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课程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2020-09-08徐丽芳王艳立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化学课学时专业课

徐丽芳,王艳立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9)

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和学校内涵建设,推进 “教师” “教材” “教法” (统称 “三教” )改革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 “三教” 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事关职业教育 “谁来教” 、 “教什么” 和 “怎么教” ,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化学是农业高职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类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顺利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为了解决好 “教什么” 、 “怎么教” 和 “谁来教” 的问题,在化学课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化学课的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最终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化学课的困惑

(一)化学教学内容 “实用和够用” 把握不到位

在化学教学中,虽然尽量做到根据专业需求教学相应的化学知识,在应用实例环节列举化学在专业上的应用,但仍会过于关注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存在理论和应用两层皮、部分内容偏深、偏难的问题, “实用、够用” 把握不到位。

(二)学生学习化学课积极性不高

学生化学基础普遍较差,因此大多不喜欢学习化学,对化学学习存在抗拒感。另外大多数学生重视专业课学习,不重视基础课的学习,主观上缺少学习化学课的动机,所以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三)化学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数量逐年增加,现有的化学师资无法满足教学需求。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要想实现化学与专业的自然融合,需要化学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读相关专业课程的教材,但因师资短缺,化学教师疲于完成教学任务,难以抽出时间去挖掘合适的教学资源。

二、化学课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解决 “教什么” 的问题

根据化学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化学基础状况,重新构建化学课程知识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选取后续专业课和实际工作中必需的化学理论知识与技能,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强调教学内容 “实用、够用” ,改革后各专业化学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所属学习领域不同

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等种植类各专业、药品类、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化学课在公共学习领域开设,宠物养护与训导、食品类各专业的化学课在专业学习领域开设。各专业化学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

表1 各专业化学课程设置情况

2.教学时数及实验课比重不同

与改革前相比,1 个专业取消化学课程;10 个专业的化学课程教学时数减少,减幅在12.5%~37.5%,其中宠物养护与训导专业减幅最大,由72学时调整到48学时;1个专业的教学时数增加,由64学时增加到72学时;1个专业的总学时数不变。7 个专业的实验学时比重增加,种植类各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实验课比重由37.5%分别增加到45.8%、50%和64.3%;中药学、宠物养护与训导专业保持不变;其余3 个专业略有下降,为33.3%。

3.教学内容不同

例如宠物养护与训导和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总学时数相同,但理论和实验学时数不同,教学内容也有较大差异,详见表2。以理论内容为例,宠物养护与训导专业删除了滴定分析,增加了三大有机物代谢,减少了盐溶液的酸碱性、有机物基础知识的学时数;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专业,无机及分析部分学时数不变,有机物部分由18学时减少到4 学时,只对烃及其衍生物、油脂和类脂化合物做简单介绍。

表2 不同专业化学课程内容对比

(二)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解决 “怎么教” 的问题

任课教师要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多种教学方法,解决好 “怎么教” 的问题。

1.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1)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

运用集图、文、动画为一体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将不便于演示的实验过程(如铁的锈蚀、水倒入浓硫酸等)、微观的化学现象(如布朗运动、渗透压产生的原因分析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2)适当运用蓝墨云、职教云等辅助平台

在化学教学中采用云课堂发布学习资源,进行头脑风暴、随堂测试、布置作业等,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果[1]。运用云课堂进行测试时,可根据需求随机生成试卷,完成测试即可看到成绩,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既可以对未达标学生进行多次测试,又便于成绩统计。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演示教学法

演示实验取材丰富、现象真实、启迪性强,极易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能带给学生惊奇和困惑,促使学生迅速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结合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思维[2],教师再给学生讲解教学内容,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2)实物教学法

一些化学仪器的构造复杂、操作部件多,结合实物讲解就会更加直观易懂。化学实验待测试样采用生活中的实物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生活中的实物,使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的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3)思维导图法

思维导图法在化学知识点的总结与连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4],如在生物化学模块中,用线条、符号和关键词将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的主要性质、结构、代谢过程联系起来,就能很直观具体地反应出三大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和主要生理意义,使学生能很好的认识它们对专业课的基础作用。

(4)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5]。如在制作一个模块内容的思维导图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以不同的形式表现主题,用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符号,这样学生就会认真思考、齐心协力完成任务,还能锻炼空间想象力、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盘活校内资源,壮大化学师资队伍,解决 “谁来教” 的问题

为了解决化学师资不足的问题,我院突破常规,将原基础课化学教师分流到各相关专业,不足部分由该专业学历教育阶段涉及化学专业较多的教师补充,实行分专业教学。原化学教师可以专注于一个专业,了解相关的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对化学课的需求情况,也会更方便与专业课教师、实验员交流,获悉因哪些化学知识储备不足而影响专业课的学习。化学教师参与了专业建设,承担了专业课教学任务,熟知后续课程对化学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情况,既具有足够的化学基础,又懂专业,更容易实现化学与专业的融合。

(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检验学习效果,解决 “教得怎么样” 的问题

化学课程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环节,过程考核占比因专业而异,过程考核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阶段测试、实验操作考核等;期末考核为闭卷考试或操作考试,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操作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数据记录与处理能力。每个考核环节都将考核标准公布给学生,使学生有目的性和学习的动力。通过多种形式、多个环节全方位考核,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考核更客观。

三、化学课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成效

实践表明,由于新构建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能够很好地体现专业需求,加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课教师普遍认为改革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增强,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专业课教师反映学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能够促进专业课的学习,实验实训课上涉及到的化学操作技能也大有改观,熟练程度增强,欠规范操作减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人员在听课过程中发现,任课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找准化学与专业的结合点,将专业知识自然融入化学教学过程,实现化学与专业的有效融合。

猜你喜欢

化学课学时专业课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学时发放标准的探索
——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为例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有毒
那是什么
在化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