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传播背景下报纸编辑工作的创新研究

2020-09-09安娇姣黄媛媛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微传播报纸创新

安娇姣 黄媛媛

摘 要:现代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互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行业中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影响力,传统报业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是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传统的纸媒带来了发展机遇,是传统纸媒发展转型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速度与传播的广泛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互联网技术给信息传播过程“赋能”的效果,也是现代报纸编辑工作突破发展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报业想要获得发展,就需要积极地利用具有去中心化裂变传播特征的微传播信息传播模式。因此本文主要对微传播背景下报纸编辑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够促进传统报业的发展。

关键词:微传播;报纸;编辑;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1-0-02

微传播是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是互联网技术的衍生概念,从微传播的平台上来对微传播的类型进行划分,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从广义上来看,微传播即是利用微博、短信、彩信、QQ等进行信息的传播。从狭义上来看微传播是以自媒体为形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微传播的核心特征就是微内容,所传播的内容通常只是几句话,或者是几张图片,符合目前互联网时代快餐化的信息阅读方式,因此信息的传播效率高,受众广。传统的报纸媒体虽然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当前的时代发展趋势下需要积极地利用微传播这种信息传播模式,对报纸的编辑工作进行改进,提升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促进报业的发展。

一、微传播环境的形成以及特征

(一)微传播环境的形成原因

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社交方式的转变,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更加习惯于依靠移动客户端进行社交活动。同时信息获取的方式也随着微信、微博平台的发展发生了改变,通过这些客户端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的浏览,同时信息的篇幅普遍比较小,突出了信息获取的方式的快节奏。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通常没有时间去阅读传统报纸媒体大篇幅的文章,这也是微传播信息传播模式能够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同时微传播环境的发展也与现代智能手机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截至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为58%,全国大概有8亿人在使用智能手机,这就给微传播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是微传播环境形成的主要原因。微传播在报纸编辑工作中的运用是提高新闻传播效率与受众的有效途径,该传播方式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报纸媒体的限制,其裂变式的传播特点让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提升了新闻信息的互动性,是实现传统报业发展进步的有效途径。

(二)微传播环境的特征

微传播的最大特征就是传播的信息量相对来说比较小。这也是微传播与传统信息传播媒体的主要区别。传统媒体往往需要对事件进行详细的报导,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而微传播以信息技术作为载体,能够以较高的效率完成信息的收集,整理,复制以及传播的过程,以较低的成本消耗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微传播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播,信息发布的成本几乎为零。这就使得信息传播的过程可以忽视成本的影响因素,在各个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传播。但是微传播的规模往往是比较小的,与传统媒体传播的规模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微传播对报纸编辑工作的影响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上来看,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微传播往往更加具有优势,在当前快节奏、高效率社会生活环境下,传统报纸等媒体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导致传统报业影响力降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传统报业想要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下获得突破和发展,就需要从内容上入手,对编辑工作进行创新,提升传统报业在微传播背景下的竞争力。

微传播在信息的传播方面展现出了更大的灵活性,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与信息传播的影响力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另外微传播的门槛相对较低,每个人都可以对信息进行编辑传播,成为独立的媒体。所以微传播在大众间得到了欢迎和普及。微传播的互动性比较强,提升了人们的信息阅读体验,这进一步促进了微传播的发展。因此,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报纸编辑工作需要积极地利用微传播这一信息传播方式对工作的方式进行优化,提升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同时也提升大众的阅读体验。

三、微传播背景下报纸编辑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转变工作思路,创新编辑形式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新闻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途径,新闻传播的方式更加丰富,同时民众接收新闻也更加方便快捷,在微传播的信息传递方式下,新闻的传播者与信息的接收者可以进行很好的互动。在互联网时代下民众每天都要接收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缺乏筛选的,获取自己想了解的信息也相对困难。因此报纸编辑在将微传播引入工作中时需要对新闻素材进行一定的筛选,在保证新闻报导真实性的前提下,要让新闻具有一定的话题性,站在新闻接收者的角度对新闻进行编辑,才能让相关的报导在民众之间进行广泛的传播。相关的编辑人员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同时要将互联网思维与新闻编辑工作相结合,在新闻創作与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将民众的意见重视起来,不断地根据社会的反馈,对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改进,满足民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另外报纸编辑还需要关注新闻排版的美观性,通过合理的排版编辑,突出报纸的特色。

(二)新闻策划以民意为导向

在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中,对新闻的编辑往往依据的是编辑人员的经验和新闻素材本身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到民众的意见,民众对新闻信息的接收也始终都是被动的。因此传统的新闻编辑工作并不能较好地满足民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传统报业的发展。在微传播背景下,报纸编辑需要认识到民意在新闻策划工作中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新闻策划模式,由传统的编辑主导的新闻策划,转变为以民意为主导的新闻编辑工作,这也是对报纸编辑工作进行创新的有效途径。

首先报纸媒体需要将市场调查工作重视起来,可以在网上发起问卷调查,对民众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收集整理。以民众的喜好作为新闻策划工作的依据。需要对读者的年龄分布,以及受教育水平等关键信息进行收集,从而对新闻专栏的定位进行明确。另外新闻策划工作需要抓住社会的热点问题,对热点问题进行跟踪报导,注重提升新闻报导的深度,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闻进行解读,提升新闻报导的价值。对于新闻编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性,善于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提升新闻内容的吸引力。

(三)注重与新媒体的融合,提升报导的深度

目前新闻媒体的发展呈现出与多种媒体形式相互融合的趋势,传统的报纸媒体想要实现发展,也需要积极地与新兴的媒体进行融合。信息传播的方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纸媒,要灵活地应用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平台,提升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展现出不同平台互补的优势。与传统的纸媒相比,新兴的媒体形式在灵活性与受众面上有很大的优势,而传统纸媒在权威性上有独特的优势,二者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提升新闻传播的效果。传统纸媒与新兴媒体相互融合的关键就是信息的整合工作,报纸编辑应该重点考虑应该如何将传统纸媒的内容转移到新兴媒体上,从而促进传统报业的发展。

四、结语

在微传播背景下传统报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同时也给传统纸媒的发展转型提供了新的机遇,因此对于报纸编辑工作来说,需要积极的利用微传播方式,促进传统报纸媒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挺.微传播条件下的短新闻写作策略[J].传媒评论,2020(1).

[2]魏颖.传统媒体微传播的运营策略[J].新闻与写作,2015(11).

猜你喜欢

微传播报纸创新
确实不容易
“微传播”时代微信平台在医学期刊中的实际应用
公共领域视野下的高校微传播研究
传统媒体微传播的“把关”角色探索
非常魔典
旧报纸·巧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