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想象疗法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9-08王翠娟陈尹剑子

健康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偏瘫肢体神经功能

王翠娟,陈尹剑子

(1.浙江中医药大学 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 杭州310053;浙江省医疗健康集团杭州医院 2.康复科;3.针灸科,浙江 杭州 311700)

脑梗死是老年人群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其中偏瘫是脑梗死患者最为常见的后遗症,可导致患者偏侧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命安全[1-2]。传统观点认为,脑梗死患者肢体偏瘫的恢复最佳时期是发病90 d内,故临床常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的肢体功能难以改善[3]。近年来,通过想象运动训练而提高肢体运动技巧的训练方式已被广泛应用于肢体瘫痪患者,本研究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15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六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经颅脑CT或MRI等影像学证实;②无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③年龄≥60岁;④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明显的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受限;②恶性肿瘤、严重营养不良;③有心、肝、肾等严重性疾病;④资料不全者;⑤意识不清,既往脑梗死病史。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男40例,女35例,年龄60~80岁,平均(70.00±10.00)岁,体质量指数19.54~22.66 kg/m2,平均(21.11±1.55) kg/m2,病程1~7 d,平均(4.00±3.00)d,偏瘫侧:左34例,右41例。观察组:男39例,女36例,年龄60~79岁,平均(69.50±9.5)岁,体质量指数19.50~22.60 kg/m2,平均(21.05±1.55) kg/m2,病程1~8d,平均(4.50±3.50)d,偏瘫侧:左37例,右3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所有患者常规对症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遵循医嘱用药及肢体按摩,并对其常规水电解质平衡、吸氧、调脂降压等基本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运动想象的运动疗法治疗,包括:①嘱咐患者全身心放松平躺病床,由专业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做放松训练,防止偏瘫肢体痉挛。②医护人员引导患者学习整套肢体运动,包括上下肢各关节部位的锻炼(伸展、旋转等动作),手腕脚腕关节的屈曲及背伸等动作,之后嘱咐患者想象自己处于温暖舒适的地方,并提示患者间断的运动想象。③运动想象的内容包括用瘫痪上肢端水杯、抓弹珠、抓乒乓球等活动,下肢步行训练、深蹲、平衡训练等活动,每一个活动想象10~15次,中途进行10 s的休息,继续下一个活动想象,治疗期间应指导患者避免急于求成而出现焦虑等现象而影响治疗。④最后由医护人员唤醒患者,同时让患者感受身体的变化,疗程为2次/d,30 min/次,连续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神经功能: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4]评估,总共13个项目,总分42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该量表Cronbach’α为0.901,效度为0.843。②运动功能: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5]评估,包括上肢(33个项目,66分)和下肢(17个项目,34分)运动功能,每项得分0~2分,总得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该量表Cronbach’α为0.896,效度为0.822。③生活质量: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5]评估,总共10个项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Cronbach’α为0.905,效度为0.85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组时间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NIHSS、FMA、M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FMA、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患者NIHSS、FMA、MBI评分情况(分)

3 讨论

肢体偏瘫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目前,常规对症治疗是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常见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但可能由于疗法单一,部分患者的疗效不佳[6]。

运动想象疗法是近年来用于急性脑梗死瘫痪康复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其主要依靠人脑的可塑性潜力,即患者将每个肢体动作牢记于心,之后通过联想或想象将肢体动作重复演练并完成,继而达到训练肢体运动的目的[7]。本研究发现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基于运动想象的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这可能是在常规对症治疗中,通过脑循环、神经细胞保护等常规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但部分患者存在病情程度不一,故其神经功能改善不明显,而在运动想象的运动疗法治疗下,其根据运动记忆在脑组织中激活某一特定活动的区域,从而进行反复的想象运动,能够有效刺激脑至肌群的正常运动模式,从而激活病变区域的神经细胞,继而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同时本研究还发现2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较治疗前改善,并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基于运动想象的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8]。这可能是运动想象的运动疗法依据心理神经肌肉理论,将大脑储存的运动计划在内心反复模拟运动,并在此过程中对运动技巧进行改善和协调,使瘫痪肢体产生运动的错觉,继而提高运动功能思维通路,最终使瘫痪部位的运动功能得到更快恢复。此外,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在运动想象中进行运动可提高其生活质量。这可能是运动想象的运动疗法改善了患者的神

经功能及促进其运动功能,从而使患者更加积极主动地继续想象运动,继而持续活化受损的运动网络,加强肌肉的训练记忆,且随着运动想象时间的加长,其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9]。

综上所述,基于运动想象的运动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偏瘫肢体神经功能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