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20-09-03薛晓杰侯立皓乔汪大治

广西中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正骨腰椎间盘腰椎

薛晓杰,侯立皓,张 燕,乔汪大治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有研究表明[1],目前中国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发病率在各年龄人群中均较高(总计7.62%),其发病与增龄及职业工种都有一定相关性。研究还发现25~55岁这一年龄阶段是高发年龄阶段,该年龄阶段的人普遍工作强度大,损伤机会多,体力劳动者也较多,且一些工种也需要长期地站立、蹲坐或弯腰等强迫体位,这些因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密切相关[2]。本病现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劳动的顽疾[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众多,目前国内外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大体可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两大类,两者各有其适应证以及优缺点。其中仅10%~20%需要手术治疗,其余患者都可选择如药物、理疗、牵引、针推、硬膜外封闭等非手术治疗方法[4]。本研究采用中医正骨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LDH 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8 月至2020 年2 月就诊于江苏省第二中医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 例,要求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诊断标准 符合《实用骨科学》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5]:①腰痛、下肢痛呈典型的腰骶神经根分布区域的疼痛。②相应病变的椎旁或臀上神经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③神经根张力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或屈颈试验阳性,或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④按神经分布区域表现肌肉萎缩、肌力减退、感觉障碍和反射改变四种神经障碍中的两种征象。⑤影像学检查:X 线腰椎正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弧度改变或脊柱侧突,椎间隙变窄,并能排除脊柱结核、肿瘤、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者。CT或MRI显示有椎间盘突出。

1.3 纳入标准 ①入选患者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②年龄18~65 岁;③在参加实验之前2周未进行过其他治疗或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消炎镇痛药物治疗。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标准;②有符合手术指征以及手术后再发LDH 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合并有马尾神经综合征或者脊髓圆锥综合征的患者;⑤合并腰椎肿瘤或结核、Ⅱ度以上腰椎滑脱、强直性脊柱炎、严重骨质疏松症者;⑥由于偏头痛、心绞痛等其它慢性疼痛症而影响对腰腿痛的评价者;⑦合并严重疾病如顽固的高血压、心脏病、其它严重原发性疾患以及精神病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采用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腰痛点以指揉法作轻柔小幅度的揉按。腰部肾俞与大肠俞之间采用掌揉法,以患者肌肤有热感为度。手法均匀用力,使患者施术部位产生发胀酸麻感为宜。然后采用斜扳法,患者健侧卧位,健肢自然伸直,患肢在上屈髋屈膝,医者面对患者一手肘部抵住患者臀部,另一手放于患者肩部,双手同时对抗发力扳动,以听到“嗒”声为宜。每周2次,共治疗4周。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治疗。患者取俯卧体位,选取腰俞穴+辨证取穴,如辨证为气滞血瘀型,取气海俞、大肠俞;肝肾亏虚取天枢、关元;寒湿痹阻取大椎、腰阳关等腧穴,穴位如有双侧,取患侧穴位。皮肤用碘伏常规消毒,注射用药为0.9%生理盐水1 ml+甲钴胺0.5 mg+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对准穴位垂直快速进针25~40 mm,稍作上下提插,回抽无血,然后将药液缓慢推入,每穴0.5 ml。每周1次,共治疗4周。

1.6 观察指标 ①ODI(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该量表包含10 项标准,包含了疼痛的程度,疼痛对睡眠的影响,外出旅游、社会生活的评估,以及持物、坐、站、行、性生活等方面。其中每项包含6个等级的细则,最低的分数是0 分,最高的分数是5 分,分数越高,表明该项功能受到的疼痛影响程度越严重,将10 个项目得到的得分相加后统计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分数愈高则说明患者功能障碍越严重。

②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具体的方法是在纸上划一条10 cm 的横线,起始点为0 的一端表示完全不痛痛,终点为10 的另一端表示剧痛,而横线中间部分则表示程度不同的疼痛,其中疼痛程度的判定,是根据患者在线上划记号的自我感觉。

③JOA 评分:JOA 评分是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评估治疗分数,主要用于评价腰椎功能。JOA 总评分包括主观症状(9分,其中包括腰背痛、腿疼、步态)、临床的体征(6分,其中包括直腿抬高检查、感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日常活动能力受限程度(ADL,14 分)3 项,最高分为29 分,最低分为0 分。JOA 功能障碍的程度是随分数的降低而加重。

1.7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6]。治愈:患者腰腿痛消失,能直腿抬高70°以上,并能恢复工作;好转:患者腰腿疼痛减轻,腰部的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没有改善。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 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愈率治疗组为70.00%,对照组为40.00%,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相同。详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ODI、JOA、V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ODI、JOA、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ODI、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DI、JOA、VA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ODI、JOA、VAS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VAS评分6.9±1.3 2.0±0.8①②6.8±1.2 3.5±0.7①组别n治疗组30对照组30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ODI评分74.8±7.5 11.6±2.6①②73.4±6.8 13.9±2.9①JOA评分13.5±4.3 24.9±4.1①②13.0±5.5 19.7±3.6①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医主要采用改善局部血循,促进炎症吸收,调整力学平衡,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的方法治疗,如应用镇痛消炎药、营养神经药、脱水剂等,虽然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容易复发,难以减轻患者的痛苦[7]。中医并没有腰椎间盘突出这个病名,但是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将其归为“腰痛”“腰腿痛”“痹病”范畴。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主要是各种原因所导致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随之髓核突出致使腰椎神经根受到挤压出现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神经功能症状。致病因素引起局部肌肉紧张,随之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破坏,从而椎间盘内的压力失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髓核突出,神经根受到压迫,直接致使神经根及周围血管产生炎性渗出,出现疼痛。所以,保守治疗LDH,最主要的方法是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使突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的空隙增大,也就解除或者缓解神经根受压充血、水肿的状态,促进炎症产物的代谢,减轻患者的症状。中医正骨手法可以纠正移位的椎体,纠正腰椎椎间关节以及小关节的紊乱,可以使椎间孔的形态和大小得以改变,解除或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状态,部分或全部恢复椎体间的平衡状态,也就是古人说的“骨正筋自柔”。

本研究采用正骨手法结合腰俞穴等穴位注射治疗,可纠正移位并消除炎症。穴位注射疗法,是一种以经络学说为指导,把传统中医针灸穴位所发挥的效应与西医药物作用相结合,起到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学者[8]认为腰俞穴治疗LDH 的机理一方面是腰俞穴位于督脉上,具有益肾强督、振奋阳气、疏通经络而止痛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其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素问·缪刺论》言“腰尻之解……是腰俞”,而现代医学认为腰尻为骶管裂孔。解剖学认为骶管裂孔续于硬膜外腔下端,故将药物注射于该穴,可通过硬膜外腔直接作用于病变的椎间盘,起到迅速止痛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中医正骨手法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但其远期疗效仍缺乏随访观察,这方面的工作有待今后进一步开展。

猜你喜欢

正骨腰椎间盘腰椎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图说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正骨手法教学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