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辅导员自主提升素质能力的思考
2020-09-06刘越佳
内容摘要: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状态、心理健康、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尤其当“90后”青年辅导员遇上“00后”学生,新问题、新挑战频现。做好學生工作、培育好时代新人则需要高校辅导员主动提升素质能力,从而具备与之匹配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自主提升 素质能力
在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在“00后”学生登上主场的情况下,高校辅导员更要认识到随着主客体的改变,为了适应新形势,自身也要加以改变。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尤其是新入职的“90后”青年辅导员更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能力建设,将被动的“让我提升能力”转化为主动的“我要提升能力”,从而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方法,达到新时代大学生思政工作的要求。
一.辅导员提升素质能力的重要性
(一)新时代思政教育提出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总书记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要“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在此情况下,高校辅导员有责任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身为高校辅导员,也要注重提升师德、规范师行,有足够的能力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培育时代新人。
(二)新时代大学生群体存在新特征
目前高校辅导员基本都为“80后”“90后”,而步入高校的学生则基本都是“00后”。由于社会发展情况、成长环境、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等诸多因素的不同,“00后”具有独特的个性和特质,他们思想个性强,更坚持和强调自我,更加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更务实、也更注重现实。在互联网和多元思想的影响下,他们也更依赖于网络。面对“00后”这一鲜活群体,辅导员的思政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依据他们的时代特点和新的需求去探索并掌握适合“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方法和策略,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是高校辅导员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就是提高辅导员的素质能力。
二.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现状
(一)专业化程度不高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大多数新任职辅导员是通过招聘考试或留校的应届毕业生,学历和能力结构普遍不低。“90后”新入职辅导员与“00后”学生年龄相仿,代沟较少,沟通交流也比较容易,这是优势。但是新辅导员刚步入工作岗位,缺少足够的辅导员技能培训,学生管理经验也不足,在师生角色定位上偶有困惑。而且多数高校招聘辅导员岗位不限专业,辅导员队伍专业类型多样,但思想政治专业的辅导员不多,因而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来指导和教育学生,尤其是新辅导员,他们接触到的各类学生案例不多,经验明显不足。所以,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的缺乏导致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二)易产生倦怠情绪
目前,多数高校专职辅导员的配备还未实现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要求,学生数量大、事关学生要做到事无巨细,又要身兼“保姆”“消防员”“心理医生”等各个角色,还要24小时随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对于新入职的辅导员来说,这种“7×24”的工作模式,再加上繁杂琐碎的工作事务,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容易产生懈怠、焦虑、迷茫等情绪,因而很快会消磨掉他们的工作热情。高校辅导员对接着跟学生有关的各方面工作,在落实工作时也会发生被误解的情况,不良情绪的产生,工作幸福感、获得感的降低,都会让辅导员没有精力再关注素质能力提升的问题。
三.高校辅导员自主提升素质能力的途径
(一)认同辅导员职业
辅导员是在做“人”的工作,要做好这份工作,就要抱有情怀,通过与学生沟通、相处,彼此建立信任,从而增强对这一职业的认同感,提升工作获得感。当前,辅导员这一职业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我们更应该用心、用情做好本职工作来回馈这份重视。辅导员是一份有情怀的工作,面对学生,要用心引导、用情关怀,真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辅导员的关爱,这样学生遇见大事小情也就愿意敞开心扉和辅导员沟通。辅导员要在具体实践中聚焦工作的重点,在处理学生事务的过程中慢慢读懂辅导员职业,以此提升对这份职业的认同感。
以我自身为例,刚工作时一名学生找我谈心,该生因被误诊便每天都怀疑自己得了重病,也时常纠结于为什么病痛会找上他自己。在与学生谈心过程中,我发现他一直埋着头、不停抠手,语气中也是无奈,通过这些细节我大致判断除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我结合自身经历对该生进行开导,再建议学生在班委的陪同下去三甲医院检查,随后跟家长联系说明情况。在证实是被误诊后,该生卸下了心理负担,也与我建立了信任,每每遇到困惑也愿意跟我交流。通过这个案例,我收获了工作成就感,也体会到了只要我们用真心去对待学生,学生也会回馈以真心。
(二)主观认识到位
首先要拒绝自我灌输“事务繁杂”“没时间”等观念。辅导员工作确实是“5+2”“白+黑”,还要身兼数职,但是可以通过总结经验、合理规划时间来不断提升自己。刚工作时我带新生,学生不管多早多晚都会联系辅导员,多数是想请军训假,借着学生集中练合唱的机会,我和学生交流谈论这件事,并说明老师在半夜接到学生电话时会很担心。此后,除了紧急突发事件,基本上所有事情都可以在白天进行完,晚上也有充足时间进行自我提高。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说出彼此顾虑,合理规划出时间,就可以实现自我充电。
其次要提高内生动力。避免自我提升只一味受外界压力的影响,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访谈中,朱丹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一颗鸡蛋借助外力打破就只是蛋清和蛋黄,而如果是靠内力顶破蛋壳,出现的是便一只小鸡。所以只靠学校组织开展的培训来逼迫自己学习、提高能力,效果远不如从而外迸发出的“我要学”的主观意愿强。只有主观认识到位,凭借内生动力去积极调整、摆正心态,不断夯实、更新知识,创新实践方法,积累提高业务能力,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三)学会提升与创新
高校辅导员在凭经验做工作的同时,还要根据时代性学会提升与创新。时代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显著特征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應与时代相结合,为了增强教育的时代感,辅导员要通过不断进行充电实现与时俱进,真正做到亦师亦友。
以我所在的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为例,在学生居家学习的特殊时期,为做好“云”思政、开展好爱国主义教育,我院积极做好“云端”宣传,充分发挥学院公众号的作用,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加强正面引导。通过发布安全卫生知识、心理健康知识、读书微分享等推文,鼓励督促学生积极调整心态;通过开展线上主题团日活动、云班会、文艺作品展示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组织毕业年级学生利用“云端”,开展考研复试、调剂交流分享会、就业经验交流分享会,邀请专家开展线上就业指导讲座,帮助毕业生更好求职与升学。同时,为加强宣传计算机学院优秀学子的典型事迹,发挥学生的朋辈引领作用,我院公众号发布了《志愿者在行动》系列专题报道,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专题报道等文章。学院三位辅导员也分别建立了学习、健身和才艺展示群,每天与学生一起打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不断线,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线上主题党日活动;继开展“学生党员品读《摘编》”活动后,启动“学生党员微讲堂”,以《永远的丰碑》为主题进行宣讲;同时执行“党员目标管理”制度,每月初学生党员填写“党员个人计划表”,月中检查进度,月底反馈情况。
四.结语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辅导员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主动去提升自身能力,不断完善自己。从认同辅导员职业做起,增强内生动力,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工作方法和典型案例并加以创新,创建辅导员的工作成果,努力培育好有担当精神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 聚民心 育新人 兴文化 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J].黑河学刊,2018(05):2+193.
[2]李永胜.宣传思想工作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J/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8/0917/c10
03-30298117.html,2018.
[3]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90-94.
[4]兰海涛,魏星.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结构、培养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05):42-44.
[5]余薇,潘菠,丁雅晶,杨子江.“90后”辅导员视角下的“00后”大学生管理工作[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27):38-39.
[6]何照清,李风啸.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的内生动力研究——基于浙江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的调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9):29-33.
基金项目:2018年10月黑龙江省教育厅颁布:大数据背景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项目编号:1353MSYSZ003)。
(作者介绍:刘越佳,硕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助教/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