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罗帕酮联合西地兰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效果研究

2020-09-07陈利剑

药品评价 2020年9期
关键词:西地兰帕酮普罗

陈利剑

河南省方城县人民医院普儿科,河南 方城 473200

小儿心律失常是比较常见的小儿心脏病,多见于窦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早搏。对于小儿患者来说,若不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可能会影响成长,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心功能衰竭,减少低血压状态[1]。药物干预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合理选择治疗药物是控制心室率的关键。治疗心律失常的常规药物,可用于治疗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虽可使病死率降低,但长期应用会导致肝毒性、肺损伤等[2]。此次研究中,对患儿应用了普罗帕酮联合西地兰治疗,同时就该联合方案的临床疗效作以下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3月—2020年2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小儿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西地兰治疗,研究组给予普罗帕酮联合西地兰治疗。对照组患儿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8.5±1.1)岁。频发室性早搏13例,阵发性心动过速16例,心房扑动11例。研究组有患儿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8.8±1.3)岁。频发室性早搏15例,阵发性心动过速15例,心房扑动10例。两组患儿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内容患儿家属均悉知,表示自愿同意参与,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西地兰(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厂家: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 021178;规格为0.4mg∶2mL)治疗,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西地兰注射液,静脉注射给药,初始剂量0.03mg/ kg,先用1/2量,剩余1/2量间隔6~9h分2次用完。之后每4h再给药0.1~0.2mg,总剂量0.5~0.8mg。

1.2.2 研究组 给予普罗帕酮(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厂家: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0 021767;规格为:10mL∶35mg)联合西地兰治疗,西地兰给药方法及剂量同对照组;将0.4mg普罗帕酮注射液与5%的葡萄糖注射液20mL混合,确保15min内注射完毕。必要可在2h后再次给药0.4mg,起效后改静脉滴注给药,总剂量不超过1.2mg。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评价参照《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无心动过速,期前收缩症状消失或超过90%,心律转为窦性心律;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次数减少频率为50%~90%,心室率减缓;无效:心动图显示期前收缩次数减少幅度不足50%、无变化或收缩频率增加。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 对比两组患儿心功能指标水平 评价指标包括患儿心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E/A值(E/A值,反映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正常时应为>1)。在用药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患儿心功能,检测仪器购自美国飞利浦公司,型号为HD-15000型,连续的3个心动周期,选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P<0.05提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儿临床疗效对比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比对照组好(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患儿心率及血压状况对比经治疗干预,研究组患儿心率、血压水平均有所好转,研究组患儿心率、血压值均比对照组理想(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率、血压状况对比()

表2 两组心率、血压状况对比()

3 讨论

小儿心律失常属于儿科常见病,主要由于小儿心脏激动的形成、频率或传导不正常导致的心肌自律性、兴奋性和传导性改变的异常心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晕厥、心悸、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等,针对该病临床多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干预[4]。

西地兰具有负性传导、负性频率、正性肌力的作用,其正性肌力可增加功能异常心脏的心输出量,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有效消除交感神经张力的反射性,同时还会使迷走神经张力增强,从而使心率减缓,其负性传导作用,可减缓房室传导速度,使有效不应期延长,增加房室结的隐匿性传导,减慢房扑房颤、房速及心室率,可见,西地兰对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特别适用[5]。普罗帕酮在临床的抗心律失常效果得到公认,该药属于广谱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发挥竞争性β受体阻滞的效果。此药的治疗机制是使细胞膜稳定,抑制心肌细胞的兴奋传导,使动作电位的不应期延长,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6]。普罗帕酮在用于动物实验时表现出降低收缩期的去极化作用,可对心室心房、浦氏纤维动作电位最大上升速率进行抑制,缩短电位时程,延长传导时间;还能使心肌细胞的阈电位提高,减少心肌的应激性及兴奋性。此外,该药还具有微弱的钙拮抗作用,通过对钠快通道造成干扰,以达抑制心肌、抗心律失常的目的,且大量实践证明,在治疗剂量范围内,普罗帕酮极少出现加重心衰的报道。本研究中,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好(P<0.05),表明联合治疗方案对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将普罗帕酮联合西地兰方案应用于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儿心功能指标水平,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理想。

猜你喜欢

西地兰帕酮普罗
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在婴幼儿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国产碘克沙醇和碘普罗胺致肾功能不全患者产生肾毒性的比较
西地兰和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
乳酸米力农注射液联合西地兰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比较维拉帕米与西地兰静脉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观察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