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紫砂作品“福磬有余”壶的文艺概念

2020-09-03刘才荣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7期
关键词:壶把紫砂壶紫砂

刘才荣

传统的手工艺术总是带有一种独特的文化魅力,虽然千姿百态,但无论是书法、绘画、篆刻、雕塑,还是紫砂都有着共同的艺术感染力,其表面所诠释出来的工艺逻辑是相同的。紫砂壶中讲究“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形体变化之繁茂,可谓令人叹为观止,但无论怎么改变,这种工艺逻辑却始终不变。

紫砂壶的设计创作并不能归结为一个简单的制作过程,而是有种内涵意蕴包含在内的,文化层次、创作主题、带有鲜明时代特点的设计创意,才能够用新颖而独特的方式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各种文化元素、工艺技法叠加以后,组合成一个文艺概念,是我国文化所独有的艺术灵性的表现,这些东西并非是单纯的掌握技艺技巧可以获得的,需要创作者自身拥有一定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包含了对社会、历史、文化等等多个方面的认识。紫砂壶的文艺概念就是创作者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从过去总结而来的经验来看,紫砂陶艺对于传统的“诗书画印”有着非常良好的承载效应,合理地运用这一点能够从诸多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紫砂作品“福磬有余”壶就是遵循着这一理念创作而成的。

一、作品“福磬有余”壶的创作来源

优秀的紫砂壶艺作品能够调动人的情感,用自身的形体语言抒发创作者的情怀和感悟,基于全手工制作的特性,一个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保持完全一致的心理状态,所以紫砂壶的制作永远不可能是机械式的规整划一的产品,而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工艺呈现。正是基于紫砂这种艺术特性,很多经典的创作题材,不同时代的创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来进行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的表达。因此紫砂壶的设计创作绝不是呆板,作品“福磬有余”壶的创意源自于清代的吉祥祝福语“家磬有鱼”,这在清代曾经也是一幅广泛流传的吉祥贴画,社会大众取其中“有余”的谐音,进而汇聚成了一个庞大的吉祥概念,这种曾经聚集了很多人期待与祈福的艺术形象往往具有十分出色的感染力,将谐音中的“余”跟“鱼”的造型装饰形象联系起来是过去常见的做法,“福磬有余”壶的创作正是延续了这一民间习惯。将其中的文艺概念嵌入紫砂茶壶的结构当中,追求壶艺的完美,格调的高雅,在形制意念的统一之上,用主观的个性情感的介入,在传统的紫砂壶上产生新的艺术形象。

二、作品“福磬有余”壶的造型

这把壶的外形首先给人一种协调统一的感受,充分发挥了视觉和触觉上的平衡、和谐、韵律,色泽紫润,气度儒雅,底部三足呈正三角,这一点跟石瓢壶有点相似,不过象足相对于乳钉足在制作比例的拿捏上,难度要提升很多,既不能太高,也不宜太矮,观其玲珑处,又有香炉的形制特征。过去香炉的鼎足造型是从更加古老的青铜鼎衍变而来的,这种衍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而在古代能使用这些器具的人家,无不属当时的顶尖阶层,所以就有“钟鸣鼎食之家”的说法,作品“福磬有余”的壶底造型加入了鼎的味道,具有一定的象征意味。

壶身的线条柔和,身筒扁而圆,流畅无滞,过渡处圆融婉转,透露着祥和的意趣。壶面平视呈梯形,壶身与壶口之间以壶肩作为过渡,切削式的转折带来丰富的层次感,随后的直升壶颈在视觉上又有升腾的感受,这种接连的变化为的是让人感受到壶体结构的上升,进而领悟到精神的提升。壶嘴和壶把顺着壶肩自然牵出,三者处在同一弧线上,两端微微翘起,比例收放自如。壶盖与壶口紧密压合,盖面以层叠的圈线装饰,就如同水面上的波纹,过桥钮中段塑鱼鳞纹,两端塑鱼眼,合起来看就如同两条鱼分别跃入水中,这样的装饰形象结合壶盖上的圈线就显得十分生动,钮盖之间一环扣着一环,同时有鱼成双的概念也是传统吉祥意蕴中经常出现的,取其中的吉祥之意,象征着人们对喜庆福泽的向往之情。

除此之外,壶流和壶把的设计也十分具有特点,直流前出,流嘴嘟嘟,流身形成一种可爱的曲线,就如同鱼嘴一般,壶把则略带扇形,仔细看就是鱼尾的轮廓,这样的设计在整体上加深了“余”的印象,突出了整体的创作主题。

从造型制作和意蕴角度来看,这把壶的特点主要有如下三点:

1.这把壶整体简练,点、线、面自然融合,融入了历史元素、现实元素中的美学特征,强调茶壶的主体结构的完整,过渡得体,曲线张驰称势,达到形体合理构成的完美性,将主题中所包含的灵动感予以体现,让茶壶的造型和装饰充满了个性。

2.该壶的结构比例科学,壶底以三足支起,将壶体架空,加强造型下部的虚空间,又以简单的桥型壶钮形成壶顶的透空位,二者与壶把一起共同显示了“虚”的一面。三者以壶体这一实体作为共同的镶接物,使整体舒展大方,口、盖、体、钮、把、流等部位都统一在整体的设计中,并服从整体,做到与整体有机的结合。

3.这把壶在造型制作的过程中同步地嵌入了文化意蕴,让形体变化中分别带有现实和抽象的部分,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求创新,让人能够通过茶壶上的形态装饰组合感受到传统文化氛围中吉祥、幸福的概念,同时也带来了对于现实生活中追求幸福的思考。

三、紫砂壶文艺的概念

单纯的造型并不能产生文艺的概念,紫砂壶的创作也并非单纯的形体堆砌,而是结合时代与文化,将各个时期曾经诞生过的文化概念,用艺术性思维改造后的不同形体组合在一起,在作品“福磬有余”中,幸福是其中最大的含义,有“鱼”的概念则是一种具体而抽象的引导,鱼在这把壶上是具体的,但从鱼谐音到“余”就变得抽象了,这样的装饰造型结合传统文化能够提升作品本身的趣味,同时也便于观赏者的理解,从中得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得相应的人生感悟。

在现实中,不同的人对于不同事物的反应是有所分别的,但在同样的文化环境下,绝大多数人都会产生趋于一致的文艺概念理解。例如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落后,普通大众在生活中追求的仅仅是家有余粮,“福磬有余”在那个时代用来指代物质的满足;而当时间推进到了现代,工业化所带来的物质充裕让人们不再仅仅处于维持自身的温饱。相反当物质充裕以后,更多的人会转而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所以现代人更加希望获得只属于个人的时间,“福磬有余”中的“余”就可以理解为“余暇”。从这一点来看,传统文化中所流传下来的一些概念并非是始终不变的,围绕着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这些概念也会产生相应的偏移,合理地利用这些元素,将其转变为符合时代风格的紫砂壶形态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紫砂塑造中的文艺概念。

总结:当代紫砂所处的世界,精彩纷呈,紫砂艺术创作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多元的文化带来多元的创意,各种各样的全新造型层出不穷。紫砂文化艺术未来的道路显然具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衍生创造就成为了紫砂文化所要坚持的一种原则,紫砂创作的文艺概念也需要围绕着我们的文化概念而展开,并通过理论总结形成自身的文化体系,明末的雍容大度、清代的繁褥、近代的洐生、当代的创新,都将在历史上留下一席之地,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确立紫砂应有的历史地位和为未来的发展铸就新的基础。

猜你喜欢

壶把紫砂壶紫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刘少白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浅述作品“一帆风顺”的制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一粒珠
购买紫砂壶4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