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党刊新媒体扩大影响力的路径研究

2020-09-10刘志勇

今古文创 2020年47期
关键词:党刊媒体融合新媒体

【摘要】 作为传播党的声音的主要“喉舌”之一的党刊,如何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放大党的声音,引领网络主舆论场,成为必须作答的“时代之问”。

【关键词】 党刊;新媒体;主流舆论;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7-0080-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1]。作为传播党的声音的主要“喉舌”之一的党刊,如何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放大党的声音,占领网络主舆论场,成为必须作答的“时代之问”。

一、当前新媒体发展的三大趋势

纵览当前各家新媒体,主要有三大趋势:

(一)平台化。近年来,在媒体融合视角下,“平台”这一概念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一些平台不仅能发挥媒体的生产和传播内容的功能,而且拥有强大的技术、庞大的用户群和将不同群体相连接的能力。传统媒体为了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搭建平台完成新媒体化转型。以社交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商业平台具备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能力[2]。不同于以内容生产为主的传统媒体,由于不具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新媒体商业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等,并不直接生产内容,而是凭借其资本、技术、用户群、渠道等优势,为用户提供内容传播的平台,并占有、使用用户生产的内容。

(二)垄断化。为争夺用户和市场、扩大影响力,新媒体商业平台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已经呈现“垄断化”趋势:微博已是新浪微博一家独大;微信公众号依托微信,诞生之初即罕有敌手;与今日头条相比,大鱼号、一点号、企鹅号、人民号等无论是从用户数量、用户黏性,还是流量、影响力,都不可同日而语;短视频领域,抖音、快手、微视三分天下,相较而言,抖音更受新闻媒体青睐。为争夺流量和关注度,新媒体商业平台对优质新闻资源的争夺进入白热化。

(三)定制化。“以前是人找信息,现在是信息找人。”与传统媒体的主导受众型特点不同, 新媒体是受众主导型的。受众从被动的接受者, 成为信息的贡献者、主导者。新媒体商业平台主要依靠基础设施和算法规则方面的技术优势向外扩展,增强吸附能力。

基于算法规则,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思维出现巨大转变:由传统媒体的“媒体提供—受众接受”到“受众关注—媒体提供”。简而言之,当前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模式,已经完成由“打包”式推送到“订制化”推送转变,即由之前的将各类新闻资讯“打包”后统一推送给受众,让受众挑选感兴趣的内容阅读,到针对特定人群甚至个体的关注点。

二、省级党刊新媒体建设的内部制约

媒体融合时代,为做强做大主流舆论,抢占网络主阵地,各省级党刊先后开始全媒体平台建设,成效令人瞩目,但也面临着诸多短板。

以党员生活新媒体为例。2015年初,作为湖北省唯一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党刊,湖北《党员生活》杂志组建新媒体团队,开始全媒体采编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以党员生活新浪微博、党员生活微信公众号为主的“两微”和以党员生活网,党员生活头条号、党员生活抖音号等为主的“一网多平台”。

从业人员方面。长期以来,党员生活新媒体团队为3人,需负责“两微一网多平台”的更新维护工作,力量捉襟见肘;此外,团队中缺乏技术人员,以致于对很多新形式新业态,对制作如短视频、H5、图解、图片新闻等,均有心无力。

新闻资源方面。尽管《党员生活》的采编力量和通讯员队伍已覆盖全省组工系统,但绝大部分投稿集中在影响力更大的杂志;为改变现状,打通省内供稿渠道,2016年,党员生活新媒体开始建设“湖北党建新媒体运营者联盟”,但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此外,通讯员投稿以文字、图片为主,短视频等新形式的投稿较少。

平台覆盖率方面。当前,《党员生活》杂志月发行量约为42万,但发行量不等于阅读量,更不等于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以“党员生活”微信公众号为例。经过五年运营,“党员生活”微信公众号已有11万余人关注,在全省组工系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但较之杂志42万的月发行量和湖北省近390万的党员群体,覆盖率仍有相当大的缺口。

三、省级党刊新媒体如何破局

外有新媒体商业平台挤压,内有人员力量、新闻资源、平台覆盖率等限制,省级党刊新媒体如何破局?

(一)深耕原创,做出精品

内容为王,永不过时。原創报道、独家新闻,是一家媒体安身立命的本钱,直接决定了其高度和影响力。当前,以“第一落点”为特征的“独家新闻”愈发稀缺,各家媒体似乎很难有“一手遮天”的“独家报道”[3]。

对党员生活新媒体而言,受制于人员数量、新闻资源、平台覆盖率等因素,在内容竞争中,已然输在了“起跑线”上。利用有限的新闻资源,进行新闻的二度创作,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已经成为原创报道的主要方式。如何做好做优原创?可以从“四度”出发,即广度、深度、角度、关联度。

1.广度: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进行二度创作时,要在新闻源的基础上作横向、纵向延伸报道,挖掘出更多的新闻信息,让新闻更立体、更丰满。

2017年底,监狱民警姚刚参加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并大放异彩。2018年初,笔者接到采访任务。当时,已有多家媒体对姚刚在节目中的精彩表现进行了连篇累牍地报道。如何破局?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党员生活》仅用少量篇幅报道其参加节目的精彩表现,用大量篇幅报道台前幕后故事,推出封面人物通讯《姚刚:不可战胜的“辨影神探”》,反响热烈。

2.深度:向前一步,海阔天空。如今,一条新闻出现之后,受众不再只关心事件本身,还多了很多个“为什么”,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新闻发生的原因及后续进展等。2016年12月1日,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湖北省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时间由2017年下半年调整到2018年下半年。面对这则新闻,党员生活新媒体经过信息搜集,深挖选举延迟背后的原因:与第三次全省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同步进行。并据此推出报道《我省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推迟1年,为什么?》,引起广泛关注。

3.角度:换个角度,柳暗花明。面对同样的新闻资源,用不同的视角和观察方式,自然也能做出不一样的新闻报道。对党刊新媒体而言,立足党刊视角,深耕党建领域, 突出权威性和专业性, 是做好新闻二度创作的关键。2017年1月4日、9日,对照中央要求,湖北省委常委班子、省政府党组先后召开2016年度民主生活会。面对规定动作,党员生活新媒体以“如何高质量召开民主生活会”为切入点,对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流程进行剖析,为全省各级党组织如何规范召开民主生活会提供了借鉴。

4.关联度:紧贴受众,事半功倍。一条新闻要引起受众的注意,就要与受众的工作、生活有一定的关联度。省级党刊新媒体要做优做强二度原创新闻,必须紧贴党员、党组织、党建工作,只有如此,才能事半功倍。2017年,为答疑解惑、回应关切,党员生活新媒体制作“党员干部能不能”系列,先后推出《党员干部帮人办事,自己不收钱就没事了?》《党员干部档案造假应如何处理?》《业余时间,党员干部能不能做兼职?》等多篇原创,深获好评。

(二)借船出海,放大声音

好的内容永远受欢迎。党刊新媒体的内容要借助新媒体商业平台的放大效应,“借船出海”,引爆网络热点,放大党刊声音。2020年3月2日,党员生活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号同步推出综编报道《汪勇,组织批准了!》。该报道被今日头条平台弹窗抓取之后,传播效果被无限放大,收获了百万级的阅读量;2020年6月8日,党员生活新媒体通过“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出《学习心得|关于临时党支部的思考与建议》报道,短短一天,即收获12万+的阅读量和超过4000+的点赞数量。

(三)建设平台,迎接未来

长期以来, 由于党刊自身的特殊属性, 相较于其他媒体,更容易得到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以《党员生活》杂志为例,40年的办刊历程中,与湖北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等单位及全国各高校的多位党建研究专家、党建领域的高端人才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多年服务基层党建宣传的工作中,与各市州、县市区委组织部都有十分深厚的情谊。在湖北党建宣传领域,《党员生活》资源优势非常明显。2018年,党员生活杂志社开始探索打造“湖北党务通”APP平台。

“湖北党务通”APP以“云岭先锋”为模板,以打造“网上党支部”为目标,建成之后,预计将覆盖全省所有党支部和90%以上的党员。

四、结语

媒体融合时代,党刊新媒体肩负着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放大党的声音,占领网络主舆论场的历史使命。如何利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手段,持续扩大省级党刊新媒体影响力,是一個长期课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E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315/c64094-30978511.html,2019-03-15.

[2]谢新洲,宋琢.平台化下网络舆论生态变化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05):26-32.

[3]严瑶.试论新闻资源的二度开发[J].新闻记者,2012,(06):83-86.

作者简介:

刘志勇,男,汉族,湖北武汉人,本科学历,助理编辑职称,研究方向:党建、新媒体。

猜你喜欢

党刊媒体融合新媒体
“大学习”必须学党报党刊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吹好从严治党冲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