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新三板市场“改革”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020-09-02刘新阅相明杰

商业经济 2020年8期
关键词:融资问题制度改革中小企业

刘新阅 相明杰

[摘 要]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飞速增长,不仅解决了80%以上的城镇居民就业,还为扩大政府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和组成部分。然而,中小企业融资时常常遭遇较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融资瓶颈难以破解。新三板市场是我国中小企业金融制度改革的重要产物,为中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的现实问题。但由于相关制度不完善,投资不够活跃等原因,新三板市场一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为了使新三板市场发挥真正的效力,2019年下半年开始,新三板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从转板制度、外部监管等方面着手,为新三板市场发展注入新动力。

[关键词] 新三板市场;融资问题;制度改革;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 F2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8-0047-02

一、新三板发展现状

新三板市场是我国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开发的新的融资渠道,我国金融制度的创新的产物,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可以通过股权质押,定向增发等方式进行融资,从而缓解融资难的困境。截止到2020年6月22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为8546家,总股本5473.85亿股。按市场分层来分类,其中创新层1189家,基础层7357家;按交易方式来分类,其中做市挂牌公司639家,集合竞价公司7907家;两网及退市公司74家。从地域方面来看,挂牌数量明显增多的省份大都位于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江苏、北京,广东三个区域增速较快。随着2013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揭牌运营,新三板市场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增长,并且在之后的时间里实施了做市商制度和分层制度。从2013年至2018年挂牌公司数量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但是从2014年开始增长率便一路下滑。直到2018年末挂牌数量为10691家达到高峰,2019年开始便开始进入下滑趋势,年末统计数据显示挂牌企业为8953家,并且截止目前这一数量仍在下降。而新三板市场的成交金额更是从2017年的2271.80亿元峰值下跌至2019年的825.69亿元。

为了缓解这一颓势,发挥新三板市场真正的价值,新三板的改革势在必行,2020年6月3日,证监会颁布了《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在原有的基础层和创新层的基础上加入了精选层,并且规定挂牌企业只要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直接由精选层申请转板至深交所创业板或上交所科创板。希望可以充分利用新三板市场承上启下的功能,加强各个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给新三板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二、新三板市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新三板市场活力不足

与其他金融板块相比,新三板当前的流动性明显偏低并呈现下降的趋势,2018年新三板市场成交额为888.01亿元,同比下降60.9%,2019年在此基础上继续下降,为825.69亿元。但同样在2019年中小板成交额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53%;深市成交额更是高达73万亿元。这说明我国金融市场向好,但新三板市场却比较低迷。新三板市场现有的投资产品中,存续期普遍在3年以上,且一般采取全封闭策略,并且设置了相应的赎回费用,这些产品规定都增加了投资者所承担的流动性风险[1]。另外,新三板市场对于投资者的要拥有超过500万元证券类资产的要求也将很多想要进入新三板市场的中低收入人群拒之门外,虽然可能证监会是考虑到中低收入投资者风险承担能力问题,但这确实也是导致新三板市场不如其他金融板块活跃的原因之一。

(二)融资效率较低,内部监管失衡

新三板市场集中了一些未能在主板市场上市,经营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信息披露不是很透明,完整性较低。而投资者大多厌恶风险保持一定的谨慎性,这种怀疑态度导致基础层的企业很难融资。在种种轻资产企业偏多的状况下,固定资产较少,银行大多认为此类企业风险较高,并不能获取足够的抵押金额,因此定向增发和民间借贷成为了大多数中小企业主流的融资方式。然而在股权质押的过程中,对控制权的降低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控制权的度需要管理者准确把握,控制权过高也会不利于企业的治理,第一大股东并没有参与到公司的经营决策当中来,但却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管理层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股独大却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予以制衡,同样会导致企业出现问题。同时对于融通大量资金的投资决策方面也缺乏监管,项目的可行性不高导致资金的大量闲置从而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改革推进缓慢

新三板市场成立以来,可以成功转板的企业凤毛麟角,虽然新三板成立之初有相关政策文件提到,凡符合中小板、创业板条件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可以直接转到相关板块上市,但由于新三板自身转板机制等问题,使得这一政策形同虚设。为了解决转板上市机制等问题,新三板进入了改革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今年的3月6日中国证监会起草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根据中国证监会党委部署,全国股转公司于4月27日正式启动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精选层挂牌。这一系列措施的制定十分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的,接下来就进入到了明确这一系列举措的目的,并把这些改革变为现实的艰难地实施阶段。精选层的流动性将进入一个令人期待的阶段,那么位于基础层的企业又应该如何为自己谋求发展的出路,这当中如何保证想进入精选层的企业所发布的信息是真实可靠的,有关人员在审核过程中是否嚴格执行了程序,以及放宽了个人投资者的准入门槛的同时,能否兼顾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问题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落实。

三、多点落实新三板市场改革

(一)提升市场活跃度,加强市场监管

想要提高新三板市场的活跃度,拥有大量的具有相应金融知识储备和资金能力的投资者是必不可少的。从证监会2019年12月27日颁布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来看,新三板市场对投资人的准入标准有所降低,将原来的投资者需要在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终证券类资产市值500万元人民币以上,改变为对精选层、创新层及基础层的分层对待,分别为:本人名下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人民币100万元、150万元、200万元以上且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的个人。这一改进加强了新三板市场对于投资者的包容程度。事实上,受此次新三板启动全面深化改革等因素刺激,市场交投已经开始有回暖迹象。2019年第四季度新三板市场的成交金额为223.12亿元,同比增长23.14%。但想要新三板市场可以长期稳定的发展下去,除了吸引大量投资者进入市场外,对挂牌企业的监管不容忽视,加强对挂牌企业的审查,对于信息披露失真的企业和机构严厉打击,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二)优化融资结构,加强内部控制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融资效率低下,融资风险高等问题,针对资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优化融资结构势在必行。新三板市场上挂牌的中小企业应发展多种融资方式,多采用发行普通股、优先股、老股转让和发行公司债券等多样的方式来分散可能存在的风险。《意见》明确符合条件的“新三板”挂牌公司可以申请转板至上交所科创板或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同时,新三板市场将按照三层市场结构划分,各层级的融资、交易等功能逐层增強,投资者数量和类型逐层增加,精准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差异化需求,更好地发挥“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作用。

融资能力差的问题还应从企业内部根源上解决,增强企业内部信息披露的完整和及时性,加强外部监管措施,获取投资者的信任。同时也要加强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摒弃家族企业的观念,引进专业性人才,逐步实现市场规范化,从而增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资金的使用方面也要做好规划,既要避免债务过多但资金剩余而导致的经营风险,也要预估好企业的发展需求,以免资金链断裂,从而提高融资效率。

(三)以中小企业为核心,明确新三板定位

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目的在于规范公司内部控制使企业逐步达到资本上市的基本要求,在新三板的过渡和培养下,逐步实现股权标准化,增强其融资能力,提升公司的整体估值。新三板针对的是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对于基础层,创新层和新增的精选层挂牌的企业,要突出各个层次的特点,实现差异化发展。对于位于精选层的企业,信息的获取更加便利,无形中增加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位于基础层和创新层的企业做了一个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目前处于改革进程中的直接对接创业板和主板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对于符合发行条件的企业来讲,不需要以往复杂的程序,加快了转版的进程。同时改革过程中也要严格把关进入精选层的发行条件,加强外部监管措施和造假的惩罚措施,防止一些企业为了上市欺骗广大投资者。

新三板改革之路任重道远,出台新规只是改革的第一步,如何保障规定的落实,将好处实实在在的落到中小企业的头上,加强公众对于新三板市场的信心,打造一个企业和投资者都可以信任的良心市场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为了该目的,新三板市场要始终围绕中小企业的需求服务,针对其特点,提升市场吸纳投资者的能力,为企业融通到更多的资金。分层改革的同时,对于基础层的企业也要加强帮助和扶持的力度,督促其以创新层和基础层的企业为基准,不断发展进步,才能尽快根本上解决企业的融资难题。

[参考文献]

[1]林乐芬,唐峥.中小企业新三板市场融资现状与绩效分析——以“三省一市”694家中小企业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36(6):71-76.

[2]张宝贤,唐建荣,吴婷.新三板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研究[J].商业经济,2020(5):73-74+148.

[3]郑云峰,朱珍.新三板融资:方式、困境及改革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20(5):87-95.

[责任编辑:赵磊]

猜你喜欢

融资问题制度改革中小企业
淮安市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中国死刑制度改革
对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杭州富阳区造纸业融资问题及对策
浅谈实验室管理与改革
社保制度改革之思考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