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户外教育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分析

2020-09-10戴楠

体育时空 2020年2期
关键词: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戴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0)01-018-02

摘  要  教育觀念与教育思想的转变,让户外教育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并引入当前的课程体系当中。但是,目前很多户外拓展项目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青少年户外教育展开过程中的安全保障问题也成为了值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也将围绕潜在的安全风险探讨针对性防范措施,为今后的户外教育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青少年户外教育  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

户外教育的形式丰富,课程设置理念独特,符合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成为了体育课程和素质教育改革的基础性要求。我国的很多院校也开展了相关的户外拓展训练内容。尽管学生对这种教育方式充满兴趣,参与积极性也很高,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要正确认识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并做好有效规避。

一、青少年户外教育的安全风险

青少年户外教育的安全风险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失去人为控制并出现了违背人们意愿的结果。在目前的户外教育过程中,因安全问题受伤或者遇难的人数众多,且主要集中于露营、穿越等体力项目。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他们缺乏户外生存经验,某些拓展式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该严格预防安全风险,例如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为不安全行为

引发安全风险的直接原因在于人为的不安全行为,例如活动组织者缺乏安全意识、参与者自身体能不足等。而人为产生的不安全行为也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表现,当这种情况产生时,会出现决策错误、信息处理故障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户外教育的过程中合理设置课程项目,消除危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将成为后续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

(二)物的安全风险

“物”包含设施、环境、随身装备等多个方面的要素,而“物”也是产生安全风险的其中一项原因。很多因物导致的风险源会通过某些条件转化为风险事故问题。在户外教育过程中,人为因素是内因,环境因素与物因素则是外因,也是影响人为行为的主要条件。

(三)管理问题

管理不当是产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也是事故得以存在的基础。包括活动组织漏洞、安全监察不完善、未建立安全预警机制、教育培训工作问题等都与之相关。而参与者在风险行为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因此需要借助安全防范措施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实现对人和物的“干扰”。

总体来看,户外教育有关的研究普遍集中在概念界定和风险识别评估的角度进行,但户外教育的主要参与人群和组织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影响风险产生的因素方面也会存在差异。无论是评估方案还是决策体系,都会存在不同之处,并为相关措施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青少年户外教育的安全防范措施

风险识别与防控是安全防范措施的基础,风险产生损失的原因也主要是因为关注表面现象而忽视了内在风险。越早确认风险,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就能越有效地拟定管理措施,把握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发展趋势。

(一)重视风险防控,减少人为不安全行为

拓展活动在组织的过程中,应该重视风险防控,减少人为不安全行为的产生。例如基于学生的角度考虑,需要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督与管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定期地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展开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系统,将其纳入管理范围当中。而教师也需要与家长取得沟通,了解学生的近况,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只有当信息越全面、越丰富,所指定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案才会越准确并具备指导作用。借助风险源动态管理识别与风险防控措施,可以快速了解到人为不安全行为的弊端,从而以更加专业的技能操作水平来规避这些风险。

负责人需要通过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方式,对户外教育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直至评估出最终的因素种类和后果损失程度,确定事件控制的优先等级。例如哪些风险需要完全回避,哪些风险可以进行风险转移,哪些风险要采取减缓措施等。在明确可靠的参考依据后,就可以采取各种风险应对策略。识别评估户外教育的风险重要性不一样,而相关人员也需要熟悉户外运动的安全问题,选择经验丰富的人员完成工作。从形式上看,逐一进行分析排查后就能为所有的风险因素和策略提供依据。

风险的客观性特征显著,是不以人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会随着事情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青少年户外教育的风险同样体现得非常显著,无论是社会自发组织的活动,还是户外运动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视事后救援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是为了最大化降低事故产生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是维持自身的职责。但事前预防工作还显得比较薄弱,由于参与户外教育的主体对象是青少年,他们在学校中能够得到良好的行为引导和规范,但在户外运动中,活动形式以课程、赛事为主,与学校相比在保障措施方面显得有薄弱环节。所以,事前预防系统应该关注风险防控,将风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即在事前就充分考虑到影响因素,降低事故发生概率。

(二)器材设备的维护

学校要加强对场地、基础设施、器材方面的管理监督。按照不同类型设施的安全标准,应定期对场地进行维护,对于存在安全问题或老化的器材设备要更换。课程开始前也应该认真地检查场地、器材,对于存在危险隐患的区域要设立警示标志,禁止学生靠近。

在装备方面,进行户外教育与拓展教学时所使用的装备直接影响到活动的开展,教师在课程中应该首先示范正确的装备使用方法,然后再指导学生自行就行训练,并在学生自主训练过程中注意观察,尽可能地避免危险的发生。例如,在户外活动时,要实现了解道路状况、场地地形地貌与分布,了解需要应用的装备,提前通知参与者,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户外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常规的体育运动,户外运动本身就伴随着一些无法规避的风险。这种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是管理者应该主动承担的内容。例如设备无故损坏、装备丢失等。风险管理者需要主动承担这些内容,适当地平衡危险和控制之间的关系。

(三)课程管理与风险预案

在课程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学生在教学活动时的安全教育,重点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对于一些具有风险的项目,也应该提前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同时在课前就传授安全预防事项。教师在户外教育前与活动结束后要清点人数,并对活动中的学生展开积极的保护与帮助,以此为基础建立风险预案。由于事故产生具有突发性的特征,因此可以针对某些潜在的风险事件制定预救援行动,分析和评估不同事件出现风险的可能性,重视事故产生的后果与严重程度,从而对制定和实施计划的人员、设备等作出提前安排。这样一来,就能为课程安全提供参考依据,在获取预警信息后也能通过干预手段将风险降到最低。

例如,可以建立户外教育的现场风险监控系统。现场监控从本质上看仍然是事中管理的范畴,可以在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按照户外运动各类风险的性质特征和发生频率展开动态化监控。目前户外运动的风险监控系统包括监测风险和控制风险两个方面,尤其是监控一些无法预料或潜在可能发生的户外运动风险事故。例如学生突发疾病、设备无征兆损坏等。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评价各种风险偏离可控范围的强弱程度,以便于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核心内容仍然是风险预案设计与风险预防。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户外教育活动产生的安全风险包括行为、物的状态与管理问题三个主要方面,所以应急预案与管理措施也应该针对风险源展开。当前很多学校都在进行教育改革,并将户外拓展纳入基本教学体系当中。有关户外教育安全风险问题的研究工作也应该进一步深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安全风险意识,为青少年教育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參考文献:

[1]吴晓曦,于潇.户外运动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

[2]陈晓梧.制约户外运动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安全因素研究[J].科技视界,2013(25).

[3]刘健.大学生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4(07).

[4]周红伟.我国户外运动安全保障系统的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5]宫亚东.高校体育教学中运动伤害的成因与预防措施[J].中国市场,2015(24).

作者单位:十堰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猜你喜欢

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探析防范高校游泳教学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策
变电站倒闸操作的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探讨
智慧校园安全管理研究
电力系统调度控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及应对措施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
浅谈县级供电局电力调度管理和安全风险的控制
略论股权众筹的风险和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