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育院校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20-09-10徐晶妮

体育时空 2020年2期
关键词:构建路径人才培养模式

徐晶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1-010-02

摘  要  高职体育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为根本目标的职业教育机构,其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基础就是市场需求,而当前我国对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旺盛,因此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可谓势在必行。本文将阐述高职体育院校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价值内涵,并阐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路径,希望能够为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培养更多优秀的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从而为全民体育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高职体育院校  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路径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于身体健康也更加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行运动健身,藉此来塑造优美形体,强化自身体魄,提高身体机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健身热潮,对于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全民体育、终身体育理念,高职体育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艰巨使命,加强对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科学严谨的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培育更多具备良好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进一步推动我国全民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

一、高职体育院校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虽然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在我国高职体育院校设立的时间不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全民健身战略下该专业的毕业生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会得到经营性健身场所的青睐,为大众提供健身指导、健身咨询和健身服务,让大众能够更好的运用体育运动器材进行体育锻炼,达成预期锻炼目标,为相关组织和单位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高职体育院校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培养专业扎实、职业素养高的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展现一技之长,为大众提供专业性、针对性的健身服务。那么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就会大幅度提升,还能形成正确的健身运动意识,将健身体育活动当作是一项终身事业来开展,整个社会风貌将会焕然一新。

二、加强高职体育院校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在高职体育院校设置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专门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知识及健身健美运动技能和教学能力,面向体育行业的健身和娱乐场所服务人员等职业群,能够在经营性健身场所中从事健身指导、健身咨询、健身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以来,健身体育运动得到了极为快速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及职业病的发生愈发频繁。加强健身体育运动,可以大大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各种职业病的发生几率就会明显下降,人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富足安乐,身体健康也能得到良好保障。

伴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逐渐增强,在开展健身体育运动的过程中的需求也愈发多样化、个性化,经营性健身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为了保证这些场所的稳定运营,就需要大量的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基于此,高职体育院校应该勇于肩负起培育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社会责任,将相关专业人才输送到體育健身行业中,为该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与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经营性健身场所等机构成功对接,那么高职体育院校学生的就业范围就会更广,就业形势也会一片光明。

三、高职体育院校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

要想保证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首先要明确相关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如运动指导能力、健身器械使用及维护能力、健身计划制订能力、运动损伤处理能力等等,高职体育院校必须要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采用四层进阶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将三个学年的教学分为4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的教学工作。第一阶段的教学持续一个学期,需要高职体育院校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的授课教师能够将当前该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向普及给学生,还要开设多种基础课程,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在整个学期要留出一周的时间带领学生到健身俱乐部进行参观,增加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对职业岗位的了解程度。

第二阶段的教学持续两个学期,学生主要学习各种专业核心课程,例如运动人体科学、健身教练、有氧健身操舞、大众营养学、俱乐部经营与管理、健身消费心理学等,此阶段主要为校内实训课程,掌握熟练的专业技术与技能,具备合格的职业能力。

第三阶段的教学为一到两个学期,不同体育院校采取阶段不同,此阶段是整个教学的重中之重。高职体育院校应充分利用好实训基地开展教学工作,让学生能够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进行实践训练,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技能的要领。此外,高职体育院校应要求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必须考取最少一个职业资格证书,且可以利用学生的寒暑假期到其他单位实习。个别院校在第五学期指导学生进行跟岗实习,实习内容与职业岗位同步,学生在这一阶段主要获取职业岗位能力的提升,为进一步顺利到岗做好铺垫。

第四阶段学生将持续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学生的身份为企事业单位和健身俱乐部的准员工,其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将会实时反馈给学校,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相关指导教师进行处理,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新的角色,得到职业能力的稳步提高,之于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大有助益。

除此之外,高职体育院校还可以运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严格按照企事业单位和健身俱乐部要求来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单独建立订单班,有意向的学生可以自主报名,由学校和相关单位共同筛选符合条件的学生入班。校企双方还要共同设计专业课程,分享优势资源,对学生进行客观综合的评价,最终就会得到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都与本单位岗位需求相符的人才,此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职体育院校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二)打造完善的软硬件设施

首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为“双师型”人才,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及实践经验,同时近三年保持具有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能够主动关爱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之下,学生必将会得到思想的熏陶和灵魂的升华,他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来迎接学习和职业道路上的各类挑战。同时,高职体育院校还将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送出去,请进来”,将本校教师送到健身俱乐部学习和进修,邀请行业健身主管和俱乐部经理到校内讲座或担任外聘兼职教师,帮助学生认识行业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其次,加强硬件设施建设,绝大多数高职体育院校都拥有塑胶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乒乓球馆、游泳馆、健身房等,并且体育设施完好、体育器材完备,本校实践课教学和体育赛事活动基本上都会在这些场地开展,但是无法满足健身指导与管理这一新兴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对此,高职体育院校应该建设国民体质监测室、器械健身实训室、团体健身课室、动感单车室等包含在内的仿真实训场所,按照健身俱乐部的环境布置场地,以促进教学工作的现代化发展。

最后,加强系统化课程模块建设,校企共同建设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课程,涵盖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基本素质模块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职业素质四个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包括运动人体科学、营销与管理、运动技能三个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包括健身教练和健身操舞模块。这些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共同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体育院校加强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这将直接决定学生能否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影响巨大,倘若人才培养目标无法达成,还会制约体育健身行业的发展。因此高职体育院校应该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四层进阶式或者订单式,打造完整的雙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设计模块式的专业课程,以此来强化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周进国.体育健身产业发展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理念[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3).

[2]吴俊超.当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智库时代,2018(51).

[3]张帆,初立伟.基于“应用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01).

作者单位: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构建路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
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企业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