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师法”到“学法”

2020-09-10莫伟娟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20年1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

【摘要】在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书法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书法教育既能够提升人的书写水平、鉴赏能力,又能激发人的审美情趣、生活意趣,最终提升其思想涵养和生命质量。但是,教师在实际开展书法教学的过程中,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不同天分的学生的教学、点拨,仍缺乏更为科学的方式,要使得书法艺术能够真正地被继承并弘扬,是我们从教者永恒的探索与追求。

【关键词】书法碑帖;阶段实施;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5-0069-04

【作者简介】莫伟娟,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江苏常州,213167)发展中心主任,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骨干教师。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书法教学已经在很多学校开展,并有了实践积累。调查发现,学校书法教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评价缺失、书法指导不成体系等方面。基于此,在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逐步形成了“日新书法”课程体系,现赘述一孔之见,求教于教育界同仁。

传统书法源远流长、风格各异,每一种成熟书体都有其童年时期,传统的启蒙书法教学主张从隶书或楷书入手,究其原因,首先得了解隶书和楷书的特点(见表1):

在对两种书体特征正确认知后,我们发现隶书、楷书比较符合学生年龄段的认识、书写规律,便于学生学用结合,互相转化,既可加深识字又可进一步把字写好,可谓一举多得。

确定好启蒙书体后,我们循序选择如下公认的碑帖范本。隶书供选的是秀美典雅的《曹全碑》《礼器碑》帖;楷书中大楷选择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东方朔碑》二帖。若当大楷有一定的成绩,就选择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帖;若学生笔力不达,就为他选择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帖。这些碑帖,从临基本笔画开始,到逐渐走向一个完整的单字,到字组,再到篇幅循序渐进。

“日新书法”之“日”强调书法的学习日有所悟和日积月累,特别注重学生发展的规律性。在相应的年龄、学段,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学习,充分尊重其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兴趣需要,最大限度地保证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学生的习字过程,大致可分四阶段达成。

(一)看清楚:力求笔画完整

在动笔写字之前,长期的观察是极为必要的。汉字的基本点画包括点、横、撇、捺、竖、折、钩、挑这八种。而在这八大笔画的基础之上,组合衍生出28个复合笔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无论是笔画本身,还是写这些笔画的过程,要想做到了然于胸,必须要经过仔细的观察揣摩。从蘸墨、执笔到运笔,都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观察积累、体悟的过程。因此,强调观察笔画的完整性,是长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兴趣得以保障的基石。

(二)描正确:关注结构协调

该阶段,主要以学生的临写为主,要求学生将字写正确,将笔画写到位。描红或者临摹,都是在观察基础之上的实践体验,而且是最初期的体验,將直接影响未来的书法学习兴趣和书写规范。因此,特别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纠正。在学生书写过程之中,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关注字体结构,发现笔画粗细、呼应协调的秘诀。当发现哪怕极其细微的错误时,也应进行严格的指导,力求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书法基本功。同时,还必须将表扬与鼓励渗透在教学过程内,避免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

(三)想明白:追求临帖章法

该阶段的学习主要以临摹为主,并且可以对有天分、学习进度快的学生进行书法作品创作的指导。单字的书写即使再美观,当整合为整幅作品的时候,难免因为排布组合的不协调降低质量。而这其中的“协调感”,是需要作者细致观察、揣摩、临写名家作品,并且与自身书写方式、习惯结合,才能获得的。因此在这个阶段,鉴赏高品质的书法作品和进行深入的思考研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教学重点,也要从写好单个字转移到关注和遵守书法作品的写作章法上来。到这一阶段结束为止,学生将基本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书法将逐渐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四)写漂亮:引导集字创作

该阶段,学生在学会集字创作后逐渐产生自我创作的意识。练集字时需注意几点,一是尽可能选取一家字体,便于取得通篇作品章法的和谐统一;二是进行适度的局部变化调整;三是做到背临然后集字完成作品,全面锻炼自己对书法技法的综合驾驭能力,为今后的创作奠定基础。因此在临帖之余可以要求学生多背一背古代优秀的诗文,多练一练古诗文的集字,以增加文化修养,提高书写水平,掌握书法创作的要领。最后,教师可以依托书法中所蕴藏的文化典故、精神内涵,引领学生从学书法走向爱书法,从爱书法走向爱生活。

“日新书法”课程体系结合儿童的心理需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有效的创新,让小学阶段的书法课堂既有课堂的趣味性,又不失书法艺术的稳重性。

(一)启发教学:点燃想象力

书法的笔画,是一切字体书写的基础。其独特的运笔方式和略带晦涩的理解方式,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例如教学柳体字笔画“乚”。常规教法一般告诉学生:“乚”的写法是逆锋向左上起笔,再折笔向右,顿笔转锋向左下力行,再转锋右运,稍驻后,蓄势向上挑出……然而教学效果不佳,于是笔者转变方式,启发学生:“乚”也叫浮鹅钩,形状犹如一只昂头挺胸浮在水面上的白鹅,我们今天写的就是这只黑色的墨鹅。它直直地伸着脖子高唱赞歌,身体平平地贴在水面上,尾巴直直地向上翘起……学生情不自禁急着操毛笔画墨鹅。这个案例说明对于初学书法的小学生来说有些笔法太抽象,只要教师灵活改变一下教学方式,学生的想象力很容易被点燃,教学效果也就截然不同。

(二)音乐相配:提升审美力

音乐与书法,自古以来皆是一脉相通的,两种艺术学到高深之处,都共同指向于灵魂的涵养。学书法的人,通过音乐的节奏与韵律来激发灵感和激励创作;弹奏乐曲的人,结合书法的运笔与构字来印证乐理与追求乐感。因此,在书法教学过程之中,挑选适合的音乐,对学生来说利于舒缓心情、调整节奏、促进审美,最终提升书法写作能力。

例如:《高山流水》这首极具古典意蕴的配乐。其舒缓的曲调和典雅的内质,不仅可以为学生的书法学习创设好的环境,更为其体悟书法文化的诸多内涵创设良好的氛围。书法之中,多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精神内核,结合音乐,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书法艺术美的鉴赏。

(三)言语辅助:增强感悟力

小学生大多好动,根据他们的年龄、性格特征,在书写时,让学生口述书写要领,集中注意力,使其更加专心书写,同时牢牢记住笔画书写的规范。例如,柳体字的“口字旁”与“口字底”同是竖长折短,而且内收,但是位置却不同,以此可总结:“字左字底同一口,竖长折短且同收。左口偏上请记准,下口让上三四分。”又发现田字旁比口字旁长,而且是左竖短右折长。可总结为:“田旁不同口字旁,形体宜长不宜方。口旁皆是横折短,田旁却是折画长。”像这样在口头创作书法写作口诀的过程中,学生正好也对书法的特点进行了形象梳理,增强其理解能力,为他们深层的体悟打下坚实基础。

(四)文化熏陶:挖掘创造力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在回答儿子所问如何写诗时说的名言。学书法也同理。学校从普通教室到书法教室,从连廊到展厅,分布着各类书法作品,有名家之作,也有优秀的师生作品。积步楼上“墨韵长廊”讲述着历代书法家的故事;“知园”中的诫石上雕刻着“八戒”之律;“月桂楼”中摆设写字台,备有笔墨纸砚,供师生随时泼墨挥毫,即兴创作。学校最大限度地营造出古典意趣的书香氛围......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插入一些与书法相关的趣闻故事,不仅与校园内的书香氛围融为一体,而且更加具有感染力,真正以“动静结合”的方式快乐地教授着书法,不断激发着学生的创造力。

(五)个性批改:培养鉴赏力

课后,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个性化品评鉴赏也颇为重要,我们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第一层次自评。在书写纸的右下角,设置“态度”“技法”“体会”等相应的自评栏目,鼓励学生在书写之余进行自我点评和剖析,对存在的优缺点及时点评和总结,给予自身客观评价和激励。

第二层次互评。在教师批改学生书法作品之前,必须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首先应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并且教师就运笔、构字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点评标准,学生以此标准来客观评判每一位同伴的书写效果。在此过程之中,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升书写能力。

第三层次师评。这一环节更加重视点评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对于临帖、创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细致的剖析。比如:整体书写是否干净匀称,字体的大小是否得当,个字的结构和运笔是否规范,各部件之間高低、长短、宽窄是否和谐等等,及时为学生正确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以帮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清晰地剖析自身的水平,找到提升的方向和途径。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当代的信息技术,提高书法点评的效率。比如,在微信平台与学生进行书法作品的交流互动,又或者构建云平台以整理相关的碑帖,以互联网为基础引领学生去欣赏过去不可能窥见的书法珍品,去了解濒临失传的传统书法技艺,来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同时,学生能够从教师点评之中提升自我的书法专业素养,培养书法鉴赏的眼光,为未来长期的书法学习助力。

教师应将课内课外、堂上堂下、社会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这些点滴的教学向学生传承祖国的书法艺术,普及书法知识,打好写字基本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书法教学的园地里,我们将继续以打造灵动、扎实的“日新”书法课堂为己任,不断探索,争取更大的成绩。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
高校法治教育的教学定位与方法创新
思政课方法创新:雷锋精神概论“专题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小学语文问题探究教学法
论培智学生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作文教学
浅议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