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主探究习惯养成的区域活动支持策略

2020-09-02杨磊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自主探究习惯

杨磊

【摘 要】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包括发现问题、观察操作、交流合作与解决问题等几个过程。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可通过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投放适宜区域材料、鼓励幼儿手脑并用和优化幼儿互动等的形式,尊重和支持幼儿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提升幼儿探究品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习惯。

【关键词】自主探究;习惯;幼儿;区域活动

自主探究是基于幼儿自身的认知兴趣、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探究需要,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认识周围事物,从而不断丰富认知和探索经验的过程。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可以让幼儿拥有持续不断的学习动力,体验更多探索和发现的快乐,有助于幼儿的终身学习与成长。

一、自主探究习惯的内容

自主探究是幼儿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区域活动中发现问题、主动观察、交流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幼儿经过不断尝试和练习,自主探究从不自觉的行为逐渐成为自觉的经常化的行为习惯。具体表现为:浓厚的好奇心以及强烈的探究愿望,愿意积极动手、主动参与探究过程,能够与同伴和教师有效沟通和交流,最终掌握了观察、比较和探究的基本方法。

(一)发现问题

幼儿有着极强的好奇心。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幼儿眼里却是新奇神秘的,他们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幼儿对问题的高敏感性反映出他们的身心处于高唤醒水平,学习兴趣易被激发。幼儿在生活区里看到了鸡蛋,会迫不及待地问教师,为什么鸡蛋可以变出小鸡?小鸡什么时候能孵出来?

(二)观察操作

幼儿的智慧在手指尖上,幼儿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获得直接经验,这是幼儿理解抽象概念的基础。动手动脑的观察和操作能帮助幼儿对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科学区中,幼儿将红黄颜色混合后发现了变成了绿色,于是多次操作观察,最终积累了颜色混合的直观经验。

(三)合作交流

幼儿是社会性成员,在区域活动中必然会与其他幼儿发生互动,因此,区域活动的过程必然是和同伴共同探究、相互交流的过程。春天到了,幼儿在自然角中养了蝌蚪、小金鱼、蚕宝宝等小动物,他们在和同伴一起照顾观察小动物的过程中,建构了倾听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合作照顾小动物的经验。

(四)解决问题

幼儿在区域活动中遇到了问题,会自发地渴望得到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他们积累了探究经验和方法,获得了成功体验,进一步激发了持续性的探究精神。例如,建构区中,在开始时幼儿总是不能将扑克牌搭建成房子,后来发现是因为没有找到平衡点,另外风有些大,最终解决了问题,将扑克牌搭建成一座城堡。

二、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有效策略

区域活动中,教师需要鼓励幼儿的主动学习,对幼儿的自主探究提供适宜的支持与帮助,引导幼儿在与材料、环境和同伴的充分互动中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一)树立新的教育观,支持幼儿自发探究

首先,教师要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方式,把幼儿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自觉充当区域活动中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其次,教师要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观察操作和记录分享,幼儿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决定权。再次,教师要及时观察和了解幼儿探究活动的具体情况,可以采用定点观察和追踪观察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观察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情绪状态与互动情况。最后,当幼儿确实遇到了困难且实在无法解决时,教师要在观察评估后,间接给予幼儿支持和指导。自始至终,教师要关注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二)投放适宜材料,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材料是幼儿探索的桥梁和中介。首先,材料投放应注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活动中亲身见过、摸过、尝过、感知过的材料会更有兴趣,学习依赖于他们亲身所获得的直接经验。其次,材料投放应丰富多样,具有一定的开放度。根据材料的性质,教师可将其分为成品材料、半成品材料和自然材料。成品材料的操作方法相對固定,较适合小班幼儿。半成品材料的操作方法开放度有所增加,给与幼儿更多思考和创新的自由度,较适合中大班幼儿。

(三)优化探究互动,鼓励幼儿交流合作

合作让年龄相近的儿童可能在彼此的最近发展区内操作,进而表现出比单独学习时更高的水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的合作水平,接纳小班幼儿不会合作,中大班幼儿合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冲突的情况。其次,教师要和幼儿商量合作的方式与要点,相信幼儿具有合作的潜能,放手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练习合作。再次,积极示范良好的榜样,当看到幼儿在区域活动与同伴有好的合作,教师要抓住这些瞬间,可以用照片和视频记录,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合作方法,鼓励幼儿相互学习。最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合作中提升探究的深度,从而获得更丰富的探究经验。

(四)拓展多维感官通道,提升幼儿问题解决能力

区域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能力运用的积极性,让幼儿与材料在“操作”媒介下深度交融,提升幼儿自主探究能力。《指南》中着重强调,教师应充分“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探究过程中,幼儿的成功固然十分重要,但失败也在所难免,教师应充分肯定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专心、认真和努力,肯定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行为,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激发“玩兴”,真正享受到探究的快乐,自觉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进而受益终身。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自主探究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