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探析
2020-08-27黄玉连
黄玉连
【摘要】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于教育行业来说,为其课程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及技术基础,对于教师来说,这不仅是机遇更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如何结合我国教育行业的现状来进行信息技术化的教学应用,成为教育行业的一项重要开发方向。本文就以探析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有效教学为研讨内容,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具体实例,展开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
小学语文的阅读课程作为小学课程基础教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实施起到了有效 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以及知识扩展的重要作用。而伴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飞跃发展,如今小学教学课程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何将信息技术有效的与小学语文阅读课进行有效的相结合,是重点打造有特色有新意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的重点。本文就以此来进行探析,并以小学三年级教材《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作为为实例进行探讨。
一、创设具体情境,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对阅读课所使用的教学教材熟知,并且学会灵活应用素材内容。特别是对于阅读课中的阅读情境的培养,相关任课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手段为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相对应的情境出来,从而让学生快速的进入情境之中。
在情境的设计过程中,除了注意文本保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之外,更要注意整体情境的生动性和可观性,让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相关文章教材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为例。这篇文章是一篇童话故事,它以合理的丰富想象,讲述了一间老屋与一只小猫、一只老母鸡和一只小蜘蛛之间的故事。每当老屋准备倒下的时候,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就依次出现,请求老屋不要倒下以帮助他们,老屋一一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一直没有倒下。故事塑造了一个慈祥的乐于助人的老屋形象。
因为小学生的想象力以及思维发散力往往还没有完全的开发出来,面对这种童话故事的时候有时候无法将想象力完全的展开,从而不能真正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真正含义和内容。所以这就要求相关任课教师在阅读课前就为学生准备好画笔和画板,然后在课堂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将里面出现的场景以及人物通过画画的方式生动的展现出来,从而将老屋这一慈祥且高大的品格用具体画面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如今新媒体技术在校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的小学都引进了新媒体教室一套完整的新媒体教学设备,所以任课教师在讲述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些相关的图片以及视频素材,在朗读的過程中,以PPT的形式播放,这样也是快速帮助学生进入文章场景的一个种非常好的办法。通过诸如画画或者新媒体的教学手段,将创新的教学方式深入到课堂之中。为学生创立生动具体的阅读情境,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具体含义,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整体阅读水平的效果。
二、引进“微课”模式,整合有效信息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今我国各行各业的新媒体工具的应用以及信息化的建设越来越专业化,而在教育行业中,尤其是小学课程教学中,也应该深入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学生体验到更新颖的教学模式。而这其中,自然少了不对与网络化建设的需求。目前随着网络化建设的发展,我们接受信息的速度越来越便捷,而加上新媒体工具的辅助,让我们的信息接受更加全面化。这里的核心就在于,用最快捷的方式和最短的时间,将自己有用或者感兴趣的信息进行了解与学习。
这样的方式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课程中同样非常的合适。比如可以通过10分钟为一个课程的阶段,通过相对短的时间内,进行课程教学的有效简化,将原有的阅读一整篇文章变为阅读其中经常的片段的方式,让学生快速的了解文章素材中最精彩以及最为关键的部分,从而达到了快速掌握的目的。我们将这种全新的授课模式称之为“微课”。“微课”是一种新媒体结合下的全新教学方式,它的设立真正的解决了传统的语文阅读课中由于阅读教材字数太多,核心内容过于分散造成的学生的兴趣度不高,学习态度不积极的问题。“微课”这种教学方式是将课程素材中最核心也是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部分有效的放大,让学生情不自禁的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之中。让学生可以非常轻松的抓住教学素材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更好的指明了学习课程的方向。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微课”这种课程带来了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的文章教学都完美适用于“微课”。因为“微课”强调的是在短时间之内,将文章的核心内容快速准确的灌输给学生,这样很好的解决了原先教学死板的模式。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为例,这篇文章就课堂目标的“预测”进行解释,对四年级小学来说,“预测”的概念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在课堂枯燥地讲解“预测”概念学生未必能完全理解,同时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借助微课的形式,通过“下雨燕子低飞”、“天上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等这些天气现象,让图片、声音合成视频资料,让学生在具体物象中去预知“下雨”,从而解释“预测”的概念,从而让学生在全文中找到“预测结果”的依据。当然,微课制作前的素材收集、元素编辑,构成逻辑性等方面,都需要信息化下的网络资源和相应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借助微课形式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抽象化的概念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但不能忽视的是,在网络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新形式的信息接收,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但如果不能将有效信息进行重构,对有效课堂进行有效聚焦,也会造成学生接收信息及知识的“碎片化”问题。而这对于小学教学的课程中来说,“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很严重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的有效掌握。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系统化的能力还很弱,往往很多知识需要全面系统的学习与了解。“微课”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实际引入到小学阅读课堂中,可以起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以及学生学习兴趣度的效果。所以只有将全新的课程模式与实际的教学素材实际的相结合,才能真正的起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三、以课堂预设,提升情感体验
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了课堂教育水平要不断提升。特别是要重视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不能忽略课堂预设的作用,只有把课堂和预设有效的相结合,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起到增强教学水准的效果。这样的整体设计,也非常的助于学生思维发散力以及阅读能力的综合提供,从而到达全面提升学生阅读综合素质的目的。
“预设是指说话者在说出某个话语或句子时所做的假设,即说话者为保证句子或语段的合适性而必须满足的前提,它是由德国哲学家、现代逻辑奠基人弗雷格于1892年提出。”而课堂中的预设作为小学阅读课程的一种教学手段,在阅读指导课中,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的时候,这篇课文从情感上表达的是老屋的一种奉献自己服务它人的一种精神品质,但如果想要做到让学生深刻的理解这一情感体验,就特别需要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预设这一个教学方式的使用。比如在这篇文章阅读过后,由任课老师提出相关内容时,建议学生将自己幻想成为那个老屋,为什么在自己都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听到了动物的祈求而一而再,再而三的为了保护小动物而不断的牺牲自己。学生通过自己的代入,充分的站在老屋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从而更有效的得出整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这种预设的教学手段可以很好的刺激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以课堂预设增强阅读指导课的有效性。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课堂预设的运用,任课教师要深入细致的进行课本素材的研究、整合工作,在解读相关课程素材时的体验以及感悟的整体性,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阅读课堂中整体预设手段完成的质量与效果。只有任课老师自己进行有效的预设,才能应对学生在课堂预设的过程中出现的五花八门的回答。
当然对于语文阅读课程的预设方面,很多任课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式与方法。不管从哪一种方式入手,但必須要遵循一个核心的理念,那就是阅读课程其实是一种老师、学生以及课本三方的对话一种过程。新课标指引下的课堂预设要求教师要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要求教师眼中更要有“人”的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智慧,找寻自己驾驭课堂的方法。从而达到预设在语文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全面有效应用,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更加有趣。让学生真正的想要课本素材的内容,激发其学习的能动性,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素质。
结束语:
阅读课的有效教学对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创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课的有效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阅读能力、沟通能力,为小学生阅读素质的综合培训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小学校方以及任课教师要紧跟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在教育过程中推陈出新,更好的转变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真正意义上的起到培养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作用,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积极向上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柯文波.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J].青年文学家, 2010(2):94.
[2]刘宁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