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PETD治疗伴双侧神经根症状的巨大腰椎间盘突出症
2020-08-29王洪岗郑文杰
王洪岗,刘 超,郑文杰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导致腰腿痛的常见病因,90%的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症状,但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1-2]。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是治疗LDH的有效术式,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3-4]。
伴随着脊柱外科手术器械和技术的进步,PETD的手术适应证从最初膨出型LDH扩展到目前各种类型LDH及部分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满意[5-7]。其中巨大LDH可同时压迫同一节段的双侧神经根,导致双侧下肢放射痛,临床上相对少见[8];而采用PETD治疗亦少有文献报道。本研究应用单侧PETD治疗38例伴有双侧神经根压迫的单节段巨大LDH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术前均行腰椎间盘MRI、CT平扫及腰椎正侧位、双斜位和过伸过屈位X线片检查。纳入标准:①双下肢疼痛伴或不伴有腰痛,MRI提示单节段巨大LDH,突出节段与临床症状及体征相符;②正规保守治疗2个月无效,或虽保守治疗未及2个月,但症状进行性加重,患者无法忍受;③患者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9]≤3分或腰痛病程<1个月;④患者对手术风险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随访,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病变节段出现Modic改变,突出节段明显钙化或存在腰椎不稳;②伴马尾损伤综合征;③因身体原因不能耐受手术者。
对2014年6月至2017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收治、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38例患者施行单侧PETD手术。其中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40.2±7.8)岁(18~5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5.6 ± 2.2)kg/m2(21.8~28.6 kg/m2);突出节段L3/415例、L4/523例;平均病程(8.6± 2.9)个月(6~13个月)。
1.2 手术方法
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取俯卧位。定位画线后消毒铺巾,取下肢痛症状重的一侧入路,如双侧下肢痛程度相似则选择影像学椎间盘突出较大的一侧入路。本组左侧入路16例、右侧入路22例。于进针处以质量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皮丘直径约2 cm),C型臂X线机引导下将穿刺针逐层穿刺至目标节段上关节,穿刺针与椎间隙平面所成角度≤20°,以便减压至对侧。进针过程中注射麻醉药物,重点麻醉肌筋膜层及关节突外侧,关节突麻醉成功后调整进针角度,将穿刺针刺入椎管内,推注质量浓度为0.5%利多卡因3 mL。置入导丝及逐级扩张套管,充分椎间孔成形后放置工作通道。连接摄像光源系统,内窥镜下取出突出椎间盘,充分减压同侧神经根,以射频头或神经探子全程探查。将通道向内侧推入,自纤维环及后纵韧带腹侧取出退变松散的髓核组织,令纤维环后纵韧带下沉,神经探针经硬膜囊腹侧探查至对侧神经根腹侧,无致压物即可,不必充分暴露对侧神经根。除非减压需要,尽量保留纤维环及后纵韧带完整性。双侧减压满意后清理椎间隙内散碎的髓核组织,射频消融纤维环破口,彻底止血后退出工作通道,缝合伤口。绝对卧床4 h,之后可佩戴腰围下床行走。术后观察24 h,无特殊不适即可出院。
1.3 疗效观察
记录手术时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每隔3个月对患者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9-11],如有特殊不适回院复诊。将患者术后再次出现与术前相似部位疼痛,且复查MRI提示同节段同侧椎间盘突出定义为术后复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手术前后不同时相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均成功施术。手术时间50~95 min,平均手术时间为(77.8±11.6)min,术中出血量5~10 mL,平均出血量(6.5±1.5)mL;无切口及椎间隙感染、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24~3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7.8±3.9)个月。如表1所示,术后7 d、24个月时患者下肢痛和腰痛VAS评分、ODI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8%)因手术节段复发LDH而再次手术。典型病例见图1。
3 讨论
3.1 伴双侧神经根症状巨大LDH的手术治疗
LDH导致双侧神经根受压、出现双下肢放射痛的病例临床少见。而对于伴双侧神经根压迫的巨大LDH,外科治疗以双侧减压的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或经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为主,两种术式均可获得有效减压,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较大[12-13]。PETD可摘除突出间盘组织,在实现神经根减压的同时保留椎间活动度,具有创伤轻微、安全有效的优势,是治疗巨大LDH的较好选择。本组平均27.8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采用PETD技术治疗巨大LDH致双侧神经根症状的病例,效果理想,所有患者术后双下肢疼痛均有所减轻,腰椎功能亦显著改善。
表1 伴双侧神经根症状巨大LDH患者手术前后疗效指标对比(±s,n=38)
表1 伴双侧神经根症状巨大LDH患者手术前后疗效指标对比(±s,n=38)
注:LDH:腰椎间盘突出;VAS:视觉模拟量表;OD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JOA:日本骨科学会;*与术前比较,P<0.05
下肢痛VAS/分腰痛VAS/分ODI/%JOA/分术前5.6±1.5 3.8±1.3 56.3±12.5 18.3±6.5术后7 d 2.1±0.8*2.3±1.4*28.7±9.5*24.7±3.5*术后2年1.6±1.1*2.0±1.5*21.4±6.7*27.4±2.1*F值102.326 45.117 198.332 67.584 P值<0.001<0.001<0.001<0.001
图1 单侧PETD治疗伴双侧神经根症状巨大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图片(女,36岁,L4/5椎间盘突出症)1A,1B术前MRI矢状位及横断面扫描见L4/5突出 1C,1D 术中通道正侧位X线片 1E,1F术后3个月复查MRI见突出髓核消失
3.2 单侧PETD治疗伴有双侧神经根症状巨大LDH的手术要点
针对此类LDH患者,手术过程中通常需对双侧神经根充分减压,如椎间稳定性遭到破坏,则需进行椎间融合术。PETD技术可以在神经腹侧潜行减压至对侧,同时不破坏椎间稳定性。
手术要点:①放置工作通道的位置和方向是影响PETD治疗伴有双侧神经根症状LDH的关键因素之一。通道放置方向应与冠状面呈30°~40°、与终板平面呈10°~20°;通道尖端的背侧缘正位片到达椎弓根内缘时,侧位片上应位于上关节突前缘。②进行充分的椎间孔扩大成形,便于减压过程中通道方向的摆动。③处理巨大LDH时应采用边减压边进通道的方法,避免通道进入时因压力增加而损伤神经根及马尾神经。④同侧神经根应全程探查,对侧神经根需减压至直视下无明显压迫,或用射频头经硬膜腹侧探查对侧神经根腹侧无阻挡。
3.3 PETD术后复发率
术后复发是PETD治疗巨大LDH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4]。既往文献报道LDH术后复发的几率为5%~15%,患者年龄、BMI、椎间盘退变程度及突出类型均可影响术后复发率[15]。近期一项Meta分析报道PETD术后复发率为3.4%,低于常规开放髓核摘除术的复发率[16]。本研究中8%的患者出现复发,需行二次手术,高于文献报道的3.4%,推测其原因可能是本组患者均为巨大LDH,纤维环破口较大,髓核退变相对严重。
3.4 PETD术后腰痛转归
巨大LDH患者术中摘除髓核较多,可出现轴性不稳,并因此导致椎间隙高度下降,出现新发腰痛或原有腰痛加重,因此有学者建议对巨大LDH采取腰椎融合术[5]。但也有研究者持不同意见,认为LDH伴腰痛患者行PETD手术后腰痛症状好转[17]。本组患者术后腰痛症状较术前减轻,未出现因腰痛加重而再次手术的病例。一方面可能是因为PETD技术尽管需磨除一部分上关节以便于椎间孔扩大成形,但小关节主体未受影响;另一方面,术中尽量保留正常髓核组织和纤维环组织,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椎间隙高度的下降。
综上所述,单侧PETD技术安全有效,是治疗伴双侧神经根症状巨大LDH的较好选择。但在神经根充分减压时需尽量保留纤维环、后纵韧带等组织的完整性,避免术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