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一时爽,Y”构式探析

2020-09-10仲丽丽

今古文创 2020年47期
关键词:主观性

仲丽丽

【摘要】 “X一时爽,Y”构式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两种结构模式,一种体现消极的语义的特征,包含转折的逻辑关系,通过对比,凸显劝勉;另一种表达积极的语义特征,包含递进的逻辑关系,强化递进,凸显状态。该构式之所以演变出两种不同的用法,最大动因就是语言主体的主观认知不同,说话人为了构建自己的立场而选用不同的构式表达。

【关键词】 流行构式;主观性;立场表达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7-0088-04

最近新兴的一个网络流行构式“X一时爽,Y”,它最初是一个消极表达式,意思是“X”这种能给人一时舒适的行为反而最后会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Y),表达前后小句转折的语义关系,暗含说话人对“X”的否定评价。随着它的演变,该构式慢慢转变,成了一个积极义表达式,“X一时爽”后面小句转折语义变弱,最后变成表递进的语义关系,表达“X”行为带来的舒适自在不仅是一时的,更是永久持续的意思,体现说话人对“X”行为的肯定感觉。

接下来看两个例子:

(1)情绪宣泄一时爽,对当前局面不仅毫无帮助,反而容易加深矛盾。(人民网2020-04-29)

(2)用广大“猫奴”们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撸猫一时爽,一直撸猫一直爽”。(人民网2019-12-13)

例(1)(2)画线部分可以用“X一时爽”表示,表达短时义。但例(1)和例(2)不同,例(1)“情绪宣泄一时爽”与其后面小句形成转折(记作S1),体现出强烈的行为与结果的对比,表达在特定语境中说话人对“情绪宣泄”行为的否定;例(2)“撸猫一时爽”与其后面的小句体现递进关系(记作S2),用“一时”与“一直”的对比表达说话人对“撸猫”行为的肯定。

S1和 S2在句法、语义、语用等诸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S2是S1类推扩展的结果,是从消极义类推扩展到积极义,从而造成了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对立。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构成差异、语义特征、语用效果及构式演变几个方面展开,来分析这种结构对立的产生原因。

一、S1和 S2的构成差异

“X一时爽,Y”结构有常项“一时爽”和变项X、Y构成,且“X一时爽”和其后面小句Y关系密切,所以其构成差异有常项差异,变项X差异和后项小句Y差异。

(一)常项差异

S1的“一时爽”重音在“一时”,强调短时义;S2的“一时爽”重音在“爽”,不强调“一时”,重點在“X”行为所带来的爽快、舒适。

(3)考前当学霸,幸福一寒假。上网一时爽,期末“火葬场”!(人民网2012-12-12)

(2)用广大“猫奴”们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撸猫一时爽,一直撸猫一直爽”。(人民网2019-12-13)

例(3)中“上网一时爽”凸显“一时”,表明在备考期间“上网”这种行为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这和后项小句的“火葬场”结果相对应。例(2)中“撸猫一时爽”凸显“爽”,强调“撸猫”行为的舒适,忽略“一时”。

(二)变项X差异

S1和 S2的变项X差异主要体现在聚合的多样性和单一性上。

S1的X聚合形式变化多样,既可以是谓词成分,也可以是体词成分,还可以是主谓结构和并列结构。

(3)考前当学霸,幸福一寒假。上网一时爽,期末“火葬场”!(人民网2012-12-12)

(4)演唱会一时爽,吃土要一年。(人民网2016-08-12)

(1)情绪宣泄一时爽,对当前局面不仅毫无帮助,反而容易加深矛盾。(人民网2020-04-29)

(5)“买包买表一时爽,回家天天要保养。”(人民网2016-08-03)

例(3)中的X为谓词成分,例(4)为体词成分,例(1)中是主谓结构,例(5)则是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结构。

S2的X聚合形式单一,只能是谓词成分。

(2)用广大“猫奴”们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撸猫一时爽,一直撸猫一直爽”。(人民网2019-12-13)

例(2)中X为谓词成分,而不能是其他成分。

S2是在S1的基础上类推扩展而来,尚没有形成S1那样多变的形式,结构使用范围相对狭窄。

(三)后项小句差异

“X一时爽”和后项小(Y)关系密切,紧密联系。S1和 S2中的后项小句存在截然不同的差异。S1的后项小句形式多样,既可以是陈述句,也可以是疑问句,还可以是感叹句。S2的后项小句形式固定。

(1)情绪宣泄一时爽,对当前局面不仅毫无帮助,反而容易加深矛盾。(人民网2020-04-29)

(6)熬夜一时爽,肌肤受损怎么办?这3大护肤重点你get了吗?(搜狐网2020-09-16)

(7)自信哥这是跟媳妇嘚瑟一时爽,之后医院床上躺啊!(搜狐网2020-08-12)

S1的后项小句可以是例(1)中的对“情绪宣泄”行为造成“加深矛盾”结果的说明,也可以是例(6)中对“熬夜”行为的质疑,还可以是例(7)里抒发对“嘚瑟”行为的感慨。

(8)不少年轻人喜欢调侃“一时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人民网2020-05-08)

S2后项小句形式固定,一般为“一直X一直爽”,与前项小句格式相对,如例(8)。整个结构句式匀称、凝固性强。

二、构式语义和语用效果差异

根据Goldberg的观点,“构式是形式与(语义或话语)功能的匹配,每个构式的某个形式与某种交际功能相匹配。”张谊生(2015)也指出,“凡是构式,无论简单与复杂都有自己独立的形式、语义或功能。任何语言表达式,只要其形式、语义或功能的某些方面具有不可预测性,就可称为构式。”“X一时爽,Y”由于高频使用及泛化类推,已经具备构式的特点,可以称之为流行构式。该构式在发展过程中,演化出两种用法,分别是S1的“X一时爽,Y”和S2的“X一时爽,一直X一直爽”。S1和S2语义差异最大方面就体现在它们的构式义上,体现在“X一时爽”与“Y”的整体化结构中,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感情色彩差异

就变项X而言,通过对人民网中114条语料的考察分析,发现S1和S2中X的感情色彩不同。S1中的X一般是贬义,如“盗拓”“骂人”“造谣”“贪心”“偷懒”“破坏生态”“贪污腐败”“照搬照抄走捷径”“向飞机扔硬币”等,X也可以是一些中性的词或短语,“上网”“刷卡”“平时”“辞职”“拿地”“购物”“搬家”“运动”“走进室内”等,但即使这些词是中性的,说话人主观上仍然抱有不赞同、不看好的认识;S2中的X一般为中性乃至褒义,如“撸猫”“熬夜”“摸锅”“单身”“让利”“独居”“做题”“抽奖”“氪金”等,甚至有些贬义词也能使用,但更多地表达说话人主观上的正面评判。

其次,从构式整体表达的语义特征来看,S1表达的语义带有一定的消极倾向,说话人在发表否定观点时,也是在借此劝告受话人最好不要这么做。S2则体现积极的语义倾向,说话人发表肯定观点,突出强烈的自我主观性。

(9)但借债一时爽,还债泪千行。今年5月,英国政府债务总额已经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人民网2020-07-06)

(10)所谓“独居一时爽,一直独居一直爽”。(人民网2019-08-27)

例(9)英国政府的借债行为最终的结果便是“还债泪千行”,说话人在此表达了这种借债行为的不赞同。例(10)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独居生活,他们喜欢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说话人站在行为主体的视角上对“独居”表达正面肯定的观点。

(二)逻辑关系层次不同

下面将通过对两种用法结构层次的分析,探究其深层语义的差异。S1中逻辑语义可以表述为“因为X所以一时爽,但是会出现Y这样的后果”,就层次分析而言,转折关系是第一层级,因果关系是第二层级。构式S1通过强化对比,凸显劝勉。S2中逻辑语义可以表述为“因为X所以一时爽,因为一直X所以一直爽”,就其层次分析而言,递进关系是第一层级,因果关系为第二层级。构式S2通过强调递进,凸显状态。

(11)偷懒一时爽,却会造成肌肉紧张,乳酸堆积。(人民网2020-04-03)

(12)坐骑红包应有尽有~抽奖一时爽,一直抽奖一直爽!(人民网2019-01-11)

例(11)通过对“爽”与“肌肉紧张”的对比,表达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劝勉,切勿因“一时爽”而偷懒。例(12)说话人通过“一时爽”和“一直爽”的递进,凸显“爽”这一状态。

(三)适量原则遵守与否

丁雪欢(2008)认为“一时”表短时存在义时,其蕴含“VP所指情形是可变的,VP只是暂时存在的,后来已经改变,或将来可能改变”。另根據Grice(1975)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一提供的信息要足量,一提供的信息不过量。“X一时爽”中的“一时”已经提示了“X”行为带来的舒爽感受短时间保持不变,其蕴含的隐含义为“X行为只是一时爽,不是一直爽”。如果“X”行为带来的舒爽感受不仅是一时的,说话人还说“X一时爽”,那就没有提供足量的信息。S1中遵守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说话人认为“X”行为只能一时爽,最后反而会带来不好的结果,就不会爽了。

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论》中讲到,隐含义和衍推义的一个区别就是隐含义的“可取消性”,即在特定语境里可以被推翻。S2中,其前项小句依然具有“X只是一时爽”的隐含义,但随即其后项小句“一直X一直爽”中的“一直爽”取消了这一隐含义,X不仅一时爽,而且一直爽。S2中说话人有意违反量准则是为了凸显自己的态度,表达出很强的语言的主观性。

(13)早年台湾综艺节目,整人游戏大行其道,只是时间一久,这类节目日渐式微,可见,“虐星”一时爽,并非长远之计。(人民网2014-11-12)

(14)还是“单身一时爽,一直单身一直爽”的情感自嘲,或者“简单就是快乐”的生活哲理,这些语言紧接地气。(人民网2020-01-24)

例(13)说话人遵守了量准则,认为“虐星”只能是一时爽,从长远来看,并不能一直爽。例(14)说话人认为“单身”不仅一时爽,而且一直爽,有意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表达对“单身”行为的自我感慨,凸显自己的主观态度。

(四)预期与反预期表达

吴福祥(2004)指出,话语中语言成分所传达的信息可以分为“预期信息”“反预期信息”和“中性信息”三类。S1中“X一时爽”,表达了说话人对X行为的否定、不赞同,后项Y对X造成后果的说明符合听话人的预期。S2中听话人接收到“X一时爽”,预期后面紧跟说话人的负面评判,但“一直X一直爽”提出了与听话人预期相反的断言,表达了一种反预期,违背了常规的认知预期,且这种反预期表达不是随意的,而是由人们的主观认知促发的,说话人为了自己的某种交际需求或为了达到某些交际效果而进行反预期表达。

(15)然而,熬夜嗑剧一时爽,因此欠下的“护肤债”却难以一笔勾销。(人民网2017-07-10)

(16)在网络游戏圈有一句话,“氪金一时爽,一直氪金一直爽。”(人民网2019-05-27)

例(15)说话人首先表明对“熬夜磕剧”行为的不赞同,“然而”也能说明这一点,下面果然跟着说话人对这一行为的负面评价,“熬夜磕剧”会欠下“护肤债”,符合听话人的预期。例(16)中“氪金一时爽”表明“氪金”行为只是短时间爽,听话人的预期是“氪金”不会长时间爽,但接下来说话人却违反了听话人的预期,表达“氪金一直爽”的观点,以此来加强自己的主观感受。

三、构式理据与形成动因

“X一时爽,Y”结构源自游戏梗“开挂一时爽,全家火葬场”。这里的“一时”修饰心理动词“爽”,表短时间内“爽”的心理感受持续不变。赵艳梅(2004)讨论过“一时”的边界性特征,认为“一时+VP”有明确的结束边界,她指出这里的“VP”具有一种非常态特征,动作一结束,常态便恢复。“开挂一时爽,全家火葬场”中“爽”虽然短时间内保持这种状态,但这种状态是非常态的,必然会结束。“开挂”原意指的是玩游戏时利用一些网络手段进行作弊,这里使用的便是“开挂”的原意,按常理,“开挂”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不应该觉得“爽”,所以要恢复到平常状态。后项小句“全家火葬场”是对前项的一种结果性说明,通过“一时爽”和“火葬场”的强烈对比,以凸显“开挂”行为带来的后果,劝勉受话人切勿“开挂”。

语言是动态发展的。随着“开挂一时爽,全家火葬场”结构的盛行,该结构的话题适用范围扩大,不再拘泥于游戏开挂这一单一行为,形成“X一时爽,全家火葬场”结构,甚至后项小句中的“全家”也被逐渐代替,出现“X一时爽,Z火葬场”结构。如:“造谣一时爽,全家火葬场”“上网一时爽,期末火葬场”“熬夜一时爽,肌膚火葬场”等。这一结构虽然整齐匀称,但“火葬场”这样的结果描述未免太过抽象,过于笼统,难以表达更为明确的信息。所以在该构式定型后,仍有“X一时爽,Y”构式应运而出,这里的“Y”句法上形式更多样,不仅适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也均可入列。从语义上看,仍是对其前项小句“X一时爽”的结果说明,只是相较于“火葬场”而言,表述更为精确,表达更完整清楚。

(17)但许诚宜“爆料一时爽”,台军却成为最大受害者,不仅暴露了单兵装备的窘况,也反映了部队管理上存在的严重问题。(人民网2015-09-23)

例(17)说话人针对许诚宜的“爆料”行为指出其导致的后果,台军受害最深,暴露出不少问题且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这里后项小句不像“Z火葬场”这样对后果进行隐喻表达,而是提出明确的问题,表达更清晰。

至此,“X一时爽,Y”完成了从“开挂一时爽,全家火葬场”到S1的演变。

流行构式在发展过程中最不可忽视的动因便是语言使用主体的主观心理认知。沈家煊(2001)指出“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Du Bois(2007)也谈到,“人们使用语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表达一定的立场。”“X一时爽,Y”构式由S1衍生出S2的用法,关键动因便是为了建构自己的立场。

通过对人民网中出现的98条语料进行分析,发现其中说话人站在第三方视角上的有92条,说话人为行为主体的有4条,说话人为广告商的有2条。通过分析可以得出,S1说话人更倾向于站在第三方的立场,表达对受话人切勿实施某种行为的劝勉或警示。

(18)一味向往炎炎夏日,举杯痛饮冰镇啤酒,或者冰镇碳酸饮料,这可真是“贪凉一时爽,一直贪凉火葬场”。(人民网2020-07-07)

(19)易烊千玺形容这档节目是:“跑时一时爽,跑完火葬场。”(人民网2015-11-06)

(20)Step 4 新年面膜——跨年一时爽,熬夜火葬场。2019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和家人好友一起敷上年味满满的美即×吉承联名限量版面膜!(人民网2018-12-29)

例(18)(19)(20)说话人分别站在第三方、行为主体和广告商的视角上。例(18)中说话人认为“贪凉”的行为会导致脾胃虚寒,在此劝诫大家切勿“贪凉”。例(19)里易烊千玺针对自己参加《全员加速中》这个活动进行评价,虽说是有爽快的感觉,但实际的结果仍是“火葬场”。例(20)说话人站在广告商的视角上对跨年熬夜这一行为进行负面的评价,认为熬夜会给肌肤带来危害,随即进行美即面膜的宣传。

人民网中S2的用例只有16条,其中说话人站在行为主体视角上的有13 条,说话人站在广告商视角上的有3条。可见,S2说话人更倾向于站在行为主体的立场,表达自我主观感受。S2强调“一时”与“一直”的递进,借以凸显某一行为带来的舒爽感受。

(2)用广大“猫奴”们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撸猫一时爽,一直撸猫一直爽”。(人民网2019-12-13)

(21)12月14日起,腾讯视频全网独播,每周四五六20点更新2集,会员抢先看6集,看甜剧一时爽,一直看一直爽!(人民网2019-12-12)

例(2)中猫奴们喜欢撸猫撸宠物,他们认为和猫猫在一起可以缓解压力,所以以行为主体的身份给予“撸猫”行为肯定的评价和正向的情感表达。例(21)腾讯视频站在潜在客户的角度上,发出“看剧”一直爽的感慨,对“看剧”行为给予正面评价。

发展带目前为止,构式“X一时爽,Y”的两种用法都得到大众的关注,且均朝着标题化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网络流行构式“X一时爽,Y”有两种同形但意义不同的结构模式,分别用S1和S2来表示,二者在构成、语义、语用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同时也存在历时联系。

文章认为“X一时爽,Y”构式之所以出现S1和S2两种模式,关键动因是为了建构立场的需求。说话人站在不同的视角上表达不同的立场而选用不同的结构模式。可以发现,S1最典型的用法是说话人站在第三方的视角对X行为做出负面评价,取消行为主体的主观感受。S2则是强调行为主体的主观感受,或调侃自己或抒发感慨,弱化说话人的客观评价。从S1到S2的类推扩展,其实是从说话人第三方视角向行为主体第一视角发展,客观评价向主观感受发展的过程,这也与当代社会突出自我的社会意识相呼应。

参考文献:

[1]丁雪欢.时间副词“一时”的三类语法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3).

[2]吴福祥.试说“X不比Y·Z”的语用功能[J].中国语文,2004,(3).

[3]赵艳梅.关于“一时+VP”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9).

[4]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

[5]罗桂花.立场概念及其研究模式的发展[J].当代修辞学,2014,(1).

[6]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7]张谊生.当代汉语流行构式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0.

猜你喜欢

主观性
基于科创节平台的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语法教学的新思路
中西方社会性灾难新闻报道的主观性对比研究
论色彩在影视动画艺术中的运用
浅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
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