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亳州花戏楼砖雕文化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2020-09-10赵龙田斐
赵龙 田斐
【摘要】 砖雕是我国传统古建筑构件,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花戏楼砖雕的研究,结合古建筑保护中的实际问题,思考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关键词】 花戏楼;砖雕;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J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1-0072-02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文化旅游强市背景下亳文化元素创新设计实践研究——以花戏楼砖雕装饰纹样为例;课题编号:2020128;课题类型:亳州市2020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一、从北京动物园百年砖雕大门的停用说起
2020年10月,北京动物园宣布开始使用全新的南门作为动物园的出入口,而标志性的老大门停止使用。宣布一经发出,便将大众的视线聚焦到了刚被停用的老门上。北京动物园的老门是其标志性的建筑之一,自清代建立以来,经过历史变迁至今,已具百年历史,门上以砖雕作为装饰,刻有双龙、双狮戏珠、日、月等砖雕图案,属于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每年都会有大批游客在大门处拍照留影。此次宣布大门的停用,也是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但是,经过此次“官宣”,大众再次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传统文化、文物尤其是早已淡出大众视线内的砖雕上面。
砖雕,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極其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传统古建筑中经常使用的建筑构件,具有悠久的历史——商周的方砖可以看作目前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带有纹样的砖雕,虽然这个时期的砖雕仅以简单的纹样作为图案,较为简陋。而严格意义上的砖雕始现于北宋,在北宋墓葬中常将砖雕作为墓室装饰雕刻使用,且根据墓室主人的身份、地位的差异,砖雕的题材内容和精致程度也有差异,据此也可将砖雕看作为社会阶级划分的象征物。据宋代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其雕镌刻制度四等,一曰剔地起突,二曰压地隐起华,三曰减地坪撒,四曰素平”,是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砖雕技法和工艺规范,同时还有印模法与原坯雕凿之法等相关记载——足见至此时期砖雕就已普及于民间建筑构造之中。
二、方寸物象中的民俗文化
民间建筑的装饰受等级、工艺、财力等因素影响,以砖为雕刻对象,较之于石雕无论从经济、人工、材料等多方面考虑都更为实惠,专门烧结的青砖质地酥脆,密度均匀易于雕刻,而雕刻的题材也受民间吉祥文化影响,多采自谐音吉祥话或寓意美好的故事与传说。明清两代是砖雕工艺、文化的大融合时期,由于各地的地域文化、民俗差异与地理环境等诸多不同,全国各地形成了工艺、风格迥异的砖雕艺术形式,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八个地域流派,清代是砖雕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上至紫禁大内下至百姓人家几乎无不使用,常见用于门楣、迎门墙等处。清紫禁城中的宫廷内墙夹柱不仅采用砖雕作为装饰美化之用,同时在砖雕上设有排气孔,用于保护墙体内部排出湿气。
相比于紫禁城内砖雕匠心独运的精致化审美,民间砖雕反映更多的是民俗文化。建筑的主人无论身份贵贱,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都是趋同的,因此在砖雕的应用上就有了集中体现:无论雕刻题材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动物,大都运用隐喻、借代、谐音、比喻等方式传达美好向往与吉祥寓意。题材内容如“三羊开泰”“五世其昌”等,且通过历代民俗演绎,民间自发将雕刻主体的具体物象赋予了独特象征含义,如:龟象征长寿与稳定;蝙蝠谐音“福”等类,另有鱼、牡丹、松树等等物象不胜枚举,形成了独特民间民间文化。
不同于以故宫为主要代表的瓦当、脊兽等建筑构件的研究,对于砖雕的研究,学者多去向民间考察民居。安徽是古徽州,尤以皖南地区清代古建筑遗存较多,对周边省市也产生了较强的文化影响,学者在研究民间的砖雕时往往奔赴黄山、池州等市,而同样位于安徽,地处皖北的亳州市却是常被砖雕或古建筑研究学者忽略的地区——亳州市花戏楼是研究砖雕文化的一个难得样本。
三、花戏楼的文化与渊源
亳州市的花戏楼,又称作大关帝庙,位于亳州市区的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戏楼始建于清代,原是祭祀武圣关羽的寺庙,清顺治十三年(1656)由客居亳州行商的山西和陕西客商发起筹资对其进行改建,改建后也称山陕会馆,清康熙十五年(1676)花戏楼又进行扩建,历史上对于花戏楼修建和维护的记录有多次,仅清乾隆年间对花戏楼的增补与修缮记录就有三次,分别扩充了戏楼、座楼、藻采歌台等建筑,并对其彩绘、砖雕、木雕也都进行了修补与增添。经过多次修补维护和增添扩建,最终形成了占地三千多平方米,集商务会谈、看戏娱乐、祭祀祭典、民间聚会、筵席住宿、钟楼鼓楼等多种功能于一的建筑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花戏楼进行了全面保护,至1988年国务院将花戏楼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经过共同形成了今天花戏楼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砖雕、木雕、铁旗杆合称花戏楼“三绝”,其中尤以砖雕为最。花戏楼的砖雕主要集中于大门处,由南方徽州砖雕艺人北上施工,但不同于典型的徽派砖雕,从艺术特点上看,花戏楼砖雕有明显地融合了南、北方砖雕的痕迹:既有北方砖雕造型凝练、风格古朴和刀法粗犷的特点,又有南方砖雕富有层次、细节精致和构图清雅的特点。其本质原因或可追溯到徽商足迹遍布全国之后,财力雄厚可使徽派匠人随其进行建刻,徽派匠人在作艺的同时也广泛借鉴学习山、陕、湘、鄂、浙等地区的技法与式样,融会贯通并独成一格——这在各地的砖雕遗存上即可佐证,如曲阜孔庙的大成殿雕龙石柱、苏扬二州的园林砖雕石刻等均出自徽派匠人之手。从地理因素上看,亳州地处淮北平原,自古是文化融会交流、贸易往来之地,清代山、陕行商也因此汇集于亳,在商贸之余购房建宅成立商会,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之后,出于需求或与徽商攀比斗富心理,高价聘请徽派巧匠改建花戏楼,在装饰艺术上不惜成本使花戏楼远高于通常徽州建筑标准,以此来显示山、陕商人的商业成功的同时,密集且精致的砖雕装饰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四、今古梦的当代延续
仅山门装饰就用了52幅砖雕图案的花戏楼,时至今日已多有残缺,虽然政府逐年加大保护力度,每年都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维护修缮,但游客如织的表面繁华依然掩盖不住背后所隐藏的式微忧患。“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是花戏楼彩绘戏台上的一副对联,今人结合花戏楼的现状联想对联内容,往往不由思考:花戏楼的古梦已逝今梦该如何圆?
归纳起来,花戏楼目前所面对的问题并非个例也并不鲜见:花戏楼处于亳州老城区地段,当地原住居民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同时游客来自四面八方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对文物的重视程度和保护意识较弱,加快了砖雕的损坏;表面繁荣的背后是依靠门票收入的入不敷出,仅靠政府补贴进行日常维护,工作人员来自社会各个角落大多并非专业出身,被委托修复单位在高度商业化的市场下,并非采用传统雕刻修复技法进行修补,而大多使用批量化、模式化、模板化、机械化的生产手段进行生产对破损砖雕进行替换或修补,导致原有的砖雕在艺术风格上不契合甚至失去原有的艺术特点,图案图形出现大面积同质化或和其他景区的砖雕完全雷同,花戏楼也逐渐失去其原有的艺术价值。
综上,纵观全国旅游的景区景点,似乎都存在同样的问题,分析原因无外乎是文化意识薄弱,对自身文化的不认同,对文化资源的浪费:仅将文化资源当成效益创收点,不对其加以利用深度开发,只靠门票创造价值,忽视了文化资源本身宽度、深度的价值和可拓展性;文化创意方面过于敷衍,缺乏热爱而开发的项目和文创产品停留于表面,或进行纯粹商业化的“拿来主义”,扎堆式的生搬硬套外地的成功经验移植于自身,不管跟自身文化是否有关、能否在本地扎根成活,导致了桔生南北的尴尬局面,反而丢失了自身文化特有的内涵,同质化的内容、项目、产品也使游客兴味索然缺乏体验和沉浸感。文化无法变现,加之门票收入不足以维持日常的运营和维护,资金短缺又反过来制约管理,使保护变得困难陷入恶性循环。
放眼国内外来看,一些城市、景点已经认清了自身的特点和困难,并通过深挖文化价值将文化进行变现解决了眼前的难题,这种案例并不少见:每年接待量有六百万的大英博物馆,通过将馆内的藏品设计转化成艺术品、旅游纪念品、玩具、饰品、数码周边等产品,创造了年均应收2亿美元的成绩……此类成功案例很多,如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敦煌莫高窟以及西安的各个景点等。
从花戏楼本身情况分析,注重自身特点和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深度挖掘自身文化资源的价值和内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方面分析,转换思路,深入研究比如可以将花戏楼具有特点的砖雕形象进行再设计,通过分析时下生活中产品的使用频率来做方案开发,尝试将传统的砖雕在现代生活中再次曝光;从文化角度分析,传统与现代是文化的两个方面,传统来自曾经的“现代”,砖雕的艺术形式和样式,曾经通过建筑构件的形式在民间得到普及,随着现代人的居住环境、生活场景的改变,装饰很少用到砖雕是其日渐式微的主要原因,而想要重新走入现代人的视野就必须做出改变,适应到现代生活的其他方面,适应现代生活中的其他载体。花戏楼建筑群中的古建元素丰富,远不止砖雕一种,但仅砖雕一项进行深入挖掘都大有文章可作。
五、结语
宏观方面来说,“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复兴繁荣昌盛”是我党在十九大报告中着重强调过的,亳州市也将发展文化产业放在了重心位置并提出“文化强市”概念。而亳州的花戏楼砖雕是亳州本土区域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古扎根于此。微观方面来说,将花戏楼的砖雕艺术解开禁锢突破传统,应用于现代设计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全新解读,也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文化自古以来就是要和人产生关系的,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文化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霍敏.清真寺砖雕艺术——以西安化觉巷清真寺砖雕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任晓民.花戏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
[3]郭慧玲.传统砖雕的装饰艺术及其传承发展研究[D].武漢:湖北工业大学,2011.
[4]王春霞.“非遗”视角下临夏砖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策略[J].艺术评鉴,2020,(16).
作者简介:
赵龙,第一作者,男,汉族,安徽亳州人,亳州学院,讲师, 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田斐,第二作者,女,汉族,安徽亳州人,亳州机电信息工程学校,助理讲师, 2014级学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