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9-10粟杰
摘要:在青年的志愿服务组织中,大学生志愿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但可以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造福社会。但是目前在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对社区服务活动认识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和服务工作衔接不畅的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充分的发挥出高校和社区的作用,通过高校培养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精神、大学生不断学习提高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构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开展社区志愿服务。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对策
我国由于经济和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就使得有较多的国际活动在中国开展,这就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在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了大量的志愿者,这就吸引了许多的青年志愿者参加。而目前我国的社区由于能够提供各种便民的服务,越来越成为了社区居民生活、工作的枢纽。由于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社区的服务发展也就应该要引入和壮大志愿服务队伍[1]。因此要充分的发挥社区的思想教育功能,推动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社区,并且在社区中获得成长。
一、高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现状
(一)高校大学生对社区志愿服务的认识情况
本文主要对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大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情况来了解目前高校大学生对于社区志愿服务的认识情况。
通过对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有77%的人都参加过志愿活动,只有23%的人没有参加过志愿活动。这说明学生对于志愿服务活动有所认识与了解,同时也有一定的意识去参加。但是根据大学生对于社区志愿服务的了解情况了解,大学生目前对于志愿服务非常了解的只有3%,而对志愿服务非常不了解的有15%,有39%的人对于社区志愿服务只有一般的了解。这就说明,目前大学生中非常了解社区志愿服务的人非常少,更多的人只是对其有一般的了解。
(二)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频次
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时候,一般来说需要长时间的参与,才能够从中有所学习和收获,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频次却并不高。
通过图1可以发现,目前大学生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时,有62%的人只参加过0-3次,有24%的人参加过4-8次,只有14%的参加过8次以上。这说明目前高校大学生在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时候,更多的人只会参加3次及以下,能够参加8次以上的人非常少,大学生并没有树立长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意识。
(三)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
大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提供一定的服务,参与到志愿服务之中,对于社区养老志愿服务来说,其主要的项目是清洁卫生、聊天解闷、提供娱乐、参与饮食和提供医疗检查等。
根据图2发现,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时候,其中有76%的人是清洁卫生,92%的人是聊天解闷,69%的人是提供娱乐,42%的人是参与饮食,但是只有21%的人会提供医疗检查。这说明大学生由于服务能力与质量的问题,更多的提供的是简单的志愿服务,而不能提供专业的志愿服务。
二、高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对社区服务活动认识不足
大学生在参加社区志愿活动的时候,更多的是要去完成一项任务,只是为了不同的目的而去参与,因此就不会去充分的了解与认识到社区服务活动的意义。在参与过程中,大学生只能认识到社区志愿服务是无偿的提供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性行为,但是却没有认识到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获得了精神的愉悦,也加强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因此大学生目前对于社区服务活动的认识严重不足,甚至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导致大学生志愿者不能够正确的认识社区服务活动,这就限制了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2]。
2.服务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明显出现了服务能力比较低的情况,大学生志愿者不能够有效的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这就使得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志愿服务质量较差。志愿者不能够提供满意的服务,这就会使得社区志愿服务的效果不断弱化,同时也会影响到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热情。
3.服务工作箱司妾不畅
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时候,需要有志愿者长期的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够保证其参与的项目能够长期的开展,不会由于志愿者的缺乏而中断服务。而志愿者在一旦毕业或是不再参加志愿活动,就需要将其未完成的项目交接给其他人,但是在交接中也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如以前的负责人对于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较少,导致队伍水平不一致,影响了志愿队伍的稳定性[3]。
(二)高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1.學校对大学生服务教育不到位
大学生志愿者一般是通过学校组织参加到志愿服务之中,较少会有人自行参加,还有一些是专门由党员与积极分子参与的志愿活动。这样虽然能够保证志愿者的数量足够,但是带有强制性的色彩,导致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的主动性不强。学校也缺乏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导致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志愿服务的意义[4]。
2.高校大学生服务能力较差
高校大学生平时多数会在学校中,这就导致其缺乏对于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参加社会志愿服务的时候,就会显露出其社会交往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不足。另外由于在招募了大学生志愿者以后,没有对其开展有效的培训工作,只是简单介绍其服务的工作,这就导致大学生志愿者没有足够的服务技能与知识,不利于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5]。
3.服务人员流动性大
对于社区来说,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同时缺乏持续性,因此就补鞥呢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志愿服务队伍。虽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参加志愿组织,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积极性不断的减少,多数大学生在大二的时候会选择退出志愿者组织,即使不退出也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并且大学生还会受到学习时间的限制,大学生四年就会毕业,之后就是新生参与进来,因此志愿服务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就会导致服务工作衔接不畅,从而不利于高校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活动[6]。
三、高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对策
(一)高校培养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精神
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志愿服务是志愿者个人对于道德的追求,因此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能够推动志愿者道德境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需要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成才,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任务,因此高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将其作为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考核大学生的重要标准。
另外还要设置社区志愿服务的公共课程。高校要开展社区服务实践的课程,将其与大学生的学分和学位挂钩。实践课程可以包括课堂学习和时间学习,其中课堂学习主要是对社区志愿服务进行全面的介绍,通过讲解来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区志愿服务意识与服务观念。引导大学生的服务观念转变为“社会责任,我需要做”的思想,来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实现多方主体的互惠共赢。实践学习则要安排学生走进社区开展服务实践,学校要设置学分,将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累计时间作为考核的依据,成为学生获得学位的先决条件之一,使大学生重视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7]。
(二)大学生不断学习提高志愿服务的能力
大学生的思想比较活动,富有学习力与执行力,是学习的黄金时期。而目前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不断的发展,志愿服务工作也越来越复杂,需要有更高的专业水平。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拥有足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的知识。因此大学生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实际情况,根据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去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加强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尤其要重视提供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学生还应该通过学习加深对于志愿服务的了解,认识到开展志愿服务对于服务对象以及自身的重要性,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能力与效率,有利于高校大学生能够顺利的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之中。
(三)构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想要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需要有效的组织管理机构,有计划的制定制度规范,整合资源,建立起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由学校党委和团委统一领导,分党委等部门积极参与,一同管理,各院系进行落实的网络协调体系与保证体系。各志愿团体要加强交流,共享志愿服务的经验,有效利用资源,建立沟通机制。另外还要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积极联系社区,创造社区开展服务项目的条件,保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
其次要完善招募机制。志愿者组织要在招募前根据具体的要求和服务的项目与社区的特点做好相应的计划,明确服务项目所需的志愿者类型、岗位和专业知识要求以及人数等。另外要编制志愿服务岗位说明书,其中要包括岗位的工作职责则、工作时间与具备的技能,使志愿者清楚自己工作的内容。而志愿者加入组织后,还需要填写申请表,因此必须要合理设计申请表,才能有效识别志愿者的兴趣、技能与需求,使志愿者的需求和志愿组织的需求相结合,满足双方需求。
最后还要组织科学的培训。建立专门的志愿者培训规定,对志愿者进行全面培训。在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服务前,要对其进行培训,结束后根据其行为特征和能力水平进行测试。还要建立档案记录培训经理与培训情况等。培训的内容要针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制定,大学生虽然知识有优势,但是社会经验比较少,因此培训时还可以重视开展人生成长与社会见识的培训,尤其是社会交往、团队协作和突发情况处理等能力的培训。另外要创新培训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由于大学生处于成长期,其性格与特长都有所差异,因此要采用多样、新颖的方式开展培训,这刁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理解培训的内容。最后要选择专业的志愿服务培训讲师,不断丰富与创新培训形式,使大学生志愿者副叭志愿组织,培养团队精神[8]。
四、结论
由于时代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的人数越来越多,其中高校的大学生越来越成为了社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但是在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却由于学校对大学生服务教育不到位、高校大学生服务能力较差和服务人员流动性大等原因,出现了对社区服务活动认识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和服务工作衔接不畅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高校培养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精神、大学生不断学习提高志愿服务的能力和构建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等对策,有利于改善存在的问题,推动大学生更好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子豪.大学生志愿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6):111-112.
[2]李俊茹,张益民.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9(07):162-163.
[3]刘佳峰,程娜燕,田丰毓.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长春市某高校为例[J].现代交际,2019(16):44-46.
[4]陈璇.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
[5]吕子月,邵彩玲.高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9(06):33-34.
[6]安慧影,邵彩玲.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问题与对策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163-165.
[7]吴丹丹.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研究[D].东南大学,2018.
[8]张兆瑞.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4):41-42.
基金项目:2019年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科类课题,项目编号(2019C23),課题名称:高校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粟杰(1983-),男,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