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9-07李建锋
李建锋
湖北省建始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北 建始 445300
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急及病程变化快的特点,短时间内可达到高峰,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脑局部血液供应障碍的脑血管疾病,其导致患者脑组织严重缺血缺氧,损伤神经功能,出现神经支配的区域功能障碍,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吞咽障碍及行动障碍,疾病后遗症严重,预后不佳。急性脑梗死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致残率及死亡率极高。临床研究证实,在溶栓时间窗内迅速展开抢救,能逆转疾病结局,提高抢救成功率[1]。目前,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极多,以营养神经及清除氧自由基为主,但缺乏特异性,不同病情的患者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尿激酶作为溶栓的常见药,在临床使用频率高且效果显著,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抗凝血的代表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2]。本研究对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以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例,具体研究内容呈现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3]中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②患者意识清楚,无沟通障碍。排除标准:①有脑出血倾向;②合并心血管疾病及肝肾功能障碍;③严重意识障碍及沟通障碍。在患者知情前提下,纳入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抽签的方式分成对照与观察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对比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梗死动脉再通率。对照组男女之比为25:18,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58.38±3.34)岁,发病至救治时间30min~5h,平均时间(2.34±0.88)h;观察组男女之比为26:17,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年龄(57.78±3.38)岁,发病至救治时间40min~5h,平均时间(2.39±0.85)h。综合对比分析可知,以上一般资料的选取均衡性良好(P>0.05)。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清楚,自愿参与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本次研究。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营养神经、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脑水肿等对症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降糖、降压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将20万U注射用尿激酶(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3486)混合至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2次/d,持续注射7d。
观察组(n=43)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药物外,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溶栓治疗,采用腹部皮下注射的方式,每日2次,每次5000U,连续治疗7d。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采用全血自动分析仪检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②脑梗死动脉再通率。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的Excel表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χ2主要是用于检验和计算患者计数资料之间的数据差异,如性别、百分比等;年龄均数和病程均数比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脑梗死动脉再通率比较观察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95.35%(41/43),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动脉硬化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因素,疾病发生后,患者的病灶位置血栓不断扩张,使得血管狭窄,血液循环受阻,血管粥样硬化,患者体内的凝血机制被激活,纤维蛋白及红细胞使得血栓加固,进而导致更严重的血管阻塞,使得脑组织缺血面积增加,导致疾病不断恶化,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4]。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血栓的发展有关,溶栓是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促使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提高脑组织血液灌注量,改善大脑缺血缺氧状态。但溶栓治疗对时间窗有要求,超过时间窗治疗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尽早对疾病实施救治,能逆转预后结局,提高治疗成功率。
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为尿激酶,其为从人体尿液中分离的一种糖蛋白类物质,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使得纤溶酶原催化裂解为纤溶酶,使得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凝块得以降解,进而发挥溶栓效果[5]。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强效的抗凝血药物,其分子量小,生物利用率高,半衰期短,抑制凝血因子活性,使得血液黏度得以降低,进而起到抗凝血的效果[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凝血状态改善优于对照组,且脑梗死动脉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可见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能增强体内纤溶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使得患者的凝血指标得以改善,进而起到再通梗死动脉目的,达到治疗目的。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能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使得冠状动脉再通率得以提升,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