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差异教育的实施

2020-08-31陈竹娟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初中数学

陈竹娟

【摘 要】 新课改开展以来,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但是随着教育的深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产生了较大差异,所以就有了差异教育的产生。为了更好地满足集体的需要并且照顾到学生的个别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应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为教学目标,多元化组织管理教学,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满足不同学生差异性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 初中数学;差异教育;因材施教

一、差异教育与因材施教的区别

在理解差异教育时,许多教师往往会将它与因材施教混为一谈,殊不知这两个概念是存在区别的。因材施教是以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为基准进行区别化教学。由于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各不相同,发育的阶段也各有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受教育影响普遍具有差异性,因此他们的个人努力情况以及个人水平表现具有特殊性及差异性,所以教师的教育要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虽然出于为学生着想的目的,但是现实中却难以实现。而差异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更加关注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差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及多元化的选择。差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差异教学从一个共同点出发,面向所有有差异或无差异的学生,既让学生感到了同学间存在的共性,也让他们看到了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以人为镜,清楚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加强自身素质,更加努力学习,缩小这些差距。初中数学中的差异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个性的人才,与因材施教不同的是,差异教育更加具有普遍性,允许差异的存在,以学生为中心,力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允许学生保持自己独特的个性发展,不过于追求个体的特殊性,所以差异教育实施起来较因材施教更为容易,让学生在共同的教学环境中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追求更好的发展。

二、差异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1.尊重个体,划分集体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而且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性格养成、适应社会的阶段,难免会出现性格上的不同,有的还会出现叛逆表现,从而出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差异。而差异教育讲求的是集体发展中允许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我们要正视这些差异并允许它们存在。教师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情况及学习程度、学习能力等做一个详细的排序,根据学生的各项表现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制订教学计划。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够感受到集体的存在,又能够深刻体会到學习中存在的差异,提高自身学习水平和成绩,更加积极地面对初中数学的教育。

2.学习小组的管理方法

在日常学习中,初中数学教师面对不同的学习小组要有不同的管理方法。首先,我在分组教学时,将班级里的学生根据数学成绩以及各个学生的优劣势、学习能力等做了详细的小组划分,注意不能随意地仅凭数学成绩进行划分,而要全面统筹发展,以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个性等具体状况进行精要的分析,然后再对其进行分组。有些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但是其他理科成绩很好,这样的学生脑袋聪明,我会把这样的学生和成绩优秀的同学分到一个组,因为这样的学生一点就透,只是对知识的学习比较混乱,导致偏科,所以他们需要有学习好的组员进行日常的学习交流与陪伴,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会安排在一个组内,然后配备一个学习靠前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帮助,因为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辅导学习不好的同学,并且讲解的过程也是在对知识的复习和巩固,这个过程是双赢的。同学之间的交流效果往往要比教师讲课的效果更好,教师要逐步削弱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作用,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

3.小组学习中的差异化训练

在面对各小组布置学习任务时,教师应该在同一个问题上对各个小组进行差异化训练。面对同一道题目时,学习好的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把题目解答出来,而中等生则需要的时间长一些,学习差的学生则很难将题目成功解答。所以,在教师布置完题目后,应设定不同的做题时间来要求各个小组进行解答。面对较难的题目,一组时间为5分钟,二组时间为7分钟,三组时间为10分钟,二组做完后要轮流上来讲一遍,确保中等能力的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把问题学懂、学会,然后让三组派一个代表来给我讲,讲完后我会留出时间,让一组多派出一个代表和三组代表一同为三组同学进行讲解,最后各组代表把各小组的具体学习情况汇报给我。这样可以减轻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并且使一些优秀的学生对难解的题目和知识点加以巩固,让学生困难的学生能更好地学习。

总之,每个人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是平等的,不同的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差异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理念,逐步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达到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整体提升的教学目的,为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赵金凤.初中数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处理[J].华夏教师,2019(23).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初中数学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初中数学隐性分层教学研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