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9-10张连强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肠道病毒卫生习惯口病

张连强

(固始县妇幼保健院预防保健科,河南 固始 465200)

手足口病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发生原因与肠道病毒存在关联,多发生于婴幼儿群体中,且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2]。该疾病是以发热与臀部、口腔、足部、手部皮疹或疱疹为特征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部分患儿可出现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等疾病,对患儿成长发育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3-4]。现阶段,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及临床症状比较确切,但引起该疾病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尉秀霞等[5]研究结果显示,2016—2017年北京市丰台区累计报告病例5 171例,年均发病率为111.21/10万,手足口病高发于6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86.04%,发病患儿男女性别比为1.53∶1,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明确该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固始县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本区居住时间≥6个月者。②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均完整者。③年龄<14岁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者。②凝血功能障碍者。③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④先天性心脏病者。其中男59例,女39例;年龄1~6(3.81±0.73)岁。

1.2 方法 记录患儿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地区、发病季节、是否体质弱、主要照顾者是否了解手足口病知识、卫生习惯、就诊前10 d内有无接触类似症状者等。同时采集手足口病患儿物表拭子、肛拭子、咽拭子、粪便、疱疹液等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核酸检验其病原菌分布情况,包括柯萨奇病毒16型(Coxsachie virus16, Cox A16)、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EV71)以及其他肠道病毒。logist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体质弱(是=1,否=2)、主要照顾者了解手足口病知识(是=1,否=2)、卫生习惯差(是=1,否=2)、就诊前10 d内接触类似症状者(是=1,否=2)。

2 结果

2.1 手足口患儿人口学信息与病原菌分布情况 9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1~2岁患病率较高,其次为3~4岁;病原菌以EV71型为主,其次为Cox A16型;地区分布以农村为主;发病季节以4~7月份为主。见表1。

2.2 logistic回归分析 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弱、卫生习惯差以及就诊前10 d内接触类似症状者为导致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主要照顾者了解手足口病知识为其保护因素(OR<1,P<0.05)。见表2。

表1 手足口病患儿人口学信息与病原菌分布情况[ n(%)]

表2 手足口病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手足口病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其症状表现相对较轻,但由于其传染性较强,且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较快等特征,可促使该疾病于短时间内大范围感染[6]。随着病情不断进展,可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安全。有研究[7-8]指出,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群体中,有20多种肠道病毒可引发该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9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1~2岁患病率较高,其次为3~4岁;病原菌以EV71型为主,Cox A16型次之;地区分布以农村为主,发病季节以4~7月份为主。此外,刘大宁等[9]对2014—2016年濮阳市手足口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岁以下人群属于该疾病发生的主要群体,喂养方式、生活类型、1个月内水痘或流感史为其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弱、卫生习惯差以及就诊前10 d内接触类似症状者为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照顾者了解手足口病知识为其保护因素。体质较弱者,其机体免疫功能较差,一旦感染肠道病毒,很难彻底将其清除,进而可出现相关体征与临床症状;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有自己的毛巾、碗筷、饮水杯,每月晾晒被褥等,若卫生习惯差可导致病毒传播,进而引发疾病[10]。就诊前10 d内接触类似症状者现已成为该疾病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将提升病毒进入人体的机会,导致其患病危险性明显增加[11]。主要照顾者了解手足口病知识为该疾病的重要保护因素,究其原因为,照顾者明确疾病危害、预防手段等,可有效提高管理效能,监督儿童习惯、卫生情况等,并积极采取对应干预措施,以控制疾病发生[12-13]。因此,临床应积极宣传疾病防控知识,促使儿童及其家长了解疾病知识,提高防病意识,并督促儿童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饭前便后洗手,定期对玩具、餐具给予消毒等,尽可能不带儿童进入空气流通差、人群聚集的场所。同时,针对EV71型阳性等患儿应给予重点健康指导[14-15]。

综上所述,手足口病多发生于1~2岁群体中,且以EV71型病毒为主,而体质弱、卫生习惯差以及就诊前10 d内接触类似症状者为促使该疾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可从健康宣教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控制该疾病发生率。

猜你喜欢

肠道病毒卫生习惯口病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肠道病毒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的分子流行病学意义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向自己道歉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浅谈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