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阿霉素注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2020-08-31李石乔王泉詹力
李石乔 王泉 詹力
【摘 要】目的:评价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阿霉素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抽签法随机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均对两组实施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阿霉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前的VAS评分与参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的该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疾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阿霉素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能够迅速减轻患者疼痛,整体疗效可靠。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阿霉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VAS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在我国临床并不少见,是指发生在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的疼痛性疾病,一直为医学界面临的顽疾之一,因此,也被形象地比喻为“不死的癌症”。由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上述恶名即可知该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危害。为减轻该疾病的负面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从未停止探索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案。本研究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实施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阿霉素治疗,获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纳入研究,排除合并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用抽签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7例。参照组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范围43~81岁,平均(63.18±3.46)岁。实验组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46~80岁,平均(63.25±3.43)岁。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的一般资料基本均衡,P>0.05,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均事先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方法
参照组:本组患者接受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治疗仪器:PMG-230射频疼痛治疗仪(加拿大Baylis)。根据患者疼痛的神经节段水平,确认和标记射频穿刺点和穿刺深度,局部麻醉后,在C型臂X光机的引导下进行穿刺,以相应节段的背根神经节为目标,调整穿刺针的方向和角度,直至穿刺针的针尖到达椎间孔背根神经节旁。确定位置满意后,用碘海醇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83565福安药业集团宁波天衡制药有限公司)每神经根注射0.5ml行神经根造影检查,C型臂机透视,前后位及侧位片可见神经根边界显影满意,将针芯拔出,连接射频电极,先进行感觉刺激测试和运动刺激测试,确定神经平面与病变节段一致。根据测试结果设置治疗参数。本组患者治疗时,频率均设置为2Hz,脉宽为20ms,温度42℃,治疗时间15min。
实验组:本组患者接受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阿霉素(国药准字H20113320;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注射治疗,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同参照组。阿霉素:定神经刺激定位仪定位病变神经干,于病变神经干多点注射,每点注射0.3ml5%阿霉素,治疗1次。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估方法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范围0~10分,表示无痛至剧痛。
于治疗后3个月评价两组整体疗效,根据VAS评分变化及睡眠状况进行评价。基本治愈:VAS评分降低>90%,无入睡困难,深度睡眠时间与治疗前比较至少延长2h;缓解:VAS评分降低60%~89%,入睡稍困难,深度睡眠时间与治疗前比较至少延长1h;无效:未达到缓解中的各项标准。
1.4 数据处理
应用软件为SPSS24.0,采用LSD-t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采用卡方(x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的判定标准。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低于参照组,见表1。
2.2 整体疗效比较
实验组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3 讨论
长期临床实践证实,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是一个较漫长又复杂的过程,采用单一治疗手段往往难以获得优于综合治疗手段的临床疗效。因此,联合治疗方案为我国医疗领域现阶段进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实践的主流方向[1]。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为我国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常用方法,其本质是一种神经调控技术,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神经纤维冲动传导,改变引起疼痛信息穿刺的通路和调控疼痛介质表达水平来缓解患者的神经痛[2-3]。已有较多临床研究证实该方法单一应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也能获得良好療效。本研究单一应用该方法对参照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11%,进一步证实了上述实践研究所得结论的客观性。
阿霉素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作用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但药理研究也证实该药物在感觉神经末梢注射或皮下注射能够导致相应感觉神经元变性,用于治疗疼痛性疾病,可通过损毁感觉神经元发挥良好疗效[4-5]。本研究对实验组患者实施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阿霉素注射治疗,结果显示该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的疼痛程度轻于参照组,整体疗效优于参照组。由此得出,实验组的治疗方案可获得优于单纯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原因可能与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能够通过不同的作用途径协同发挥镇痛机制有关。
综上所述,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阿霉素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能够更加迅速缓解患者机体痛苦,整体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王晓英,王玲,李娟娟,等.脉冲联合表阿霉素神经后支毁损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2):123-126.
杜海艳,宋宗和,李广鑫.阿霉素神经干注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8,4(02):34-36.
成信之,吴海生,张井浪,等.C型臂引导下半月神经节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J].实用疼痛学杂志,2019,15(1):15-18.
吕达.TDP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0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7(13):244-245.
任长和,陈阳美.阿霉素的神经毒性及其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中的应用[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19,42(03):29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