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数字经济的重新定义和探讨

2020-09-03崔志如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定义数字化金融

邹 均,吴 桐,崔志如

(1.广州无线电集团运通链达科技公司,广东 广州 510656; 2.数字经济商学院,北京 100731;3.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区块链分会,北京 100032)

Keywords:digital economy; digitalization; digital finance; block chain

毋庸置疑,数字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16年以数字经济为主题的G20杭州峰会召开以来,数字经济在全球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但对于数字经济的内涵和外延,公众并无一个清晰认知,学界和业界也没有形成共识。G20杭州峰会发表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将数字经济定义为:“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互联网/物联网作为重要载体、以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1]客观而言,这个定义正确但不清晰,什么是“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怎么才算“有效使用”;更令人困惑的是“作为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这样的定义缺乏客观标准,怎样才算是“重要推动力”?如何衡量?

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与界定,对如何发展数字经济,如何分析测算、统计、研究数字经济都将带来严重阻碍。基于此,有必要对数字经济概念的来龙去脉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给出一个准确定义,同时结合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将数字经济的概念延展到经济中起关键作用的金融行业,进而引申出数字金融的概念。

一、数字经济概念溯源

数字经济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技术经济专家唐·泰普斯考特(Don Tapscott)在1994年所著的《数字经济》一书中提出。彼时互联网刚刚兴起,泰普斯考特敏锐地预感到互联网将全方位地改变经济和社会。与其在数字经济萌芽期给一个不成熟的定义,泰普斯考特[2]给出的是数字经济的十二个特征:

1.知识

业务以致整个经济的焦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是说在数字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驱动力,而传统的其他资源会退居其次。公司和机构会被迫改变他们对员工的态度,而着力于留住人才、培训员工能力以及开发员工的潜能。

2.数字化

知识可以被存储成0和1的数字格式,不像在过去传统经济信息呈模拟或物理形态,通信只能通过人的运动才能达成。在新经济下,数字化的信息可以通过数字设备在全球范围内不同人之间以最短的时间传递。

3.虚拟化

在新经济中可以把物理的、有形的东西转化成虚拟的东西。这样就改变了过去的机构、社会关系和经济的基本规则。

4.分子化

传统的组织结构将让位于更加流动、灵活的工作环境。项目组成为世界各地机构的基本单元,轻组织架构将得到生存,大而重的组织将会被淘汰。

5.整合/网络化

在微观层面,各机构组织由于新技术网络的出现将可以拥有所有小公司的优势,不会受碍于层级森严、难以改变的组织架构所带来的不必要的成本。

6.去中介

中介的死期已经接近。直接连接客户和供应商的业务形态已经出现,新的创造价值的方法已经发现。中介如果要生存,必须在“食物链”中爬升以创造价值,否则面临灭绝的命运。

7.融合

在数字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新经济行业正由计算、通信和内容融合产生。 融合产生的交互型多媒体平台将支撑新时代的发展。

8.创新

新经济基于创新,采用信息技术来开发产品和服务。在创新的经济中,人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是主要的价值来源。在数字经济时代,挑战在于建立一个能够鼓励创新并给创新以回报的环境。

9.生产消费

在工业革命时代,最重要的是大规模的生产。在新的时代,最重要的是大规模的定制化。这样一来,生产商和消费者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每个消费者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也通过发送订单,提出他们的需求、意见、规格、修改来参与他们购买的产品的生产过程。

10.即时性

客户更知情,希望获得更好的服务。由于数字化的信息技术使得从下订单到交付的时间大幅缩短。

11.全球化

彼特·德鲁克曾说过:“知识没有界限。”在数字经济时代,知识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全球化由新技术推动,也反过来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公司不再是跨国公司,而是全球化的公司。

12.冲突

任何新的现象带来改变也会引起阻力。因此冲突难以避免。在新的时代,有技术的和没有技术的公司或个人之间的差距将会不断增大,将来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问题。

如今再来看泰普斯考特在数字经济婴儿期提出的数字经济特征的预言,仍觉得非常全面和准确。虽然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数字经济“有什么”,但我们仍缺乏一个简洁完备的数字经济定义来解决数字经济“是什么”。在数字经济概念出现的二十多年后,当前可谓对数字经济下一个准确定义的恰当时机。数字经济,首先要理解数字的意思,也就是说,要厘清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区别。在上述十二个特征中,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个特征——数字化。数字化对物理世界的模拟量进行采样后变成离散的数字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通信和存储。信息可以是数字化的信息,也可以是模拟的信息。如存在光碟上的信息就是数字化的信息,而存在过去唱片上的信息就是模拟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信息化包含数字化,数字化是信息化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学界对数字经济概念的研究

在数字经济概念出现后的二十多年来,很多学者都意识到数字经济概念的模糊问题,因此对数字经济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2017年,英国学者朗玛娜·伯克特(Rumana Bukht)和理查德·希克斯(Richard Heeks)在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理事会编辑的《发展信息学工作论文系列》中发表的《定义、概念化和测算数字经济》一文总结了学术界对数字经济的定义[3],表1是部分定义的节录。

表1 学术界数字经济定义

英国众议院(House of Com-mons , 2016):数字经济[15] 数字经济指的是商品和服务的数字存取,以及利用数字技术帮助企业关注数字经济的监管和支持政策 (G20 DETF 2016): G20 数字经济发展和合作倡议 [1] 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互联网/物联网作为重要载体、以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强调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使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关注数字经济的政策,包括跨国家政策和优先事项 爱尔马斯瑞(Elmasry, 2016)等人2016年:数字中东:将该地区转变为领先的数字经济(数字麦肯锡)[16] 没有明确的定义:“少作为一个概念,多作为一种做事的方式”,但是有三个属性:在商业世界的新前沿创造价值、优化执行客户体验愿景的过程以及建立支持整个结构 包括衡量数字化程度、业绩不佳地区以及政府和企业加速迈向数字经济的战略 巴尔(BAHL, 2016):未来工作:亚太数字经济中企业和就业的未来(认知)[17] 没有明确的定义;取而代之的是“做”和“成为”数字之间的区别(另见ASEN&Blechschmidt 2016) 关注商业价值和盈利能力,并提出建议,从“做”转变为“数字化”:企业需要将数字化注入其所做工作的核心,以及如何与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互动和交易。这意味着将流程数字化,实现超高收费盈利 克尼克冉姆(Knickrehm, 2016)等人:数字颠覆(埃森哲)[18] 数字经济是指从大量广泛的“数字”投入中获得的经济总产出的份额。这些数字输入包括数字技能、数字设备(硬件、软件和通信设备)以及生产中使用的中间数字商品和服务。这些广泛的措施反映了数字经济的基础 介绍如何通过更好地利用数字经济基础来改善微观和宏观经济增长 罗斯(Rouse, 2016): 数字经济 [19] 数字经济是信息和通信技术促成的全球经济活动网络。它也可以更简单地定义为基于数字技术的经济简单总结数字经济定义 戴尔曼(Dahlman, 2016)等人:为发展中国家利用数字经济(经合组织)[20] 数字经济是多种通用技术和人们通过互联网及相关技术进行的各种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融合。它包括数字技术所基于的物理基础设施(宽带线路、路由器)、用于访问的设备(计算机、智能手机)、它们支持的应用程序(谷歌、Salesforce)以及它们提供的功能(物联网、数据分析、云计算) 强调数字经济在实现包容性和可持续增长方面的潜力,但前提是关键的推动因素已经到位(OUP 2017): 数字经济[21] 主要通过数字技术发挥作用的经济体,特别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电子交易只是定义 德勤(Deloitte)n.d.: 什么是数字经济[22] 人们、企业、设备、数据和流程之间每天数十亿的在线连接所产生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的支柱是超连接性,这意味着人们、组织和机器之间的互联性越来越强,这是互联网、移动技术和物联网(IoT)的结果 看到数字转型的四个主要领域:工作的未来、客户体验、数字供应网络和物联网

通过表1可以看到,大部分研究并没有去定义数字经济,仍然是侧重于归纳数字经济的特征。有的研究将数字经济等同于电子商务,有的研究将数字经济等同于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经济活动,也有的研究认为基于像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经济活动可以认为是数字经济。

伯克特和希克斯在研究了表1的定义后,意识到在表1没有理想的数字经济定义,于是进行了对数字经济概念化的工作。他们发现了三个数字经济概念的基本要素,其中一个要素是“数字行业”,指的是IT行业或ICT行业。ICT行业的定义可以沿用1998年OECD的定义:“以电子方式获取、传输及显示数据和信息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结合。”这包括ISIC工业编码(第四修改版)26(制造计算机、电子和光产品)、582(软件发布)、61(电信)、62(计算机编程、咨询及相关服务)和63(信息服务活动)。

但当前大部分的研究不是把数字经济仅仅局限于ICT行业,而是更为宽泛,即把数字技术赋能的行业都归为数字经济。这样也会造成一个问题,因为所有经济活动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为解决这一问题,伯克特和希克斯提出了“数码化”(Digitisation)和“数字化”(Digitalisation)的区别。

【定义1:数码化 】“数码化”指的是把模拟量数据转化成离散的数码化数据;

【定义2:数字化 】“数字化”则是把“数码化”应用到组织机构和社会流程(包括经济活动)[23]。

这个比ICT行业更广义的数字化定义,是数字经济概念里的第二个基本要素。这样一来,数字经济就包括了电子商务、基于算法的业务决策,像数字化的工业(工业4.0)和精准农业等。

伯克特和希克斯提出的第三个概念要素是比较狭义一点的数字经济概念。狭义的概念是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密集和广泛应用的概念[24]。这样数字经济就包括像平台经济、共享经济、零工经济等。

由此,伯克特和希克斯得出了数字经济的三种范围:核心范围、狭义范围和广义范围,如图1所示:

图1 数字经济范围

基于广义数字经济的范围,伯克特和希克斯给出了数字经济的定义:

【定义3:数字经济】在整个经济之中,产出单独或主要来自数字技术、且业务模式是基于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的那部分经济称为数字经济。

三、重新定义数字经济

伯克特和希克斯在总结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简洁明了的数字经济定义,是目前看到的数字经济定义中表述最为准确的。但是伯克特和希克斯的定义中只强调了产出,而忽略了数字技术在产品生命周期里关键环节所起的作用。另外,数字技术已经和传统行业深度结合,按行业来区分是否属于数字经济将出现以偏概全的问题。举个例子讲,按照伯克特和希克斯的定义,灯具行业不能算是数字经济的一部分,因为其产出和业务模式都不能算是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 但是从一个灯具生产的生命周期来看,首先,它会有一个产品设计阶段,输出的是灯具的不同模型;然后是生产阶段,包括制造PCB电路板、写固件、开模具、生产模块、组装、测试各环节;最后是产品包装、销售环节。在设计阶段中,灯具行业都是大量采用了数字技术来建模;在其他阶段中,像PCB电路板、固件开发、模块生产都可以归为数字经济范围,就是测试、销售阶段,也会大量用到基于数字技术的测试工具、大数据分析、BI决策等数字化技术和服务。 因此,当统计数字经济在灯具行业的占比时,必须把灯具的生产周期中由数字技术创造的价值统计进来。换言之,在传统行业的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中,用数字化技术赋能的那部分产值必须作为数字经济的一部分来进行统计。

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重新定义数字经济,其概念如下:

【定义4: 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指的是在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的各关键环节中通过数字化技术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

其中,数字化技术包括前述的“数码化”和“数字化”技术。

根据这个定义,数字经济不能按行业粗线条来分,而是要分析行业中的具体生产活动,筛选出其中由数字化技术驱动的生产活动归为数字经济。

四、数字经济发展的里程碑

在定义数字经济后,再来审视数字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首先,回顾人类历史上数字化的进程。数的概念伴随着人类文明与生俱来。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宇宙万物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比,中国古代的《易经》中,贯穿全书的是“象、数、理、占”这四个概念。其中“象”的通俗理解是宇宙万物所呈现的物理现象;“数”指的是物理现象的符号化抽象和量化;“理”就是在抽象符合化和量化之后通过分析归纳推理找到的规律;有了规律就可以“占”,就可以预测未来。因此,数字首先是一种代表物理现象的量化符号,进一步延伸,数字实际上是离散的量。自然界的物理量一般来说都是连续变化的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连续变化的模拟量。数码化实际上是在连续变化的模拟量中取样,变成离散数字量,数字化就是用数字量来仿真、模拟或控制物理现象的过程。

人类数字化的历史,当然最早可以从数的概念产生时算起。但比较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有:

1.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在1701年看到中国的伏羲图之后,认为中国古代的《易经》就蕴含二进制思想,因此发表了《关于仅用0与1两个符号的二进制算术的说明,并附其应用以及据此解释古代中国伏羲图的探讨》的论文[26]。二进制的发现,奠定了计算机数字化处理的理论基础。

2.1844年5月24日,美国画家摩尔斯在美国国会大厅用他发明的电报机向巴尔的摩发送了人类第一份电报,内容是“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27]。摩尔斯电报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数字通信的例子。有别于电话基于模拟信号的通信,摩尔斯电报是通过采用电路的断开和连接两种状态分别表示“0”和“1”,“0“和”1”的编码就可以表示任何文字信息。

3.1936年,英国科学家图灵提出“图灵机”这一通用计算机理论模型,奠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基础[28]。

4.10年后的1946年,美国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计算机架构,成为通用计算机的主流架构。同年,美国人莫克利和艾克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制造了第一部计算机ENIAC[29]310,从此开启了人类将业务流程、生产制造进行数字化的进程。

5.1949年,美国科学家王安博士发明了磁芯存储器[30],在铁氧体磁环里穿过一个导线,当导线中流过不同方向的电流时,磁环会按不同方向磁化,代表“0”和“1”来存储信息,这也是后面RAM的技术基础,该技术奠定了存储数字化的基础。

6.1956年,IBM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块硬盘350RAMAC,该硬盘有两个冰箱大,存储容量只有5MB。到1973年,IBM用温彻斯特硬盘取代RAMAC, 成为今天机械硬盘的始祖[31]。

7.1961年6月,美国MIT博士候选人伦纳德·克兰罗克提交了《大型网络的信息流》的博士论文[32],第一次提出了通信网络中采用“包交换”的理论,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基础,催生了互联网的出现,有着非凡的历史意义。

8.1967年,贝尔实验室的韩裔科学家姜大元和华裔科学家施敏一起发明了浮栅晶体管,用浮栅保存通过量子隧道效应进入的电子来实现数据的存储。该技术奠定了后来固态硬盘SSD主流技术NAND Flash的基础。SSD比机械硬盘速度可快百倍多,而且具有低功耗、体积小、稳定性高的特点。今天的NAND Flash 技术已经发展到3D 堆叠96层的工艺,大容量、高性能的SSD固态硬盘已经商用。而另一方面,比SSD更高性能的MRAM、3D XPoint磁盘技术也发展起来,未来内存与外存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内存计算将兴起。

9.1969年,第一个基于包交换的网络APARNet发布,APARNet的TCP/IP通信协议奠定了互联网的基础[33]。

10.1980年,IBM推出以英特尔的x86的硬件架构及微软公司的MS-DOS操作系统的个人计算机,并制订以PC/AT为PC兼容机的标准[34]。

11.1982年,荷兰的飞利浦和日本的索尼合作研制的首张光碟CD面世[35]。过去音像记录都是用模拟信号记录,CD的出现,第一次开启了大规模信息数字化的阶段。也同在1982年,第一部数字电视研究成功[36],电视行业也开启了数字化的进程。更为巧合的是,也在1982年,北欧国家提交了移动数字通信的GSM标准[37],移动通信的数字化进程也正式开启。从音像数据,再到电视和移动通信,人类社会正式进入大规模数字化的阶段。

12.1989年,英国科学家Tim Berners-Lee制订HTTP协议,发明万维网[38]。

13.1995年,IBM推出电子商务(e-Business)战略,首次阐述了用互联网转型传统业务的理念[39]。

14.1997年,IBM超级计算机深蓝(Deep Blue)战胜堪称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40]。

15.2006年8月9日,谷歌CEO Eric Schmidt 提出云计算概念[41]。

16.2008年,匿名密码朋克中本聪发表《一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42],第二年,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虚拟货币系统比特币诞生。中本聪把分布式计算和密码学结合,构造一个去中心的密码货币——比特币,它是第一个不锚定物理资产的数字货币,可以说是“无中生有”的数字资产。

17.2010年5月22日的一个傍晚, 程序员Laszlo Hanyecz在美国用10000个比特币换了总价值25美元的2个“棒约翰”披萨,虚拟货币比特币从此完成价值发现[43]。

18.2011年,咨询机构麦肯锡第一次提出了“BigData”的概念[44],标志着不断深化的数字化进程产生了指数型增长的规模化数据。而如何处理大数据,发掘大数据的价值成为科技领域和业界的关注点,由此催生了NoSQL,Hadoop,Spark以及各种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大数据处理技术和新的数据服务业态。

19.2012年,门头沟交易所(Mt Gox)创始人Jed McCaleb联合Arthur Britto and David Schwartz创立Ripple[45],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建立全球汇款网络,向传统全球银行清结算网络SWIFT发起挑战。

20.2013年末,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布以太坊初版白皮书,提出通过区块链的图灵完备智能合约引擎构建永不停歇的全球计算机,支持去中心化应用的构想。从2014年7月24起,以太坊进行了为期42天的以太币预售,也就是ICO,一共筹集到31529个比特币,按比特币当时的市价来算,超过1800万美元。2016年以太坊稳定版本Homestead发布,标志着区块链从以比特币为标志的区块链1.0时代进入区块链2.0时代[46]。

21.中国央行在2014年组建数字货币研究所[47],研究用数字化技术发行数字法币取代纸币、硬币现金的可行性。

22.2014年11月,注册在马恩岛和香港的公司Realcoin改名为Tether,2015年2月,通过OMNi协议(原Master Coin)在比特币上发行锚定美元的USDT。Tether实际控制人也是数字货币交易所Bitfinex的实际控制人,通过Bitfinex交易所的支持,USDT逐渐成为数字货币交易市场中通用的稳定币[48]。

23.2015年9月15日,由包括巴克莱银行、高盛等九家银行发起的R3联盟正式成立,研究分布式账本技术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到2017年,银行成员增加到40多家,并推出Corda开源分布式账本平台[49]。

24.2016年3月15日,谷歌AlphaGo以4:1战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50]。

25.2018年9月10日,美国纽约州金融服务局批准发行由两家区块链公司——Gemini信托和Paxos信托发行锚定美元的稳定币。根据项目白皮书,这两种稳定币正式名称分别为Gemini USD(GUSD)和PAXOS Standard(PAX),通过以太坊平台发行,与美元1:1锚定[51]。

26.2019年2月14日,摩根大通银行在官网宣布,将发行与美元等值的数字货币,实现机构客户之间的即时转账[52]。

27.2019年6月25日,Facebook推出Libra白皮书,联合28家机构,准备一年后推出锚定一篮子法币和低风险债券的超主权稳定币Libra[53]。

28.2019年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司副司长穆长春发表谈话,宣布中国央行会在近期推出数字法币DC/EP,数字法币“呼之欲出”。DC/EP将是人民币M0, 用于零售支付,起现金替代作用[47]。

回顾人类数字化进程的里程碑事件,我们可以大致把数字经济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数字经济史前阶段,第二阶段是数字经济1.0阶段,第三阶段是现在的数字经济2.0阶段。

数字经济史前阶段主要是在1995年前,这个阶段信息通信技术(ICT)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这个时候ICT主要作为一个信息化工具,起辅助作用,提升业务中信息处理的效率。ICT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大。

从1995年到2010年,这15年可以称为数字经济1.0时代,对应的是信息互联网时代。其进入该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IBM隆重推出电子商务(e-Business)战略。在该阶段,信息通信技术已然成熟,各行各业都必须拥抱互联网,否则将被淘汰出局。互联网在业务中所起的转型性作用已不容置疑,业务流程数字化的潮流势不可挡,一批新的互联网公司谷歌、亚马逊、Facebook、阿里巴巴和腾讯等脱颖而出,占据全球一线公司地位。ICT在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平台经济兴起,数字经济范围包含了伯克特和希克斯所说的核心ICT行业和狭义数字经济范围。

从2010年到现在,可以称为数字经济2.0时代,对应的则是以区块链为基础的价值互联网阶段。其进入该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比特币购买披萨饼事件,一个毫无资产依托的虚拟数字货币在实体经济中实现了价值发现。数字经济2.0时代的ICT技术与1.0时代ICT技术的不同点在于:2.0时代的数字化与密码学、分布式计算相结合,实现了数据的确权与互联网上价值的不可双花和安全流转。而1.0时代只是信息能够共享,但难以保证唯一。因此,在数字经济2.0时代,数字化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维度,就是从确权和价值守恒的角度保证了资产可以数字化。有了这个价值维度,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化技术将进一步转型传统经济,与经济活动深度融合,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都将数字化,包括资产数字化、货币数字化。人类将基于物理世界构建一个数字孪生世界,数字经济范围包括了伯克特和希克斯所说的核心ICT行业、狭义数字经济范围和广义数字经济范围。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进一步重新定义在数据经济2.0时代的“数字化”概念:

【定义5: 数字化】数字化技术指的是传统ICT技术与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结合,以保证数据在去中心环境中的不可篡改以及价值的不可双花。

根据这个定义,可以很明确地把容易混淆和模糊的概念区分开来,如电子化和数字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等,这也有助于真正厘清数字经济1.0和数字经济2.0的区别,从而实现对数字经济更加清晰的认知。

五、数字金融概念 (The Concept of Digital Finance)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中数字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入融合,作为经济活动中起输血作用的金融行业也不可避免地数字化。过去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还只是停留在信息化层面,随着完全意义上的线上银行出现,银行业务实现了完全的数字化。在数字经济2.0时代,数字化的概念增加了数字资产确权、价值守恒等维度,数字化转型将使金融业务形态发生很大变化,围绕数字资产提供服务的金融创新形态——数字金融出现,开启全新的数字金融时代。

到底什么是数字金融?数字金融和传统金融有什么不同?在定义数字金融前,我们首先来分析数字金融的特征。

金融的基础是信任。传统金融机构对个人建立信任的方式是通过“面对面”核验身份、征信系统信息以及个人提供的资信材料等来评估个人的信任度。金融机构对企业,则是通过现场调查、财务审计、信用评级、交易核实等尽职调查流程来建立对企业的信任度,这需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只能基于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以及监管对金融机构的约束。也就是说,传统模式下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是基于中心化的信任。中心化的信任在建立信任和维护信任方面成本高昂,很难实现普惠金融。同时,不同中心之间对账和清结算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等弊端。传统金融产品可以看成是由中心化金融机构背书的合约,合约的执行主要是靠人工运行,不具备编程能力,存在很大的交易对手风险。

数字金融的一个特点是建立信任的方式与传统金融不同。数字金融可以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和共识协议算法来建立信任,这种方式能大幅降低信任建立和信任维护的成本。在区块链上各方可以基于分布式共享账本进行实时对账、清结算。另一方面,数字金融下的金融产品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获得可编程能力,合约自动执行,降低交易对手风险。

数字金融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金融产品的数字化,包括金融中作为交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数字化。一个典型的数字金融案例就是Stellar跨境汇款平台。该区块链平台由前Mt Gox)创始人、前Ripple创始人Jed McCaleb于2014年创立,该平台已在多国落地,只需要5秒就可以把钱汇到另一个国家,而且费用极低[54]。而传统的SWIFT跨境支付需要大约4—5天到账,手续费成本约为5%。 IBM也基于Stellar推出了World Wire,在72个国家支持47种货币的兑换。在Stellar平台上,信任通过分布式共享账本和联邦式共识算法建立,而不是像传统SWIFT系统中信任中心化的银行和SWIFT组织。Stellar平台上价值传递通过Stellar平台的加密数字货币Luman(XLM)实现。

可以说,区块链技术催生了数字金融的新一轮蓬勃发展。自从比特币在2010年通过购买披萨饼实现与实体经济的对接后,开启了数字金融时代。随后MasterCoin作为第一个进行ICO的项目,创新了通过发行加密货币来完成融资的新模式。 2015年11月,Fabian Vogelstelle定义了以太坊上的代币标准ERC20。由此一种在国外称为Cryptoeconomics或Tokenomics、在国内译为“通证经济”或”加密经济”的新经济模式随之出现。所谓的Tokenomics,实质上是借助区块链技术,把不同类型的资产和权益数字化, 变成一个可确权、可编程、可安全转移的Token。Token的类型可以有代表使用权的功能性Token、代表股权的Token、代表债权的Token或者代表资产所有权的Token,甚至是代表某种身份信息的证明。与过度金融创新一道而来的还有资产泡沫、欺诈和非法集资,野蛮生长的ICO以及所带来的问题受到各国监管的关注。2017年9月4日,中国金融监管部门率先取缔了ICO和数字货币交易所。接下来的两年,世界主要国家都加强了对ICO和数字货币的监管,数字金融如何寻找价值之锚以及如何建立数字金融的监管治理框架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变量。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如何发展合规的数字金融,其中不乏有监管沙盒、针对数字金融的监管条规出台。如英国最早在2015年3月推出监管沙盒,按照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的定义,“监管沙盒”是一个“安全空间”,在这个安全空间内,金融科技企业可以测试其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而不用在相关活动碰到问题时立即受到监管规则的约束。新加坡也在2016年推出监管沙盒。美国纽约州金融服务部发布BitLicence, 给从事加密货币的公司发布经营牌照,SEC也针对Securities Token Offering (STO,证券型通证融资)作出相关的政策规定。

数字金融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的融合应用,具有泛在、实时、可编程、自动化、分布式、去中介、自治、自金融、多元化、社群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另外,数字金融还具有采用开源系统,强调数据隐私保护的特点。

一个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数字金融与当前时兴的金融科技有什么不同?我们认为,金融科技主要是用科技的手段来服务金融,本身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模式。而数字金融则是用数字化的模式来提供金融服务,包括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信任,数字化的方式来执行合约。 过去商业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很难做到统一,而在数字金融的新模式下,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可以做到统一。

基于以上对数字金融特征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数字金融定义:

【定义6:数字金融】 数字金融是采用数字化的货币做金融交易媒介,通过去中心化模式构建信任,采用分布式共享账本作为交易记录,自动对账、清结算的金融模式。

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当业务流程,特别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交易流程以及金融业务流程数字化后,也就是说走过数字经济1.0时代后,资产数字化成为一个普遍的需求。大规模的资产数字化必将呼唤货币数字化,因为作为数字化资产交易的媒介,也必须数字化才能完成闭环。其实,资产数字化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概念。金融市场的股票、理财产品、债券、票据、ABS等早已实现部分数字化。只不过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初级阶段的数字化,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资产电子化。资产电子化和数字数字化的区别在于前者资产的确权依赖中心化的机构,资产流转、交易也依赖于中心化的平台。而后者资产的确权和交易流转依赖于密码学和分布式共识算法,也就是说是在具去中心属性的区块链技术平台上。为什么需要从资产电子化过渡到资产数字化?因为数字经济扩展到各层面,只有在去中心的区块链平台上,才能做到真正的泛在、普惠、公平、安全、透明。否则,像传统的场内交易所、OTC市场等,都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完成资产的流动。

当然,并不是简单的加上区块链技术就成为数字金融,数字金融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包括监管合规问题、税收问题、信息披露、隐私保护、投资人保护、反洗钱、防资助恐怖组织、资产评级、风险控制,甚至跨主权监管机构的协调问题。自2017年以来,很多国家都面临这些问题,目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2019年6月25日,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29]389,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主流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和相关市场机构都不得不应对。Facebook以其拥有27亿用户群体为基础,联合27个机构,锚定美元、欧元、英镑等国家的一篮子法币,发行稳定币Libra。如果Facebook的计划得以落实,那么Facebook将成为一个超主权的央行,各国央行和商业银行将受到很大的冲击,国际金融格局将受到颠覆性的影响。虽然自2015年以来,诸如英国央行、中国央行、加拿大央行等都开始探索发行央行数字法币(CBDC)的模式,但Facebook的行动无疑给各国央行以极大的刺激与挑战,并加速他们在CBDC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由于Facebook公布的Libra锚定的一篮子资产中没有人民币资产,因此Libra的发行对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以及中国在国际上的金融话语权构成巨大的威胁和挑战。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也宣布加快中国数字法币(DC/EP)的研发[47],央行数字法币将通过中心化管理、双层投放方式运营,作为零售CBDC,旨在取代现金M0。虽然官宣的DC/EP不一定要采用区块链技术,而且采用中心化管理的模式,但对比纸币、硬币等现金,以及目前存在银行或第三方支付的账户体系的电子货币,DC/EP无疑将在隐私保护、去中介、可追溯、安全流转、清结算方面更接近数字货币而非电子货币的定义。可以预见,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经济总量第二的大国,央行数字法币的发行和流通将给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六、数字金融的展望 (Outlook of Digital Finance)

我们正处于数字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数字经济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其与传统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的区别和联系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在这个对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缺少共识的阶段,由技术创新推动的数字金融,远远走在了法律和监管的前面。

归根结底,数字金融的出现是由经济的真实需求驱动的。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直接原因是金融机构把不同风险的房地产债证券化,组合打包成不透明的金融衍生品CDO以及在CDO上叠加的CDS,通过评级机构不负责任的评级,有毒资产通过金融市场向全球扩散。当CDO的底层房产债大量出现违约后,会触发整个金融系统的坍塌。数字金融的透明、资产穿透、可追溯等特点可以防止类似的情况出现。

另一方面,随着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万物互联、智能设备、人机协作将创造比互联网时代更大的经济价值,驱动这些价值创造的生产要素主要来源于数据和算法。在这样一个数字化的世界,传统金融将不能满足数字经济的需求,难以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必然向数字金融过渡。可以预见,在未来产业中,供应链金融、贸易金融、消费金融都将向数字金融转型,资产数字化和数据资产化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双轮,CBDC、机构发行的锚定资产的稳定币、数字证券、数字票据将在机构与消费者之间普遍使用。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将被广泛应用,以实现可编程金融,达到去除金融中介、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交易对手风险和资源错配风险以及减少企业三角债等问题的作用。当监管政策跟上技术革新的步伐,在一个与时俱进、高效、公平合理的监管环境下,数字金融必将为老百姓带来更公平、便捷、普惠的金融服务,也将为世界带来比互联网经济更加繁荣的数字经济。

七、总结 (Conclusion)

数字经济在今天已成为一个提及度很高的词汇,但是数字经济并没有一个接受度高的确切定义。没有确切定义,统计、研究和分析数字经济在传统经济的占比也失去了依据。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通过对伯克特和希克斯关于数字经济定义的论文的分析,重新给数字经济下一个更准确的定义:数字经济指的是在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的各关键环节中通过数字化技术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

同时,我们列出了数字经济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8个历史事件,并厘清了电子化(或信息化)与数字化概念的根本区别,把数字经济的发展分为以信息化为主的史前阶段、以IBM于1995年提出e-Business(电子商务)口号为标志的数字经济1.0阶段,以及以2010年比特币购买披萨饼为标志的数字经济2.0阶段。

我们进一步指出,数字经济2.0阶段实质是数字金融,而数字金融是采用数字化的货币做金融交易媒介,通过去中心化模式构建信任,采用分布式共享账本作为交易记录,自动对账、清结算的金融模式。

数字金融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它的产生既有其历史根源,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需要的是一个有助于数字金融健康发展的高效、透明、公平的监管环境。我们呼唤有志于研究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学者、从业者更多地投入到对数字金融的研究中来,也热切迎接数字金融时代的到来。数字金融将给我们老百姓带来更公平、便捷、普惠的金融服务,也将创造比数字经济1.0时代的互联网经济繁荣万倍的数字社会。

猜你喜欢

定义数字化金融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数字化制胜
成功的定义
P2P金融解读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