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英语课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

2020-08-31周滔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英语

周滔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旨在结合心理学原理,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道德修养和心理品质,实现学生健康发展的目标。小学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立足学生心理表现,有效渗透、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来学习英语知识,从而真正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英语;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3-0140-01

1.立足学习兴趣,培养进取心理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不仅需要行为投入,更需要心理投入。小学英语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使学生步入“乐知”境界,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进取心理的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切入英语教学,使学生在兴趣诱导下主动参与英语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

例如,在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6 Colours,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常见的颜色,如red,blue,green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涂色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动手操作。教师让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在彩纸上剪出各种物体,如红色的花、绿色的叶子、黄色的太阳等。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其次,涂色游戏。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各种表示颜色的单词,如yellow,white,red等,让学生根据单词含义,举例出不同的图画,最先答对的学生得2分,其他答对的学生得1分,答错不得分。在竞争比赛的影响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课堂氛围变得十分热烈。如此一来,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竞争欲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进取心理。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借助比赛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进取心理,让学生积极应对各种挫折,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2.立足个性想法,培养自尊心理

小学生天真烂漫,有时候会产生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这些想法在成人看来非常奇特甚至奇怪。面对学生的个性想法,教师如果一味打压,势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消磨学生的意志品质,最终影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所以,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想法,让学生自由表达自身想法,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例如,在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围绕“I like...(Animal)”这一话题进行了课堂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谈及了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如rabbits,dogs,cats等。但一位学生的想法与众不同,他说:“My favorite animal is silkworms.”学生们一听,好奇不已,为什么他会喜欢蚕这种动物呢?学生们议论纷纷,百思不得其解。面对学生的个性想法,教师没有多加评论,而是进一步询问学生:“Why is your favorite animal silkworms?”该生回答:“My family keeps silkworms for living.Silkworms give us silk.Silk is made from cocoons spun by silkworms.”大家一听,恍然大悟,原来silkworms既可以为人们带来美丽的绸缎,又可以让人们维持生计,蚕为人们带来如此多的贡献,难怪这位学生会喜欢蚕这种动物。如此一来,大家就理解了这位学生的独特想法,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

在上述案例中,面对学生的个性想法,教师没有多加评论,而是与学生进行了互动沟通,不但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构建了良好的同学关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立足心理负担,培养自信心理

要想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就必须要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回答。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存在“我会不会回答错误”“如果我回答错误了,老师会不会讨厌我”“如果我回答错误了,大家会不会不喜欢我”等负面心理负担,导致他们不敢在课堂上发声。基于此,教师应尽最大努力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例如,在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以下课堂提问。首先,教师提出问题:Do you like fruit?What fruit do you like?What fruit would you like to add to the fruit salad?这些问题是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激发表达欲望,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消化英语知识,降低理解难度,理解课文句型。其次,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上述问题开展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开口发言。例如,针对What fruit do you like?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回想Unit1 I like dogs这一单元学习的句型“I like...”回答问题,如此可以唤醒学生的记忆,让学生有话可说。此时,学生基本上都能得出问题的答案,如“I like apples”“I like bananas”“I like peaches”等。如此一来,所有学生都能顺利回答问题,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喜悦感,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立足分层教学,培养成功心理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明确指出,成功的经验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失败的经验会降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但学生学习能力各有不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势必会降低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基于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例如,在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故事新编活动。根据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不同的学习任务。针对优等生,教师让他们自主创编A new story of the king's new clothes,要求他們独立创编故事,必要时可以寻求教师帮助;针对中等学生,教师让他们合作创编A new story of the king's new clothes,要求他们4人一组合作创编故事,必要时可以寻求其他小组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帮助;针对学困生,教师为他们提供A new story of the king's new clothes的框架,要求他们按照教师设计的故事新编框架来合作创编故事,促使他们顺利开展故事创编。这种层次化的教学任务既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又可以使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结语

总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中,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小学英语教学之间的渗透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想法,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如此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让学生真正成为健全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肖中夏.基于小学英语教育人文性的分析[J].中华少年,2019(06):10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英语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