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研究
2020-09-06杨文
杨文
摘 要: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融合,新媒体时代大幕开启。电视媒体作为传统意义上绝对主流媒体,其在各项新闻报道、专题报道以及深度报道各方面更为注重权威性与公信力。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19-00-02
新媒體环境下,众多新兴媒介发展迅速,因其方便快捷并且适用,快速占据了整个传媒市场,这无疑为传统广播电视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强势的冲击[1]。尤其是在新闻编辑工作上,传统广播电视台已经不再具备任何的优势。市民开机率一再降低。面对挑战,广播电视台必须要扭转传统思维和理念,与时俱进的全面创新和升级新闻编辑工作。当前阶段,广播电视台想要让自身新闻工作能够更加多样化、丰富化,就应当注重新闻工作的两大方面:形式和内容,并且要对新闻编辑提出严格的要求和标准,让新闻编辑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诸多优势来全面革新广播电视台的日常新闻工作。
一、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两大特点
(1) 新闻编辑的工作思路更为创新。新媒体时代,各种全新概念的媒介迅速抢占了整个市场,并且较为严重地冲击了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与发展工作节奏。受众在新媒体时代想要获取各种信息,已然拥有了更多的便捷化的途径和方式[2]。鉴于此,新闻内容可以说已经不再局限于新闻从业者手中,而是掌握在每一个人手中。换句话来讲,在这个时代,受众想要获取任何新闻内容或者资料信息,完全能够通过先进的互联网进行搜索,这种便捷化的“快餐阅读方式”让传统新闻编辑内容所展现出的价值日趋下降。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之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升级与创新变得十分重要,新闻工作者们必须要全面加强自身对新闻编辑工作思路、思想进行不断创新,要让整个新闻编辑未来工作拥有一个新的方向,全面寻找新媒体时期的新闻编辑切入点,进而让新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2) 新闻节目的意识形态更加创新。平心而论,新媒体大背景下的新闻传播途径更为丰富,并且新闻节目所表现出意识形态更为创新、先进。这种创新化的方式和风格已经完全与受众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相完美融合[3]。比如抖音、快手等等自媒体平台吸引了众多移动用户的参与。但实事求是地讲,从事媒体传播的人数虽然在不断增加,但各类新闻以及信息内容的质量却正在不断下降。各种未加证实甚至道听途说的信息让人难辨真伪。这种情况下,传统广播电视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凸显得更为强烈,对于各类新闻的传播,必须要更加严谨、严肃化,确保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为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解读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价值
想要让我国的传统广播电视在新媒体大环境背景下仍旧能够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广播电视台必须要稳中求胜,能够准确地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与此同时,还应当充分分析整个传播市场的需求,进而来革新新闻节目工作的管理理念与工作方法,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对受众的吸引力。在新媒体时期的发展历程中,广播电视媒体若想实现上述几大预期目标,就必须要脚踏实地的真正意义上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全体工作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尤其在专业培训方面应该严格把关,全面提高新闻编辑工作者的综合实力。并且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过程中,不但要创新节目形式,还要丰富节目内容,提高节目品质,让多样化、丰富化的新闻节目能够更加贴近百姓生活,让受众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优质观赏体验。
三、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多元化发展趋势
客观而言,各类新兴媒介在信息传播上的生猛势头让传统广播电视台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这一全新时代,广播电视必须要端正态度,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有效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各项发展去创新思想理念以及媒体技术。这就需要在未来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与推广工作中,新闻编辑必须应当充分掌握各项先进的信息化媒体技术,并且能够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新闻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创新。特别是让文字与图像以及视频、音频能够得到更好地衔接。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一定确保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与真实性,全面提升新闻节目的观赏性,为所有受众带去最佳的新闻体验。
四、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新媒体背景下实施多样化的具体策略
(1) 新闻编辑工作风格应当更为个性化。毫无疑问,新媒体大环境下,形式单调、千篇一律的新闻编辑工作风格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并且久而久之,只能让受众逐渐生成审美疲劳。当前阶段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新闻的要求也逐渐增强,审美需求也更为多样化。因此,广播电视台必须要注重新闻编辑工作风格的个性化发展。对新闻编辑工作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升级,力求让整个新闻编辑工作能够更加多样化、个性化、风格化。这就需要广播电视台媒体必须要全面提升专业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和综合工作水平,对当前各种充满个性化的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方法进行借鉴与学习,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并且结合自身编辑理念与编辑策略,形成一套个性鲜明且独树一帜的编辑工作方式,让受众能够获取更为优质的各项新闻服务。
(2) 电视编辑需要丰富节目策划形式。当前阶段,传统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内容可策划形式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且关键。广播电视台应尽量挑选大众们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进行传播,力求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和支持。想要达成这一目的,新闻编辑工作者们就必须要丰富新闻节目的策划形式,让其能够真正地走进百姓生活,每一则新闻内容都是老百姓们日常所关心和关注的新闻话题。此外,传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还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率高、覆盖面广的优势,加强各类新闻策略力度,力求选择受众们喜欢的新闻节目形式,让其能够更加喜欢上广播电视节目的各类新闻节目。
(3) 电视编辑必须要加强与受众互动。想要让整个广播电视新闻质量更为出众、并且节目形式更为多样化,编辑人员除了要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外,还应当注重新媒体时代与受众们的交流、沟通与互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联络方式与交流方式更为多元化且先进化。新闻编辑可以创建一些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平台以及QQ群与受众进行随时随地的沟通与交流,并且能够通过受众方获取第一手的新闻线索和新闻素材。此外,新闻编辑也可以借助当前比较流行的直播形式,充分利用网络直播与受众进行新闻节目的互动与交流,争取让自身新闻节目的真实性和互动性得以完美彰显。
(4) 消息类新闻编辑应当更加多样化。在当前传统广播电视台的各个主流新闻节目之中,消息类新闻无疑占据最为重要的位置,并且要求这类新闻的时效性一定要高。换句话讲,此类节目倘若错过时间节点播出后必然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况且,消息类新闻的内容都与各大重要事件息息相关,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鉴于此,广播电视台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应当特别对待此类新闻的编辑与制作工作,可以充分借助各类新媒体形式与工作模式,多平台、齐上线,确保新闻时效性以及新闻上新的时间,有效提升受众对于此类新闻的满意度和信任感,让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为传统广播电视带来了诸多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开拓,积极吸取新媒体时代各种全新编辑思想、编辑技术、编辑方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力争让整个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和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段慧君.探析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J].科技传播,2019,11(2):69-70.
[2]惠振田.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工作的多样化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2(35):127
[3]胡健.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如何提升新闻编辑的质量[J].传播力研究,2019(20):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