试参与其中[2]。
(三)发展完善阶段
随着我国人民不断认同定向运动,定向运动组织活动不断完善化,并尝试与中小学、高校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从实际来看,学生十分喜爱校园定向运动,其中与高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我国定向运动迈入了成熟时期,其意义不仅仅是将定向运动带入社会中,而是从小培养学生的运动细胞,将新生力量注入定向运动发展当中。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定向运动的发展,我国制定了积极的定向运动理念,制定了专业的发展蓝图。
二、我国定向运动的未来展望
(一)深度融入体育课程当中
在我国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学校应积极开展定向运动,要将其作为我国新流行的运动融入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如此使青少年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强身健体,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冷静思考与面对困难的能力。体育课程中定向运动活动的开展体现了现代体育教学的理念,顺应了我国新课程改革潮流。定向运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为此应以青少年核心素养发展为主要基调,借助其独有的运动优势,最大程度地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3]。
(二)在高校中得到快速发展
近些年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校园面积也得到了有效扩展。校园内部环境越来越温馨优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许多高校内部场地提供了十分理想的定向运动场地。定向运动自身所具有的运动优势受到了高校学生的广泛喜爱,高校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思维,对于事物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因此非常适合参与定向运动,以在定向运动中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在高校中实现定向运动的广泛发展[4]。
(三)将中老年人纳入定向运动发展群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医疗保健水平的日益提升,再结合我国现阶段实际发展情况,老龄化将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得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呈3.2%的速度递增,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也会受到一系列的影响。而定向运动集智力与体力运动为一体,有利于促进人们身体健康,而定向运动也十分适合中老年阶段人群参加。户外优美清新的环境对中老年听觉、视觉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想象定向运动将成为推动我国人民身体素质的重要运动。
三、结语
总而言之,每一项运动的发展道路都是有着各自的差异。在不断突出自身运动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定向运动以其独特特征和不断融合其他项目,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定向运动的发展也将会越来越完善,甚至是深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施晨.浅析定向运动在休闲体育旅游中的发展前景[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6):219-222.
[2]王长在,柴娇.我国定向运动赛事资源开发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06):57-60.
[3]侯忠仁.定向运动文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12):58-61.
华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