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原地区依那普利叶酸片复合制剂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0-08-28次旺次仁央宗郑俊李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5期
关键词:依那普利半胱氨酸脑血管

次旺,次仁央宗,郑俊,李洋

(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 内一科,西藏 拉萨)

0 引言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长期性疾病,与遗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西藏地区寒冷、缺氧、低气压、低氧分压、紫外线强、日夜温差大,同时传统饮食多为高脂肪、高热量和高蛋白,另外含盐分也较多,加之运动量相对少的原因,西藏为全国高血压最高发地区,而患者血压水平的高低与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大约75%的中国高血压患者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在男性高血压中占91%,在女性高血压中占60%[1]。据相关研究报道[2],血压和血浆Hcy同时升高的患者发生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会明显增加。我国学者将伴有血浆Hcy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称为“H型高血压”[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每增加5 μmol/L,外周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60%,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59%,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增加33%,而同时控制Hcy和血压水平可减少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进展[4]。依那普利叶酸片复合制剂是由中国研发并用于“H型高血压”治疗的最新药物,其作用已经得到一定的肯定。有研究显示[5],叶酸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Ⅰ)类降压药在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有协同作用。依那普利和叶酸组合形成依那普利叶酸片复合制剂,该制剂可降低血浆Hcy和血压水平,同时可增加依那普利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增强患者用药的依从性[6]。本文根据研究要求对入组的160例“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旨在观察高原地区H型高血压患者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复合制剂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同意入组的原发性高血压并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共160例,其中男98例,女62例,年龄38~79岁,平均(58±6)岁。160例患者随机分在对照组(安慰剂)和试验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组),各80例。纳入标准:(1)符合《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的诊断标准[7],入组时血压值达到2~3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即收缩压(SBP)≥160 mmHg或舒张压(DBP)≥100 mmHg;(2)同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 Hcy)水平≥10 μmol/L。许多研究结果显示,血浆Hcy>10 μmol/L可被认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8]。血浆Hcy浓度>10 μmol/L时称为高Hcy血症[9]。排除标准:(1)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患有严重的肝、肾、心、肺功能障碍和恶性肿瘤者;(3)不能耐受ACE Ⅰ类降压药,或者对此类药物有过敏反应者;(4)最近口服过叶酸片或者类似药物者;(5)心脏骤停(SCA)、中风或急性心梗(AMI)在近三个月发生的患者;(6)拒绝接受随访或无法坚持服药者。经统计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入院时一般人口学资料、本次研究涉及的疾病相关资料、合并症及生活习惯相似,均无显著差异,故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通过住院或者门诊入组的两组患者均每天测量血压,每个星期至少进行1次随访,随访时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建议采用规范化的药物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试验组每天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 mg/0.8 mg,对照组每天给予安慰剂。

(2)纳入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至少空腹10 h后,用抗凝肝素锂管(江苏康健医疗)抽取静脉血5 mL,用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经过循环酶法测量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

1.3 监测指标

(1)在两周、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时抽血查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 Hcy)水平,在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情况。(2)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情况(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急性发作、脑血管、心血管疾病及急性心肌梗死性疾病引起死亡的发生)。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及分析时运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均数±标准差(±s)用于描述计量资料(如年龄、病程、空腹血糖等)的基本情况,t检验用于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数的比较,χ2检验用于试验组和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一般特征比较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年限、空腹血糖、血脂(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血压水平、体质指数(BMI)及吸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一般特征比较(±s)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一般特征比较(±s)

?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Hcy治疗前后比较

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分析对比发现,试验组经过6个月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经过6个月治疗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反而有所升高,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试验组和对照组Hcy治疗前后比较(±s, μmol/L)

表2 试验组和对照组Hcy治疗前后比较(±s, μmol/L)

注:*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3 随访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

随访6个月期间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1.3%,试验组为7.5%,试验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3。

表3 随访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情况(n, %)

2.4 不良反应对比

随访期间对两组患者血压分析发现,收缩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试验组治疗12周后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中12例患者发生稍明显的干咳,经鉴别属于药物副作用,但坚持完成了服药和随访。

3 讨论

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在地理学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之为高原地区。西藏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比如气压和氧分压低而导致机体缺氧,食盐日平均摄入量高,使得西藏地区的高血压病患病率远高于全国各地。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西藏地区是脑卒中高发区,应引起高度重视[10]。我国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低叶酸、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677TT突变高(CC.CT.TT),在引起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发生的能控因素中,Hcy浓度>10 μmol/L和高血压处于前列,我国科学家把伴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称之为“H型高血压”,而在中国高血压患者中“H型高血压”的患者占75%,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的重要原因。

此次研究表明,在H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降低患者Hcy水平以及心血管和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作用。试验组经6个月治疗后血浆中Hcy水平明显下降,对照组血浆中Hcy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收缩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治疗12周后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且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为给高原地区H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今后应开展涉及面更广的试验,使样本更能代表整体。

猜你喜欢

依那普利半胱氨酸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CT脑血管成像和造影的区别是什么
心理护理对脑血管疾病后抑郁的辅助疗效观察探讨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扩张性心肌病诊断相关性研究
同型半胱氨酸究竟是什么
依那普利等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对患者BNP水平的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肾炎康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价值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