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留学人员在全球疫情下的形象建构
——以马来西亚中国留学生为例

2020-09-04

阴山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马来西亚留学生防疫

邢 晶

(包头师范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人才培养与教育交流等领域加强合作,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到沿线国家学习深造。马来西亚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国家,也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伙伴,以其全英文教育体系,多元融合的文化背景,高性价比的留学费用备受中国学生青睐,留学人数逐年上升。根据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显示马来西亚共有20所公立大学、59所私立高校受到中国教育部认可。截至2019年底,马来西亚高校注册在籍的中国留学生约有15 000人。[1]

在现代社会的情境中,媒体对留学生的形象传播凸显和强化了“被弱者化的受害者形象”。[2]互联网的革新加速了多元价值的不确定性,导致认同危机产生。[3]网络舆论对留学生形象刻画偏向消极,形成了标签式的形象框架。自2003年SARS,到2009年甲型H1N1流感,再到2014年埃博拉病毒,每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去留都会备受媒体关注,成为舆论的焦点之一。很多时候,海外留学生不仅要面对国外一些种族主义者的“偏见歧视”,同时还要承受国内部分网络暴民的“口诛笔伐”。马来西亚华人学者安焕然曾在社交媒体表示,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疫情暴发于湖北武汉封城之际,引发世界各国人民“退避三舍”的恐慌,让近年来“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成果受到挑战。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当下,以马来西亚中国留学生为例,在疫情舆情的传播中经历了“中国病毒”“千里投毒”与“留守人员”的形象反转。

一、种族主义下的“中国病毒”

新冠病毒疫情,以燎原之势席卷全球。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球风险级别为“高风险”。2月28日,新冠肺炎全球风险级别提升为最高级别“非常高”。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全球性大流行。[4]于是在这场“战疫”的过程中,中国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海外留学生打全场。

自2020年1月25日马来西亚宣布确诊3名中国籍新冠肺炎输入病例后,政府出台各项管制政策以防止病毒在本土扩散,包括限制湖北省、江苏省、浙江省中国籍公民入境,任何14天内曾到访中国的公民,不论国籍,返回马来西亚后需进行居家隔离。马来西亚教育部要求各大高等院校制定严格隔离措施对14天内入境的中国籍学生进行集中隔离,并且暂缓招收中国籍学生。于是在当局行之有效的管制措施下,直到2月16日,马来西亚每日确诊病例都呈个位数增长,并最终定格在22人。

然而就在世界各国积极防疫的关键时刻,一场由反华媒体与政客主导的“舆论疫情”正在悄然上演。丹麦《日德兰邮报》将中国国旗上的五角星全部用冠状病毒替代,美国《华尔街日报》将“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作为文章标题。尽管世卫组织已经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COVID-19”,并多次强调病毒名称不应与任何国家地区相关联,但是别有用心的舆论战阴谋下潜藏着转嫁危机的诉求,一些国家试图将本国的抗疫不利甩锅中国。[5]更有甚者,各类针对亚裔群体的种族主义报道屡见报端,“旧金山中餐馆被打砸”“两名在澳亚裔女留学生遭无端殴打”“亚裔男子在地铁被喷空气清新剂”“华人街头被斥责滚回自己的国家”等等。当新冠疫情染上种族色彩,就成了种族主义者表达仇恨的借口。

东南亚作为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整体上对中国的战疫努力释放善意,但也夹杂着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在马来西亚,个别华文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将新冠疫情称为“武汉肺炎”,甚至在一些公共场所的告示牌上均以“武汉肺炎”作为对新冠病毒的表述。在地域污名化的同时,海外华人因疫情遭受歧视也屡见不鲜。一段“马来西亚网红嘲讽中国学生”的短片在社交平台大量转载。视频中,网红博主在超市中自身没有佩戴口罩,却对穿着防护装备的中国学生面露讥讽,嘲笑对方“过度反应”,表示这很“中国人”。[6]

通过对马来西亚本国学生进行调查显示,在中国疫情初期,大部分马来西亚学生通过本地新闻媒体获取关于中国疫情的相关信息。对中国政府在疫情期间的表现,总体评价积极,印象深刻的高频词汇是“武汉封城”,也有人选择“大数据追踪”“全民居家隔离”。而另一方面,受访学生普遍表示对于从中国返回马来西亚的同学,即便没有任何感染症状,仍认为对方可能是潜在病毒携带者,因此不愿接近。同时,对于本地华文媒体使用“武汉肺炎”的表述,大部分受访者并不认同这是一种地域污名化的行为。本地学生认为名称本身不具有任何歧视性指向。由于疫情最初的爆发地是武汉,因此使用“武汉肺炎”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反而太过专业的术语并不容易被记忆和使用。

相反,一些在马来西亚的中国留学生表示由于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疫情的“震中”,很多人因此遭遇过歧视对待。首先是对佩戴口罩产生的偏见。区别于西方社会认为只有病人才需要佩戴口罩的认知,马来西亚社会普遍接受戴口罩是自我防护的一种有效方式。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留学生遭遇过因佩戴口罩而被公交车司机拒载,在公共场所被其他族裔避而远之的现象。很多学生在教室里虽然担心病毒传播仍不敢佩戴口罩的原因是害怕受到区别对待。究其原因,遭受偏见的并不是戴口罩的行为本身,而是口罩下的华人面孔。因此,第二种情况是因为中国人的身份而受到的歧视。这种情况甚至会出现在课堂内,一名印度裔教师在上课前首先要确认教室内是否有中国学生。在社交平台上,部分本地学生也公然表达不希望中国学生进入教室的诉求。

二、网络舆论中的“千里投毒”

就在中国万众一心取得抗疫阶段性胜利的同时,新冠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多点爆发迅速蔓延。根据中国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底,海外留学人员总数约160万人,有近88.7%的学生选择留在国外,约有18万留学生选择回国。由于国内输入病例确诊人群中留学生约占32%[7],中国面临着“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双重压力。于是“祖国建设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快”成了部分网络舆论对留学生回国行为的评价。

在马来西亚,当第一阶段确诊人数始终定格在22人的12天之后,疫情演变如同被摁下“快进键”进入到第二阶段。自3月15日起,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均破百。马来西亚确认人数从1人到22人用了35天,从22例突破1000例仅用了21天,病毒感染确诊人数一度跃居东南亚国家之首。马来西亚全境13个州与3个联邦直辖区全面沦陷,持续增加的确诊人数加剧了国家医疗系统的崩溃,马来西亚的防疫大门被彻底撞开(见图1)。

图1 马来西亚疫情走势

在目前累计确诊的病例中,大部分都可以追溯到2月27日至3月1日在吉隆坡大城堡清真寺举办的万人伊斯兰传教士集会。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马来西亚政府督请所有出席集会的人士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然而仅有1500人主动前往医院接受检测。根据资料显示,至少有16 000人出席集会,其中约14 500人为大马人。伊斯兰教是马来西亚的国教,因此本土教徒数目庞大,也是导致本次万人集会疫情分布广、扩散快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造成防疫大门失守,除了宗教集会成为最大感染源外,马来西亚的“二月政变”,首相更迭也是防疫失利的主要原因。2月24日,马来西亚前任总理马哈蒂尔递交辞呈,导致国家职能部门处于半瘫痪状态,权力斗争与疫情防控顾此失彼。

由于新冠病毒在马来西亚迅速扩散,马来西亚各大高校纷纷出台方案防止疫情蔓延。马来西亚知名学府马来亚大学决定在确保师生安全为前提下展开教学活动,自2020年3月16日起将所有教学改为线上E-learning模式。据统计,目前马来亚大学注册在籍中国留学生约1200人次,疫情期间在马来西亚人数约有880人。针对马来西亚疫情期间“是否回国”这个话题,马大中国学联通过对马来亚大学中国留学生进行调查,统计数据显示53%学生有回国意向,47%的学生选择暂不回国(见图2)。在选择暂不回国的学生中,58%的学生担心国际航班飞行途中可能会存在感染风险,25%的学生担心由于签证问题回国后无法再次入境马来西亚影响学业,12%的学生考虑到回国成本因素,包括高昂的机票和回国后的自费隔离费用,还有5%的学生对马来西亚的医疗卫生系统有信心,相信疫情很快会结束(见图3)。

图2 马来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回国意向

图3 影响马来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回国的因素

与此同时,部分学生对于国内一些舆论指责留学生归国是“千里投毒”表示难以接受,为什么当海外学子感到危险想要回家的时候要受到指责。事实上,随着中国的境外输入压力不断增大,国内民众对于海外人员的归国行为越来越警惕。与此同时,大众媒体出现了大量关于留学生的报道,“公派留美学生许可馨的出格言论”“意大利留学生要喝矿泉水的巨婴行为”“青岛归国留学生在隔离酒店跳窗逃跑”“哈尔滨出现多例病患与一名留学生有关”等等。于是,极端个案上升为对整个群体攻击,因少数人的恣意妄为引起的恶意揣测则由留学生群体承担。针对留学生的负面舆论持续在网络发酵,一些留学生试图通过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为自己正名,然而评论区却被尖刻指责与恶意嘲讽攻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当初选择出国就代表不爱国”“别回来,别添乱”的评论往往会有过万点赞;也有人认为留学生就是候鸟,“现在回来都是暂时避难,疫情结束又会离开”。于是,“千里投毒”“回国添乱”成了一些网民投射在留学生身上的标签。

三、行动管制下的“留守人员”

随着中马两国的管控政策不断升级,意味着想要归国的留学生可能会在异国延长滞留,回国之路变得遥遥无期。

由于马来西亚国内疫情逐渐失控,当局政府决定自3月18日至5月12日实施为期四个周期的行动管制(MCO),全国停工停学,全民居家隔离,并且对计划离境的外籍人士进行严格管控。3月25日,马来西亚被中国列为境外输入高风险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国内疫情遏制境外输入风险,参考其他国家做法采取临时管制措施,从3月28日起暂停外籍人士入境,中国民航局要求中外航空公司缩减往来中国国际航线,即“五个一”政策,航线运力由25 000人削减至5000人。[8]中国外交部要求自4月8日起,针对计划回国的26国海外中国公民,必须提前通过防疫健康码国际版微信小程序填报个人资料、每日健康状况以及近期出行情况等信息,在回国登机前第14天起连续逐日填报。

由于受到行动管制,目前约有近万名中国留学生成为滞留在马来西亚的“留守人员”。虽然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一再建议留学生综合判断回国利弊,全面评估回程途中风险谨慎作出决定,但是通过对马来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回国意愿调查显示仍有超过半数的学生想要回国;另47%选择暂不回国的学生表示,为避免回程途中的交叉感染风险,选择居家自我隔离才是有效之策,一方面如果确诊马来西亚政府对持有学生签证的外国留学生提供免费治疗,另一方面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领馆也会在第一时间为留学生提供一对一帮扶。[9]

疫情期间由于行动受限和不可预测的外部环境,很多学生长时间居家隔离会导致心理压力倍增。马来亚大学中国学联对行动管制期间在校中国留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显示,针对行动管制期间是否产生过紧张、焦虑或快要崩溃的情绪,8%的学生表示几乎每天都有,10%的学生一半以上时间会出现,46%的学生偶尔几天会出现,36%的学生表示从未有过。另外,仅有少部分学生表示这段时间感到疲倦做事没有兴趣,偶尔感到心情低落沮丧,睡眠出现问题等(见图4)。

图4 马来亚大学中国留学生心理状况调查

针对疫情期间海外留学人员安全和健康问题,中国教育部提出了“六个强化”,即“强化防疫指导、强化物资保障、强化患者救治、强化心理支持、强化困难帮扶、强化领事保护”,体现了国家对留学生的重点关切。中国政府向留学生比较集中的国家安排临时包机,发放防疫健康包,开通在线平台讲解防疫知识。为使健康包能够精准到达每一个留学生手中,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通过在线统计学生人数与分布,先后为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博特拉大学、泰莱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中国留学生发放约9200份健康包。健康包内包含白天大使给中国留学生的慰问信、普通医用口罩、KN95口罩、连花清瘟胶囊、消毒纸巾及《海外留学人员新型冠状病毒防疫指南》。不仅如此,在马来西亚实施行动管制令期间,各大公立院校为在校学生免费提供一日三餐,同时为校外学生免费派发食物包。一些社会团体策划各类线上活动,如线上K歌大赛、电游竞技、线上美食争霸赛等,丰富了留学生的居家生活。当地华人华侨社团结对帮扶留学生,中国驻马来西亚同乡会与总商会、各省侨联都主动登记在马来西亚的学生信息,免费发放防疫物资。中国赴马来西亚支援医疗专家组与留学生视频连线在线交流,解答防疫相关问题并进行远程心理安抚,将沟通交流机制化,满足更多留学生的需求。

四、后疫情时代留学生的形象重建

新冠肺炎疫情成了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挑战,全球命运相连,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以邻为壑。在灾难面前摒弃种族偏见与意识形态铁幕,守望相助才应该是全人类永恒的主题。

(一)民间外交,“病毒”变“大使”

此时此刻,防疫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病毒没有意识形态和国家种族,任何对种族的污蔑攻击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反华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浪潮”在这次疫情中浮现,与之而来的是隐藏在这些言论背后的甩锅阴谋。西方舆论试图设置一种新的议程,无视中国人民为抗疫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只剩下“病毒源头”“隐瞒疫情”和“为全球疫情买单”的栽赃嫁祸。

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与中国驻外大使馆共同行动,通过接受媒体采访,利用各种渠道发表声明发起舆论“反击战”,号召各国民众共同抵制“信息病毒”与“种族疫情”。在中国抗击疫情最困难的时候,马来西亚政府、企业、社团与民众积极募集医疗物资驰援武汉,因此在马来西亚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国也有义务伸出援助之手。马来西亚疫情暴发后,中马两国积极合作抗击疫情,中国政府、中资企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分批次向马来西亚卫生部捐赠核酸检测试剂、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和便携呼吸机等医疗物资,并向马来西亚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为马来西亚抗击疫情提供有益帮助。马来西亚谚语“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完美诠释了中马携手共克时艰的深厚友谊。

随着中国日益崛起,外媒对于中国民众言论也越来越关注。一些网民的极端言论经过外媒报道和舆论发酵,会严重影响国家间的认同。在跨文化语境下,留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沟通桥梁的作用,利用各类平台渠道积极表达观点,用理性沟通取代谩骂攻击。面对一些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幸灾乐祸”调侃马来西亚的疫情现状,由对万人宗教集会造成疫情扩散上升为对国家宗教信仰的攻击。留学生有义务向外面世界传达真实的声音,不能够推波助澜激化矛盾。另一方面,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与马来西亚民间团体也呼吁马来西亚中文媒体新闻报道用“新冠肺炎”取代“武汉肺炎”。同时,留学生用易于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让马来西亚民众了解新冠病毒被世卫组织命名为“COVID-19”,不应与任何国家地区相联系。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面对病毒肆虐,它以壮士断腕的姿态将自己隔离,阻断了病毒的对外扩散。因此不应该将它的名字与病毒放在一起,“武汉肺炎”的称呼会伤害这座城市里每一位为抗击疫情做出牺牲人的心。在异国他乡,留学生就是中华文明的化身,国家的民族自信与尊严需要在每一个人的身上体现,用科学战胜愚昧,用合作抵制偏见,用实际行动成为中马两国民间交往的外交大使。

(二)形象重塑,撕去“投毒”标签

留学生的舆论形象从疫情初期对国家的“千里援助”反转为全球疫情蔓延时的“千里投毒”,这样的转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民众对留学生群体认知的割裂。尤其是在碎片化信息时代,关于留学生的信息资讯层出不穷,社会舆论对留学生群体争议不断。个别留学生的极端行为更加刺激了民众对于留学生群体的情绪,放大了偏见。在疫情期间,国内个别媒体在对留学生进行报道时,刻意强化和夸大了留学生的负面形象,因此造成了留学生“精致候鸟”“利己主义”的刻板印象。

在这种情况下,留学人员的形象重塑任重道远。首先留学生形象不仅代表个人,某种程度也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因此,留学生群体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撕去负面标签,树立健康正面的个人形象。其次,在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联防联控”的背景下,媒体应该制造客观公正的舆论空间,营造良性的舆论生态,真实呈现全球抗疫全景。再次,国家应完善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机制,妥善处理留学生的回国需求,为海外留学生提供庇护,体现的是国家防疫部门联防联控的智慧与担当。最后,公众应保持理性,面对境外输入压力不断增大,更应该客观对待留学生的归国行为,对正常履行防疫责任的归国人员少一些攻击与谩骂,多一些理解与帮助。在全球命运共同体意识下,中华儿女心手相牵是对所有人抗疫努力的尊重。

(三)遵守规定,做好“留守人员”

不论是SARS、H1N1、MERS、EBOLA,还是COVID-19,在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海外留学生都会承受巨大压力,面对两难抉择。对于留学生而言,回不回国,需要根据所在国的疫情、个人学业、未来规划做出全盘考量。留学人员如果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回国,应该向使馆和户籍地、居住地政府报备,遵守国家规定配合隔离;如果选择留在留学国家,应严格遵守所在地的法律法规,遵循“高度重视、严格防护、就地抗疫、不要恐慌”的原则合理安排个人学习和生活。

疫情期间,澳大利亚墨尔本7名中国留学生因在家中聚集吃火锅,被警方开出天价罚单。《太阳先驱报》以“澳大利亚隔离期间最大罚款”为标题报道了此事。作为国家对外形象的缩影,一些留学生的个人行为在一系列负面报道中会被上升为民族的集体群像。因此在疫情期间,严格遵守所在国的管制措施,积极配合防疫规定,共同防范疫情风险是留学人员保证自身及他人健康安全的基本前提。马来西亚政府不断升级行动管制措施,延长行动管制期限,取得了显著的抗疫成效。在此期间,在马来西亚中国留学生也应密切关注政府及所在学校发布的疫情应对措施,支持并配合疫情防控规定,认真落实居家令。一方面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保持居家环境清洁,外出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另一方面做到“停课不停学”,按照学校要求在线完成学习任务。

这次疫情不仅是对每个国家的考验,也是对留学生的一次人生大考,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范围开展抗疫国际合作,捐赠防疫物资,分享防疫经验,并在困难时期全力以赴为留学生保驾护航,彰显了一个国家难能可贵的大国担当。新冠肺炎疫情终将成为历史,这场疫情不会摧毁海外学子认识世界的信念,动摇他们走出国门的初心,反而会更加坚定学成之后报效祖国的决心以及成为国家间合作交往的中坚力量。

猜你喜欢

马来西亚留学生防疫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疫、复工当“三员”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有你在可真好呀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新马来西亚十大必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