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人才振兴影响因素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2020-09-10管贝贝李凌汉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示范村范畴编码

管贝贝,李凌汉

(青岛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提要]本文通过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来探究影响乡村振兴示范村人才振兴的影响因素。识别并提炼出村领导重视人才开发、外部人才帮扶、示范村人才内生需求、示范村人才培养机制这四个主范畴,对乡村振兴示范村人才振兴存在巨大的影响,且作用方式各不相同。本研究可以为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在乡村实施提供思路和对策。

一、文献综述

当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对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进行深入研究,或者是对农村人才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从相关文献上看,人们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是影响农村人才开发的因素是什么。第二个方面是为实现乡村人才振兴采取了哪些应对对策。

第一,关于乡村人才振兴影响因素的有关文献整理。对于农村人才开发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这些学者利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农村人才开发的不同因素。从以农业科技人才为主体的研究来看,有的学者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开发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政策导向、硬件设施及开发方式,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1]。还有的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中部6省的科技人才开发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包括政府对科技人才的资助强度、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2]。从以更为宽泛的农村实用人才为主体的研究来看,有的学者是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分析农民参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动机的因素分析,包括态度、需求、诱因的因素研究[3]。还有的学者则是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教育培训和政策支持,经营组织管理能力,人力资本特征,资源禀赋和农业基础设施五个影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因素[4]。

第二,关于乡村人才振兴的对策研究的文献整理。对于乡村人才振兴的具体措施也有不少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主要就是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使用人才等几个方面做研究。有学者认为要培养一支“三农”工作队,在这过程中要做到吸引人才与培养人才并重的措施[5]。有的人也提出了打造本土人才,优化引进条件,同时还提出了留住人才等的措施[6]。而有些学者除了提出引才、育才、留才的措施外,还提出了一个用才的措施,就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发挥领头人和新乡贤的作用[7]。有的学者则是站在更大的视角来研究乡村振兴的人才发展的战略构想,提出了树立乡村人才整体发

展观、探索乡村人才成长的新模式以及创办培育乡村人才队伍的各类学校[8]。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主要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它被视为质性研究中最科学的研究方法。此理论最早由社会学者Glaser和Strauss在1976年提出,是要经过三级编码将原始访谈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出模型,并不断的对理论进行检验,直至饱和。

扎根理论强调资料来源上的广度和深度,访谈对象要求覆盖示范村所有利益相关者。本研究从政策科学领域的利益相关者的角度选取访谈样本,将其分为领导者、本村农民、邻村农民、外来学习者四种类型。首先,本村农民是S村人才振兴的最直接受益者,对于这个政策最感同身受的人,因此本文选取了本村农民作为访谈对象。其次,领导者对于乡村人才振兴政策的认同度和理解度将影响到政策的实施力度,因此本文访谈的对象主要包括S村的书记和主任。再次,邻村农民虽然不能直接体会,但是能看到,甚至有加入S村的这个战略中实践的,因此本次访谈也包括了对S村了解的邻村农民。最后,外来学习者主要是来S村学习的,也较为了解这个S村人才振兴的情况,他们会从旁观者客观角度来理性看待它的效果,因此他们也作为本次访谈的对象。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样本分布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个人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一对一深度访谈共进行了26次,每次访谈时间平均约为30分钟左右,焦点小组访谈共进行了4组(平均每个焦点小组4人),每次访谈会时间约2小时。在访谈时,认真听取受访者的陈述并及时追问,录好访谈内容,访谈结束后,整理访谈资料。最终共得到9万余字的访谈记录。我们随机选择了4/5的访谈记录(24份) 进行编码分析,另外1/5的访谈记录(6份)则留作理论饱和度检验。

三、范畴提炼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对原始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的编码和命名,从原始访谈资料中将原始编码概念化,最终将初始概念进行整理,进一步范畴化。在这之前,要剔除资料中的一些无效样本,例如模糊不清的回答,与本研究无关的话题等。概念化过程中,尽量使用原文的话;范畴化过程中,把出现次数少于两次或者前后矛盾的初始概念剔除,对余下的初始概念进行整理[9]。表2是初始概念和若干范畴。

(二)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发现范畴之间的潜在联系,发现主范畴及其对应范畴[10]。本研究根据各个范畴在概念层次上的相互关系对其进行归类,共归纳出4个主范畴。各个主范畴及其对应的范畴如表3所示。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指选择核心范畴,将核心范畴与其他范畴之间予以联系,并分析其和其他范畴的关系,最后形成新的理论构架[11]。

本研究确定“示范村人才振兴影响因素”这一核心范畴,围绕着核心范畴可以概括为:村领导重视人才开发、示范村人才培养机制、外部人才帮扶、示范村人才内生需求4个主范畴对示范村人才振兴战略存在影响。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示范村人才振兴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示范村人才振兴影响因素模型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研究用另外1/5的访谈记录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中的范畴已经发展得非常丰富,对于影响示范村人才振兴模式的4个主范畴(村领导重视人才开发、示范村人才培养机制、外部人才帮扶、示范村人才内生需求),均没有发现形成新的重要范畴和关系,4个主范畴内部也没有发现新的构成因子。由此可以认为理论通过饱和检验。

四、乡村振兴示范村人才振兴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一)乡村领导是示范村人才振兴的核心推动力

村领导一般在村里都是有一定的名望,利用他们的地位较为容易在农村里号召村民,因此,S村领导者对人才振兴政策的支持程度,是政策在S村里顺利实施的前提。有的学者也认为领导者的意识很重要,只有领导者重视,才能够更好的在村里营造乡村人才振兴的氛围[12]。同时,W书记也做到了重视乡村人才振兴政策,他也亲自聘请了许多农业科技人才,除了本村的种植高手,还有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农业专家。

表2 开放式编码分析结果

续表

表3 主轴编码分析结果

在建设温室大棚时,由党员先带头出钱盖棚,甚至于在2007年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时,也是由W书记说动了村里的党员两委干部等人先实验,成功后建设大棚和加入合作社的农户也就多了,这就是党员带头作用。而S村在培养榜样方面也是下了功夫,许多农民不习惯于上台演讲,但是W书记就鼓励他们,用方言讲课讲自己擅长的种植技术,也能让本村村民在种植技术方面大胆交流。这就是S村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和培养榜样力量的过程和结果,除了充分利用了乡土社会的这个特性外,还充分的发挥了模范的带头作用。可以看出乡村领导担任了核心角色。

(二)本土人才再开发是示范村人才振兴的基础条件

S村主要是通过开办庄户学院的形式,实现本土人才的再开发。庄户学院模式改变了单纯请专家过来培训的传统模式,让种植高手走上讲台,新增了农户讲给农户的方式。同时,S村还创新了其他的农村人才培养方式,例如田间授课方式、互联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有些学者在对于农村人才的培训,则是利用农村对于人才的供求关系来分析,对于本土人才提出了一个分类培训的方法[13]。而S村也是根据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时间,进行了一个小分类,实行弹性教学。

针对本土人才再开发还包括培训内容多样等方面。而S村的人才培养内容不仅包括讲解农民所需要的传统的蔬菜技术知识,还包括新技术知识的培养,像滴灌技术、大棚技术等等,同时又将高深的农业政策用“白话”讲给农民听,提高农民的政策敏感度,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培训。这样使得农村人才有一个整体素质的提升。

(三)外部人才帮扶是示范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手段

好多学者都提到过引进人才,同时学者们也发现了农村存在外来人才引不进、留不下的困难[14]。在这种把外来人才留下来困难的情景下,S村不是选择把这些外来的人才引进农村来并还在农村扎根的方法,而是让外来人才把乡村振兴需要的能力留在农村得以发挥,让其在S村起到一个技术帮扶的作用。这也是S村人才振兴的原因之一,也是为以后把外来人才逐步留在农村的一个前奏,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而S村的外来人才,他们主要是被村里的天然条件吸引而来或者是村领导聘请而来的,有许多高校教授也是看中了S村的有利条件,选择互惠互利的方式,在S村创办基地的同时也帮扶S村人才的一些技术难题。这些帮扶的专家主要是一些农业技术专家或者是大学教授,他们的技术指导对于本土人才来说也是一个学习机会,能够让本土人才得到自身的一个发展。

(四)示范村人才内生需求是示范村人才振兴的内驱动力

农民心理有与政策相似的需求倾向,那这个政策实施起来也是事半功倍。有学者在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现新型职业农民能否积极参与成为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关键,这里的农民有效参与就是核心影响因素[15]。S村是通过喇叭或者微信等方式通知到村民,大部分村民只要有时间都会去听课,S村的农民也是积极地参与本土人才的培养。同时,在观念改变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中国大多数农民都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因此农村发展必然困难。但是S村的农民,通过庄户学院的培养让他们更加能够接受新思想,并且渴望新技术,这些意识能够推动他们自觉地去改变自己,使得S村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S村的人才在不靠外界的推力而是靠自身动力的基础上,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一个思想的改变。

五、乡村人才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是基层政府应引导村领导重视人才开发工作。基于中国农村所特有的特点,基层政府应通过提高乡村领导的重视来进一步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战略。只有村领导重视了,村领导才能利用其在村集体中的威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这一战略的实施。因此,基层政府首先应多开展几次有关乡村人才振兴的会议,通过学习和培训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宣传式教育,从而使村领导真正能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其次,基层政府也应加大对于乡村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比如加强对于技术设施的资助,因为政府的资助强度越大,越能促进人才的开发水平的提高[16]。让村领导能感受到政府的重视,激励其也能更加重视乡村人才振兴。在此过程中可以发挥示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过分地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示范村,而造成以点代面的不良情况,进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最后,通过基层政府的一系列的鼓励以及一些激励机制,村领导就更有动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那么就更能推动村领导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培养。

二是基层政府应积极协调外部农业科技专家帮扶农村人才开发。首先,农村需要有外部人才这一资源,除了发挥农村中所特有的自然条件能够吸引人才之外,还有一条途径就是基层政府积极帮助农村寻找国家级专家来指导农村人才。其次,部分农业科技人才不愿留在农村的情况下,要么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视频教学,或者让其开展弹性的教学时间,并不定期亲自去农村做现场指导、田间教学。最后,基层政府可以做个中间人,通过互利的方式,就是让农村提供场地、部分设施等,与外部农业科技专家形成合作,各取所需。

三是基层政府应关注农村人才需求,有组织地开展人才开发培训活动。乡村人才振兴既是大势所趋,又是群众所期望的。在这种条件下,基层政府更应该关注农村人才的需求。首先,根据村集体的民主投票来了解本地人才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斟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村领导也可以通过走访、约谈等方式来了解农村人才的需求,避免在集体投票中出现跟票现象;最后,对于这些需求的选择还要结合领导和专家们的推荐,虽然部分的本地人才渴望技术、观念有所转变,但是村民整体的素质差强人意,因此,就需要领导以及专家们来综合确定本地人才的需求,才能提高他们培训的质量。

对于有组织地开展人才开发培训活动,可以采用本地人才指导和外部人才帮扶双重方式,而培训自然是有效提高人才开发水平的方法。不仅在培训内容方面要多样,培训方式上也要创新。第一,要勇于使用本土人才,在外部人才讲解深奥和担心本土人才能力的双重压力下,要敢于起用本土人才教学,先教授本土人才的种植技术,把普通农民培养起来,进而再一步步的提高;第二,吸收外部农业人才的技术,像是大棚技术、滴灌技术等,由于技术难度,他们无法一个个的交给每一个农民,那么就先交给本土人才,再由本土人才交给本地农民,这方式就如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的先富带后富的方法;第三,现在有许多的校村合作学习的办法,这是通过外来人才交流的方式来获得新知识,但是这种方式不能流于形式,只是个挂牌,而是要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互惠互利。

猜你喜欢

示范村范畴编码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生活中的编码
打造高品质流翔高钙对比示范村
粉墙黛瓦下做强“黄桃IP”吴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回路范畴的扩张及其应用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贵州将建10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Genome and health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