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策划编辑应具备的意识和能力

2020-09-02陈迪

传媒论坛 2020年7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意识能力

陈迪

摘 要:新时代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版行业的内部外部对编辑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其中,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至关重要。本文试图探讨在新背景下,图书策划编辑应具备的四个意识和四种能力,并给出提升能力的几个小建议。

关键词:策划编辑;核心竞争力;意识;能力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7-00-02

优质的内容是出版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部分,而做好选题工作则是确保出版社能够提升内容质量、获得策划优势以及市场利润的重要突破口。[1]策划编辑的工作包括对选题的调研判断、内容和形式的设计、成本利润的控制和营销宣传工作。

策划编辑不仅仅参与一本图书出版的全过程,而且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因素。因此看来,编辑的选题策划能力,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要求非常高的一项综合实力。编辑要具备强大的选题策划能力,才能打造出兼具口碑与销量的好书,才能实现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策划编辑应具备的四个意识

(一)大局意识

策划编辑首先要有大局意识。这里说的大局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把好政治导向,二是要有文化责任感。出版工作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也是文化宣传的重要阵地。选题论证是出版工作的第一道关口。策划编辑必须把握好国家对出版业的方针政策要求,牢记大局意识,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出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出版企业是文化企业,文化属性是第一位的。策划编辑也要谨记,切不可急功近利,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要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文化产品,始终不能忘记一个出版从业者的文化责任。

(二)市场意识

策划编辑在选题策划开始,即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读者为核心。越来越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和内部培训学习,很多编辑挑选作者挑选题材,都开始有了更强的市场需求的概念。编辑对经营环境、读者对象、出版形象、图书分销渠道、促销手段、竞争状况等的调查,了解竞争对手,弄清对手的营销策略,才能在竞争中合理利用价格策略、读者策略和营销策略战胜对手。[2]不考虑市场,无异于闭门造车,做出来的书没有预期的市场效果。

策划编辑选书,目的不是造出库存,而是让读者购买,这是达成销售,是让读者喜欢受益,这是达成口碑。所以编辑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书,而是应该考虑读者想要什么样的内容、需要什么样的内容。读者通过阅读,可能有学习某种技能知识的显性需求,可能有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需求,还有满足形象管理社交需要的隐形需求。这些都是编辑需要充分调研和挖掘的工作。

(三)全程意识

过去的出版流程,编、印、发各自相对独立,每个人完成各自的部分就万事大吉了,因此造成图书上市后信息滞后、行动滞后,很难形成良好的销售反馈。编辑作为最先调研作者方、修改书稿时间最长、全过程接触人员最多的人,在了解图书卖点、掌控出版時机、能调动多方资源三个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策划编辑应该具有全流程参与出版的意识,在选题阶段,就要对图书的作者背景、作者自带可用的宣传资源、目标读者特点、图书所属板块及特色进行充分的调研。在编辑加工阶段修改标题逻辑、找到可以做书摘精彩语句、适合推广的文章、初步构想书名、文案等。在装帧设计阶段,与美编、设计师多沟通,力求做到读者喜爱、内容适配、美感特色的统一。最重要的是,全程与发行、营销密切沟通,在选题立项时、确定书名封面时、在重点图书下印之前,多多倾听发行营销对市场的意见、对营销方法的建议。

(四)成本意识

编辑一般都更加擅长和专注文字,对数字、财务不是非常敏感。有的编辑一头忙着联系作者、看稿子、搞活动,工作多又忙,可是到年底一算账发现,可能一本书的利润并不高。出版社虽是文化单位,但是也是需要考核经济指标的。这要求策划编辑也要懂成本,控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

一本书的成本基本分为稿费成本、印制成本和营销费用三个方面。策划编辑在关注文字的同时,也要时刻绷着成本的弦,把账算清楚。比如购买外版书版权时,阶梯版税和对应册数,不同的设置就能造成前期成本的很大差异。比如针对美食类、医学科普类、旅行类的图书,在色彩、用纸、装帧工艺方面就要采取不同的取舍。比如营销宣传时,有的新媒体阅读量是很高,但报价远远超出出版业承受水平,要根据预算和实力选择合适的合作渠道。总之,是在适合、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控制好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

二、策划编辑应具备的四种能力

(一)信息整合能力

选题策划就是一个策划编辑在头脑中进行大量信息处理,再将其方案化和数据化的过程。收集信息就是选题策划的第一步基础工作,第二步,也更加重要的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合的能力,从而做出预测判断、可操作性的方案。

编辑不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注意捕捉信息,更要做一个有心人,才能够筛选出对自己工作有用的信息。[3]而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编辑应该带着清醒和自持投入到信息时代中,一方面做“专家”,要搜寻自己目标选题板块的信息,比如国内外专业网站、行业协会、名家团体和书店网站等,建立自己的选题和作者的专业库。一方面做“杂家”,在各行各业的各类媒体中畅游,比如微信、微博、豆瓣、知乎等等,全面地掌握流行趋势与营销热点,能极大地帮助对信息进行充分的衡量判断。这样逐渐培养起对信息的敏锐洞察和加工整合能力。

(二)沟通协作能力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工作是与“字”打交道多,而作为一个策划编辑,其实是一份要与“人”打交道的岗位。

对外,策划编辑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各种团体中发现有价值的作者。一旦开始选题策划就需要与作者深入沟通,在作者的擅长、写作的意图、目标方向等达成一致。后期又要在读者群中积极活跃,进行信息的传达,活动课程的组织等。对内,策划编辑需要说服选题委员会通过论证,需要和校对、美编、印制、发行等各个部门协作,完成一本书的生产流程。

如果不懂沟通,协作能力不强,就可能失去作者的信任,不被读者接受,耽误图书的生产和营销。这是对策划编辑社会交往能力的要求,并不一定要外向能说才是社交能力强,而是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及时、充分、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考虑对方的诉求与能力,在二者之间求取平衡的能力。

(三)编辑写作能力

不管是做策划还是做文字,文字功底是身为编辑的基本功。一方面是编辑加工能力,在审稿和校对的过程中,要对文稿的导向性、常识性和文字性进行多方面的修改和把关。提高文字加工能力的关键在于首先提高学习能力,自觉学习编辑业务知识,系统掌握图书编校的标准,熟练地运用工具书,正确地使用规范语言文字,尤其是提高发现问题和纠正错别字、修辞、语法及逻辑等方面问题的能力。[4]

另一方面是写作表达能力。策划编辑是要直接面对作者、读者进行交流的。面对作者,如何能向作者表现出自己对其领域和作品的理解和欣赏?如何能表达出精彩的方案和创意打动作者?面对读者,怎么用最简单的语言让读者理解作品的优点?怎么写出吸引人眼球引起读者购买欲的文案?靠的都是编辑的妙笔生花。这一点是对编辑的更高要求,也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需要编辑长期保持敏感,保持学习状态。

(四)数据分析能力

策划编辑的数据分析能力体现在两个环节,一个是选题调研的论证环节,一个是新书上市的销售跟踪环节。

策划编辑在选题甚至之前,就能接触海量的数据,比如大数据类,信息平臺的市场数据、书店的榜单和销售数据等,比如作者相关,各个媒体粉丝数量、阅读数据、之前作品的销售数据等。在新书上市之后也不能撒手不管,这才是紧跟数据和销量做分析的好时机。要关注出版社在各个渠道、各个时间的发货、添货、退货数据,尤其是做了线上或者地面活动,要追踪记录这个时段后销售数据的波动,来确定备货调货以及活动效果等。

数据不会说谎,也不会模棱两可。策划编辑在运营一本书的时候,不能仅仅靠感性的感觉好、应该不错来做决策,而是要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提高市场预测判断的准确性,提高选择渠道、平台和活动的高效性。

三、结语

任何行业的竞争,本质都是人才的竞争。优质的内容是出版业的一项核心竞争力,策划编辑就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策划编辑的要求都是全方位的,能策划出畅销精品的编辑非常难得。策划编辑只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是提高自身价值的必然之路,也是个人发展与出版社发展的双赢之路。

参考文献:

[1]易新.浅谈策划编辑的基本素养[J].采写编,2019年第4期.

[2]陶莹.编辑在图书选题策划中应当具备的八种意识[J].图书档案,2018年第1卷第3期.

[3]刘宇龙.论新时代图书编辑的自我修养[J].新西部,2019年9月上旬刊.

[4]赵磊.新时期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传媒论坛,2019年第2卷第12期.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意识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消防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