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引导方法

2020-08-27崔勇林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5期
关键词:指导方法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崔勇林

【摘要】本文从丰富的课外阅读图书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建立阅读长效机制等三个方面论述引导农村小学生读书的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农村小学读课外书的条件与城市比较有一定的差距,特别家长对孩子读课外书的意识比较淡薄。怎样引导学生读课外书呢?我经过不断实践,摸索出一些方法,引领学生积极读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丰富课外读物

农村小学较少在学生课外读物上投入充足的资金,课外书数量不多,而且大多数较为陈旧,缺少学生喜欢阅读的书籍,难以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为了改变无书或少书的情况,我根据班级的实际,采取四种办法解决。

第一合理购买。向学生和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新书,由学生和家长商量选定,每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选定自己最喜欢的两至三本书购买。这些书由学生自己选定,阅读兴致一般比较高。

第二开展班内图书交流。把采购书单贴在教室的公示栏,让每个学生随时查阅,找到自己想读的书,就直接与同学借阅或交换。这样虽然每个学期买两三本书,通过借阅或交换就可以读到更多的书,而且在借阅和交换的过程中,培养了班级的凝聚力和良好的读书氛围。

第三开展班与班图书交流。为了继续扩大读书范围,还可以与其他班级建立互换渠道,增加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阅读内容。

第四充分挖掘学校图书室的资源,虽然学校图书室的书比较存旧,但还有一部分适合学生阅读,我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单整理出来,供学生参考,方便学生借阅。

二、激发读书兴趣

农村小学生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加上有较多留守儿童,没有养成基本的读书习惯,需要学校和教师慢慢培养引导,这个过程有点难,有些慢,但认真做起来,也很有乐趣,因为每天都可以看到孩子的进步。特别看到他们静静读书的样子真的很美好,这就是教师的成就感吧。

1.引导从讲故事开始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比如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郑渊洁皮皮鲁系列,《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张天翼童话》《叶圣陶童话》等,里面的故事非常精彩,从老师的口讲出来,就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讲完之后,简简单单一句话:这个故事就在某本书里面……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找来读,有些学生慢半拍,自己手头没有,又一时借不到或换不到,就两三个人挤在一起读。可见,学生阅读的火花一经点燃,阅读的欲望是多么的强烈。

2.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想学生读书,首先教师得读书。课前课后,我经常拿着书到教室读,而学生最感兴趣老师读什么书。我也就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喜欢跟风这个特点进行引导。我读《地球两万里》,很快学生中就有人读《地球两万里》;我读《窗边的小豆豆》,一周之内班里出现好几本《窗边的小豆豆》;我读《十万个为什么》,全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学生在读《十万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读书,就靠教师这样慢慢地带。如果说整天叫着学生读书,而教师从来都不读书,学生也往往读不进去。教师做好榜样,学生就有样学样。

3.做好学生亲人的思想工作

农村人一般文化不高,对于读课外书的认识存在偏见,看到小孩子不做作业而在看书,认为是不务正业或偷懒,除了批评责骂之外,生气之时就会把孩子正在看的课外书扔掉或撕烂。我曾经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为了让家里人支持孩子读书,我除了家访,还给在外务工的家长发信息,把读书的好处告诉大家,让大家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有了家庭亲人的支持,再加上学校教师的引导,形成一个宽松的读书氛围,读书才能坚持下去,并养成习惯,成为滋润学生精神的粮食。

三、形成长效机制

有了丰富的图书,经过引导初步形成了读书氛围,还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来支持学生堅持读书,并逐步形成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没有坚定的意志,电视和手机的诱惑性很强,农村家长管束又不到位,如果平时只是精神的鼓励,往往读着读着就停下来,在习惯未真正形成之时,一定要趁热打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打开书本读起来。

1.评选阅读之星

一般每周五评选一次,评选的要求非常简单:每天做到坚持读书。哪怕读几页都可以评,之所以放低要求,就是让更多孩子得到鼓励。评选出来后,就在班级微信群发布获奖消息。并把“第几周阅读之星名单”张贴在公布栏,为了让孩子更有获得感,就给每个获奖的孩子颁发奖状,“某某同学获得第几周阅读之星,希望你好好读书,优秀成长。”这样的奖状提前打印好,颁发的时候写上名字即可,操作方便简单。农村的孩子获奖的机会少之又少,能够因为自己每天读书得到教师的奖励,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也就给孩子继续读书加足了马力。我还承诺,只要连续拿到5张奖励,就会得到教师送书的奖励,孩子的积极性更高了。

2.不设门槛

小学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和习惯的重要时期,在引导学生读书时,要让学生轻装上阵,尽量不提要求,关键让学生读起来。我从来不要求做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概括内容之类的事情。有些教师认为这样读书学生才能读得入、读得好、进步快。但根据我的实践,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门槛过多过高就破坏学生读书的兴趣,读着读着停下来写一写,想一想,读书的快乐就没了,学生就越读越不想读。所以小学生读书重点应该放在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而不是读懂多少,积累多少知识,明白多少道理。做笔记是读书的高级形式,等读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发生。但刚开始读书,就要求做这做那反而捆住了学生的手脚,读得不痛快,谁都不想读。

3.适当给予方法指导

农村小学生受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阅读知识和经验比较薄弱,特别对一些读书比较困难的孩子,就要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在某个节点,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打通,就会影响他们的读书乐趣,甚至产生畏难不想读的情绪。有些课外书人物比较多,就要帮学生理一理人物主次,了解人物特点,方便学生开展阅读;有些书篇幅较长,故事情节较为复杂,就讲解一下内容,让学生了解脉络和故事梗概,也可告诉学生跟着某条主线去读,给学生一幅清晰的导读图,读起来就更有趣味;有些比较难懂,可与学生一起读,一起讨论,一起交流,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读下去。

引导学生读书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是每一位教师值得做也必须做的事情。既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色,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真正引导学生读书的老师,学生一辈子都会记住。这最我最真实的感言。

猜你喜欢

指导方法农村小学课外阅读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