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2020-09-02赵玉清杨亚楠乔丽娜刘学英
赵玉清,刘 恒,杨亚楠,王 莉,乔丽娜,刘学英
心力衰竭是一种因各种心脏病变所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系统十分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心脏病死亡事件的主要原因,同时心力衰竭病人常常伴有心房颤动发生,这两者均是人群多发心脏疾病,又可相互影响,使病变日趋加重且复杂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1-2]。沙库巴曲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病死亡以及心力衰竭住院风险;芪苈强心胶囊具有活血通络、益气温阳的功效,在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3]。本研究观察芪苈强心胶囊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诊治的94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均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慢性心力衰竭以及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年龄>40岁或<80岁;无研究用药禁忌证;有心脏基础疾病史,有症状、体征表现;身体状况良好,治疗可耐受;意识清晰,沟通良好;依从性好;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过敏体质;伴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肺栓塞等;伴血液、内分泌等系统功能障碍或较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病人;近期有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类型急性脑血管病变发作;精神系统异常或语言、认知障碍;研究资料不全或中断治疗病人。
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44~78(58.7±6.5)岁;心力衰竭病程6个月至7年,平均(3.7±0.6)年;心房颤动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0.8±0.2)年;发作次数3~7(4.5±0.2)次/周;伴有原发病:冠心病19例,扩张型心肌病1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瓣膜病6例。观察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44~79(58.6±6.5)岁;病程7个月至8年,平均(3.7±0.4)年;心房颤动病程4个月至2年,平均(0.7±0.3)年;发作次数3~8(4.6±0.2)次/周;伴有原发病:冠心病21例,扩张型心肌病1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瓣膜病4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变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注册标准JX20150417)口服治疗,初始服用剂量为每次50 mg,2次/日,根据病人病情及服用效果可每周增加药物剂量50 mg,最高药物剂量<每次200 mg,连续用药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芪苈强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40141)口服,4粒/次,3次/日。两组均以治疗8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5]:根据心功能分级标准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效果进行评估。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心功能分级下降2级或以上,心房颤动明显改善,可转化为窦性心律;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心功能分级下降1级,心房颤动有所改善,但仍未能转化为窦性心律;无效: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以及心房颤动均无改善,甚至加重,病情反复发作。②心功能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高峰射血率(PER)变化情况。③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检测:于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病人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高速离心处理后应用RLISA检测法对血清NT-proBNP水平进行测定。④QT离散度(QTd)检测:对病人治疗前后心电图进行分析,测量R-R间期以及QRS、T波间距离,QT间期测量记录最小QT间期(QTmin)和最大QT间期(QTmax)。QTd=QTmax-QTmin。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375,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SD、LVEDD、LVEF、PE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比较(±s)
2.3 两组 NT-proBNP和QTd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病人NT-proBNP、QT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水平和QT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各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和QTd变化比较(±s)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晚期阶段,也是器质性心脏病变十分重要的致死原因,心力衰竭病人通常有心律失常表现,主要是受到折返运动以及异位起搏细胞异常增高因素影响而发生的[6]。阵发性心房颤动是心律失常的主要症状,尤其在老年病人中尤为突出,其发作期病人排尿量异常、剧烈升高,同时伴有心房纤颤,当发生因炎症或失血引起的心肌损伤时,心脏起搏点不仅仅局限于窦房结,在心房内出现多个起搏点,可触发500~600次/min的无规律激动,心房发生纤维抖动,而这类激动经传导到达心室已下降到90~160次/min,仍不具有规律性,这也就使得心室不能正常搏出血液,随之出现呼吸短促、心慌、头晕、乏力等症状,对病人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临床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治疗目的在于及时缓解病人症状,并进行根本性治疗,有效改善预后[7-8]。
临床治疗心力衰竭药物种类繁多,其中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脑啡肽酶抑制剂(NEPI)沙库巴曲以及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缬沙坦组成的复方钠盐制剂,可发挥阻滞血管紧张素以及抑制脑啡肽酶双重作用,其能够直接作用于NEP和肾素-血管紧张素这两个系统,协同合作,发挥排钠利尿、扩张血管、预防,甚至是逆转心室重构作用,对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但心力衰竭5年病死率仍旧居高不下,因此,学者们一直不断尝试新的药物或方法,以获得更佳治疗效果,在此基础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被提出并广泛应用[9-10]。
芪苈强心胶囊是由黄芪、人参、红花、玉竹、附子、丹参、泽泻、陈皮及桂枝等组成的中成药制剂[11]。黄芪具有益气利水效果,附子可温阳化气,两者配合应用可从根本上改善机体心气虚乏、心阳式微状态;丹参可活血化瘀,葶苈子泻肺利水,人参能益气通络,三者配合应用可改善机体络脉瘀阻、水湿停聚、气阳虚乏状态;红花具有显著活血化瘀效果;玉竹能够养心阴,预防利水伤正;陈皮可疏畅气机、泽泻有利水消肿作用;桂枝能够温阳化气,同时具有调和诸药入络作用,引导诸药协同作用,共奏补益气机,活血化瘀功效,对治疗心力衰竭及心房颤动均具有显著作用[12-1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芪苈强心胶囊具有强效利尿作用,且又不会引起利尿抵抗,不会对血钠、血钾造成影响,诱发电解质紊乱,芪苈强心胶囊同时可对应用利尿剂后无效果病人发挥作用[14];芪苈强心胶囊能够改善病人运动耐量,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心排血量,在降低心脏前负荷的同时尚能增加肾血流量,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症状;还能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发挥抑制作用,从而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双管齐下,协同作用,相较于单一药物治疗在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可显现优势。治疗前两组LVESD、LVEDD、LVEF、PER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两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药物均具有预防或逆转心室重构作用,两者配合应用在改善心功能方面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治疗前两组病人NT-proBNP、QT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水平和QT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各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T-proBNP是心力衰竭特异性指标,其水平升高与阵发性心房颤动致使血流动力学异常,从而引起心脏负荷升高有关;QTd数值变化与心律失常呈正相关,也是反映心室肌损伤均一性指标,这两项指标改善说明联合用药有效性更强[15]。
芪苈强心胶囊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应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病人治疗中,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消除心房颤动,临床应用凸显出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