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领域《蚂蚁王国》
2020-09-02施蔚薇
施蔚薇
【摘 要】蚂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为幼儿所熟悉,与幼儿的生活有关联。蚂蚁探究活动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活动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通过“创设情景——自由观察——大胆表述——迁移经验”的指导模式,结合搬豆豆的游戏形式,引导幼儿逐步认识蚂蚁,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学会观察,促进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班;科学领域;自主
一、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和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还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蚂蚁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是幼儿所熟悉的。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并使其进一步认识蚂蚁的简单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笔者设计了此次观察活动。
二、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认识蚂蚁的简单外形特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使幼儿参与科学活动,体验观察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在自然角中观察过蚂蚁
2.材料准备
(1)教具:蚂蚁课件,视频,各式蚂蚁图片
(2)学具:放大镜17个,彩虹伞一面,海洋球、圈若干
(3)家长资源:蚂蚁工坊3个
3.环境布置:蚂蚁王国
四、活动过程
(一)展示到蚂蚁王国做客的背景故事,激发幼儿兴趣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1.幼儿自由观察蚂蚁工坊、蚂蚁图片,并讲述自己的发现。
2.教师提问:蚂蚁长什么样?(从颜色、身体各部分引導幼儿观察)
(三)出示课件,感知蚂蚁外形特征
1.结合课件,感知蚂蚁外形特征
(1)提问:蚂蚁的身体分成几个部分?头上有什么?
小结:蚂蚁由头、胸、腹和六条腿组成,头上有触角、眼睛、嘴巴。
(四)观看视频,感知蚂蚁的生活习性
提问:蚂蚁在做什么?它们怎么搬食物?蚂蚁是否住在一起?
小结:蚂蚁虽小但团结合作力量大。
(五)游戏《搬豆豆》
规则:幼儿合作利用彩虹伞面搬运豆豆过河送到蚂蚁王国。
五、活动反思
《指南》指出幼儿在对自然事物的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又能充分发展形象思维。本次活动本着:“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让小蚂蚁走进了幼儿的生活。
(一)活动的思考
蚂蚁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尽管蚂蚁体型小,但它身上蕴含了许多的知识点。首先,蚂蚁种类繁多且颜色多样,有红色、棕色、黑色、白色等,在本次活动中笔者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黑色蚂蚁。其次,蚂蚁是动物世界里的传奇,它们能搬动比自身重100倍的物体,是群居动物,它们擅长用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能用触角对话。最后,是蚂蚁的外形特征,分为头、胸、腹、足、触角等部分。这些都是蚂蚁比较明显的生活习性与特征。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笔者将蚂蚁身上的知识点筛选了一些简单易懂的,作为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小班的幼儿以直观思维为主,他们喜欢在体验、探索、游戏中学习知识,情景化、游戏化的形式更适合小班的科学活动组织,说教式和灌输式则不适宜。因此,通过给幼儿提供蚂蚁工坊、各式蚂蚁图片及视频,让幼儿自主观察,教师再加以引导,幼儿便能轻松地学习蚂蚁的相关知识。最后,教师再以“蚂蚁搬豆”的游戏让幼儿去体验蚂蚁的特征。
(二)活动的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情景——自由观察——大胆表述——迁移经验”的指导模式,结合搬豆豆的游戏,引导幼儿逐步认识蚂蚁。首先,通过创设参观“蚂蚁王国”情境引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然后为幼儿提供蚂蚁工坊、各式蚂蚁图片初步认识蚂蚁外形特征;接着播放视频让幼儿感知蚂蚁用触角对话及团结的生活习性;最后结合游戏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力量。
本次活动的亮点在于有趣的情境创设及真实的观察材料,充分地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其进行实践操作并学习,既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锻炼幼儿的动手动脑的能力,也萌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喜爱。
在师生互动方面,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活动的气氛是愉快轻松的。幼儿也能将自己观察蚂蚁的发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使其在本次活动中既获得了知识经验,也收获了游戏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缺乏探究经验,因此教师应该选择生活化的探究内容,提供适当的材料,让其有初步的探究方向。在科学认知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直接经验,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探究精神,让幼儿对探究活动产生的浓厚兴趣,从而促进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曹懿.小班科学认知活动:小蜗牛教育观察[J].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