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务工作作风监督新举措

2020-09-09钟方威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作风建设实践与思考

钟方威

摘 要:近些年,各省市纷纷推出了本地的電视问政节目,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社会影响。不同电视媒体在具体实践中,其制作理念、制作方式不一,但是反响效果显著,制作经验也日渐成熟。2018年,南昌广播电视台考察了全国优秀电视问政节目后,在省内率先成立由南昌市作风建设问政问责领导小组主办、南昌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大型政务监督类直播节目《南昌问政现场》以及常态化问政问责专栏《聚焦“怕慢假庸散”》。电视问政直击的源头就是“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通过电视节目让政府官员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处的被监督的位置,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了解社会对于政府的期望,进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以更好地体现执政为民的理念。电视问政节目播出一段时间后,在具体实践中的节目形态、选题、播出形式等都值得探讨,以及有哪些好的经验方法和未来发展趋势也值得细嚼。

关键词:电视问政;新闻监督;作风建设;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1-00-02

一、电视问政节目发展简析

2002—2011年期间,初期的电视问政节目形式是官民直接对话、沟通,然后逐渐开始以谈话的形式展开,这个阶段民众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特别是尚无法实现平等的官民对话,更体现不出民众问责、媒体问政。2011年后,武汉电视台推出大型电视问政直播节目《电视问政》,新颖的表现样式,迅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各省市纷纷开启了问政节目创办的热潮。于是一时间,各地的电视问政节目不断涌现,甚至成为当时各地电视台的一种典型现象。2012年,湖北荆州电视台创办《电视问政》采用了直播模式;次年,湖南经视的《电视问政》则第一次实现了省内的全覆盖。2014年5月,芜湖市广播电视台开播了《问政芜湖》;2016年4月,西安有了《问政时刻》;2018年,《南昌问政现场》首次推出。到这一阶段,各个地方、不同级别电视台的各种电视问政节目数量非常众多,从省、市、县不同级别电视台有覆盖。而且节目形式表现出非常典型的特征,完全基于电视传播规律对节目实施策划。其中,有直播模式的电视问政节目,为民众解决了长期难以解决的民生问题,电视问政成为政府重要的政务公共平台。也有真人秀模式的电视问政节目,此类节目常常在现场表现出较为激烈的冲突,在对官员问责、监督的过程中带有明显的激烈感,也受到观众的高度认可。总的来说,电视问政节目既体现了一定的民生意义,同时对电视台收视也起到了推动作用。2018年5月10日,江西省省委书记刘奇深刻剖析了作风建设中存在的“怕、慢、假、庸、散”等突出问题,并要求各级部门在工作中要敢于和各种不良风气作斗争,要坚决治理干部队伍的各种作风顽疾。在省、市两级党委政府深入推进作风建设,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的号召下,南昌广播电视台两大问政节目《南昌问政现场》和《聚焦“怕慢假庸散”》专栏应运而生。

二、电视问政的“南昌特色”

要想切实有效地转变工作作风,首先就必须要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这就要充分依靠群众路线,坚决做到有错必改。南昌市将媒体监督作为转变政府作风的有力武器,先在媒体开设了《聚焦“怕慢假庸散”》媒体专栏,然后又在南昌电视台推出了《南昌问政现场》直播节目,不惜暴露问题,将社会关注的问题和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以直播的形式推出,既充分满足公众的关切的需求,也有效运用了公众的监督权力。电视问政节目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在政府行政部门和公众之间搭建了良性沟通管道,使公权力在充分的开放性、包容性支持的基础上,受到社会民众的有效监督;从而使政府部门既能够有效了解民意,又能够充分吸收民智,还能够体现公众监督,以更好地服务民众。

(一)政府主导,各方参与

纵观全国各地电视问政节目,节目主办方不一,有的是人大、政协或者电视台独立置办节目,效果参差不齐。为了作风建设方案可以顺利落地,南昌市市委市政府做出了顶层设计,南昌市委召开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媒体监督强化作风建设工作方案》和《关于深化作风建设大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南昌市作风建设问政问责工作领导小组,该小组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纪委书记为常务副组长,15个市直单位的相关领导为成员的市作风建设问政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作风办公室,南昌广播电视台作为具体落实单位之一,进而推出了《南昌问政现场》和《聚焦“怕慢假庸散”》专栏。这也是《南昌问政现场》与兄弟省市电视问政的不同之处。事实上,尽管称之为“电视问政”,但问政主体并非电视媒体;有专家对于电视问政节目作出了一种形象的比喻,媒体在电视问政中体现的是酵母作用,发挥的是影响力的放大效应,根源力量来自于行政推导。就实际来看,节目参与主体,既有相关的政府官员、利益方,又有公众代表、媒体观察员,还有人大政协代表、纪检监察监督员等。

(二)民生导向,以点带面整作风

就节目选题来看,电视问政必须要坚持将话题集中在社会广泛关注的民生问题上,体现的是民众关心度最高,与民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相比于传统舆论监督方式,电视问政能够实现政府、民众和媒体的直接交流,这种沟通交流的效率是其他方式无法企及的。电视问政是一种永不落幕的电视节目形态,它与民生新闻、舆论监督节目等有相通之处,同时也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如政府主导、民生导向、公众诉求等。为了弥补《南昌问政现场》两个月一期的低频率问政,南昌广播电视台开办了日播问政节目《聚焦“怕慢假庸散”》专栏,解决存在老百姓身边的“痛点难点”,同时也通过节目播出后南昌市纪委下发《督办通知书》、《整改督办书》、《问责通报书》等三书机制,持续跟进问题改善。

三、问政“南昌特色”闯出新风貌

“电视问政”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欢迎,也充分体现在当今自媒体、新媒体作用日益突出,在舆论监督方面地位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依然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电视问政”不但能够以其画面感为民众提供最真实的问政内容,还能够基于节目形式为观众创造冲击力,并且电视的全方位覆盖依然是自媒体无法相比的。所以说,“电视问政”节目实现了一种双赢的效果,对电视台来说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也提升了收视率;对于政府来说,媒体的关注也使得良好的营商环境形象在南昌市乃至全国树立起来。

(一)《聚焦“怕慢假庸散”》痛點难点得到解决

在《南昌问政现场》节目的基础上,《聚焦“怕慢假庸散”》采取日播形式,聚焦怕、慢、假、庸、散五种表现。节目集中曝光了新建区、经开区、安义县、高新区等辖区存在的问题,例如:1.经开区白水湖管理处不少闲置土地被私人暂用牟利,村委会听之任之,经过暗访记者三轮曝光,所有的闲置土地被腾空清退,公安机关对相关人员采取措施,纪检部门处理相关责任人,效果显著,惩戒了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法分子,也警示了相关责任人。2.安义县万埠镇有关高标准化农田改造项目,因为涉及江西省某知名国资建筑公司,私自允许该建筑公司圈地盖厂房违规生产高标准化农田改造所需水泥制品,该行为明显违法违规,破坏了法律权威,记者督办后,厂房限期三天拆除,恢复原貌,停止使用未经检测的水泥制品;如此大力度整治,有利于打造公平高质量的营商环境,让企业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经营。问政节目不管形式如何变化,目的就是服务政治,打赢转作风建设的攻坚战。

(二)聚焦“怕慢假庸散”专栏问题数量(个)

1.民生领域28。

2.机关作风散漫、推诿扯皮、门难进等27。

3.公安、交警、城管、运管行政执法不作为等27。

4.城市建设项目进展20。

5.环境污染问题15。(见表1)

四、对南昌电视问政发展的思考

电视问政初心是一个处理疑难杂症的特殊政务平台。其中涵盖了关键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政府工作和社会利益有参与热情的公众,另一方面是作为政府代表的官员。电视问政表现形式就是公众诉求与公权力的平衡与博弈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无法有效把握平衡,则很有可能会成为政府主导的媒体时间,这样也就让整个节目从问题解决平台转变成了徒有虚名的秀场。

《南昌问政现场》尽管采用了直播的形式,在保证收视率的同时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节目举办,官员在电视前的适应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也在持续提升“表演”属性;这也使得节目内容上的意义一定程度被弱化。因此,如何才能不断创新形式,加入更多内容,而不是一味追求节目的激烈的冲突,营造戏剧化效果,使双方的交流回归理性,成为当前电视问政节目未来发展的关键。《南昌问政现场》和《聚焦“怕慢假庸散”》也应该进行互动,从日常的节目中提取出问题,然后共同促进妥善处置。

猜你喜欢

作风建设实践与思考
应用性本科院校概率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国有企业作风建设方法路径研究
分析飞行教学中的作风建设及其安全意识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坚持严以用权 提高党员干部担责能力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