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 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更精彩
2020-09-02闫朝耘
闫朝耘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个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齐头并进的教学旗帜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成为中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有助于中学生形成良好的言行习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健全的法治观念。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列举教学实例,阐述在教学中取得的实效。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初中学生;体验式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要提高自我专业水平,创新教学方案。“体验式教学,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更精彩”,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高效嵌入这一创新教学模式,以下笔者做几点教学尝试。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课堂互动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向传播知识,即“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力度有限,注定被摒弃。初中阶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校教学方面的创新和行之有效的策略关乎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身心健康的发展。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课堂互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以真听、真看、真感受的形式亲身体验课堂的精彩。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學生进行“体验式”的学习、讨论,潜移默化地传授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审视自我,思考个人与团体、社会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和培养健全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教授《尊重他人》一课时,笔者先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轮流发言。第一轮发言的主题是“在生活和学习中应该怎样尊重他人”。然后笔者在课堂上讲述几个近期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给大家听,让学生听完后再进行第二轮举手发言。案例1:因暴雨天气,道路受阻,外卖小哥送餐时间迟到半小时,结果遭受顾客言语上的辱骂和行为上的差评,外卖小哥一直低头致歉。案例2:建筑工人小李下班后乘坐地铁回家,由于工作性质原因,身上沾满灰尘,上车时遭受到邻座女乘客的嫌弃,女乘客说:“脏兮兮的,离我远点。”通过两个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细致思考,鼓励他们积极举手,各抒己见,分析案例中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表现,最后得出结论:学会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外兼修的道德品质,是构造和谐幸福社会的重要基石。
二、合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课堂导入新理念
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样,对教育事业的贡献也不可小觑。互联网以声音、图像、动态视频等形式,丰富了教学方式以及课堂内容。合理利用互联网,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能呈现别样的体验风格,是现代化教学必备的教学模式之一。通过对互联网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有更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可以让学生在感性和理性重叠的情况下做出正确有价值的判断,这对学生在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课时的意义重大且实用效果显著,且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学序曲》这节课时,教师首先给学生播放内容为“中学生应该有的样子”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刚踏入中学阶段的学生对自身成长变化有了全新的认知。视频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自我修养的锻炼,中学生要注重培养个人良好言行品格和健全的道德法治意识;二是学习知识点的全面升级,中学生要注重培养自学能力、自律能力,要学会归纳和总结,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等。通过视频的观看,使学生对自己身份的变化有了全新的认知,并把中学阶段的学习重点一一划分,让学生在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奋力拼搏,积极向上。
三、开创“情景化教学”,组织学生课堂表演
中学生正处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热爱生活是他们最真实的青春写照,因性格不同,有的人天生活泼开朗,有的人内敛拘谨。在课堂上,开创“情景化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例如,学习人教版《法律为我们护航》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行组队,并以《法律为我们护航》为主题,进行自导自演的创作表演,每组成员表演结束后,笔者给予评价并及时引导组内成员进行创作分析。最后,通过无记名投票选取最佳“情景化”创作表演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中,开创“情景化教学”,组织学生参加课堂表演不仅让学生全程参与体验,拉近了书本与学生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让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全面认识和理解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提升个人社会价值观。
又如,在学习《我与集体共成长》这节课时,笔者借助班级里某学生过生日的契机,引导学生一起大声跟该学生说生日快乐、唱生日歌,并且让班级气氛活跃起来,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集体带给人的温暖和力量,使学生认识到班级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幸福,使其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深深体会在集体成长中获得的快乐。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实践“体验式教学,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更精彩”,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此外,教师更要提升教学专业水平,合理利用资源,及时鼓励和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参与创作,积极阐述观点,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法治观念。
参考文献:
[1]张建武.新时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J].德育管理,2019(04).
[2]黄献平.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道德情感教育[J].课程教学,2019(21).
[3]马杏英.让体验式教学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常态[J].考试周刊,20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