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论治行走不稳的卒中病例分析
2020-08-27黄幸张根明高颖白晶常静玲
黄幸 张根明 高颖 白晶 常静玲
脑卒中是造成中国寿命年损失的第一位病因[1-2], 其发病率在中国每年增加 8.7%[3]。西医治疗虽能改善神经缺损症状,但对于卒中伴随的并发症、后遗症、睡眠、语言及情绪等方面无法兼顾治疗,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具有不受治疗时间窗限制、受益人群广泛等优势。本病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畴,广义中风病分为类中风和中风,风邪为其主要证候要素,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本案例从风论治中风病疗效较为显著,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1岁,因“头晕伴行走不稳40余天,言语謇涩35天”来诊。现病史:2019年6月14日晨起时患者出现头晕,平躺数分钟后发现站立、行走不稳,需人搀扶,查头颅CT未见出血,颈椎MRI考虑颈椎病,予止晕针等输液治疗头晕未缓解。6月17日新增右侧面部麻木症状,自行处理,诸症状未改善。6月19日患者头晕加重,无法站立,伴右侧口角歪斜,言语不利,无肢体力弱等症状,查头颅MRI示:右侧小脑、脑干梗死,期间出现意识不清入住ICU,治疗后头晕症状有改善但仍遗留行走不稳。7月26日力求系统诊治收入院。中医四诊信息:得神,面色潮红,右侧额纹、鼻唇沟变浅,右侧鼓腮漏气,伸舌右偏,言语謇涩,语速缓慢,语音低沉,右侧听力下降,头晕,改变体位后明显,数分钟后自行缓解,行走不稳,需拐杖辅助维持平衡,双下肢乏力,右侧面部麻木,双下肢轻度水肿,纳眠可,大便偏干,小便调。平素嗜食辛辣油腻,贪凉饮冷,生活作息不规律。舌象:舌暗红,苔薄黄。脉象:脉弦细。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颈椎病史。个人史:吸烟40余年,30支/日;饮酒40余年,每日40度白酒170 mL。家族史:父母均因脑血管病过世。神经系统查体:神清,言语不利,语速缓慢。双眼可引出水平眼震,右侧上颌支、下颌支浅感觉减退,右侧鼓腮漏气,右侧额纹变浅,右侧闭目无力,构音障碍,伸舌右偏,右侧粗听力减退。四肢深浅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Ⅴ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闭目难立征阳性。生理反射:双侧膝腱、跟腱反射减弱。左侧巴宾斯基征、查多克征阳性。辅助检查:生化:谷丙转氨酶112.1 U/L,谷草转氨酶51.3 U/L,总胆固醇2.80 mmol/L,甘油三酯1.23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66 mmol/L。颅脑MRI+DWI:(1)右侧小脑半球多发急性或亚急性脑梗塞灶可能;(2)双侧额顶叶、侧脑室旁缺血、腔隙性梗塞灶;(3)轻度老年性改变(见图1)。头颅MRA:(1)右侧大脑前动脉由前交通动脉供血;(2)左侧椎动脉优势供血(见图2)。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1)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减慢;(2)基底动脉近端血流速度减慢。颅外血管多系统彩超:(1)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2)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斑块。6分钟步行试验,步行距离:255 m,试验中行走特点:走路偏斜;步基增宽;转弯困难;转弯时步幅减小。西医诊断:脑梗死恢复期(椎基底动脉系统)。中医诊断:中风病。辨证:风痰瘀阻络证。中医以中药、针刺、康复及中医水罐、穴位贴敷等特色疗法治疗。治法:化痰活血通络。处方:清半夏10 g、炒白术10 g、天麻10 g、茯苓10 g、当归20 g、陈皮10 g、泽泻10 g、丹参30 g、胆南星6 g、石菖蒲10 g、郁金10 g、远志10 g、瓜蒌30 g,3剂,水冲服,早晚分服。
上方服后3天,患者行走不稳较前稍有好转,大便调,但因情绪波动,头晕发作明显,头重,面色潮红。舌暗红,苔薄黄腻,脉弦滑。中药以平肝息风,清热活血为治法,增强息风潜阳之功效。处方:天麻10 g、钩藤20 g、石决明15 g、黄芩10 g、炒栀子6 g、川牛膝20 g、生地黄20 g、茯神15 g、石菖蒲10 g、川芎10 g、炒枳壳10 g、赤芍10 g、丹参10 g,7剂,水冲服,早晚分服。
服药1周后患者行走不稳较前有好转,可独自行走50米,平衡功能较前明显好转,头晕改善,舌暗红,苔薄微黄,脉沉细弦。以息风化痰,活血通络为治法,处方:清半夏10 g、炒白术10 g、天麻10 g、茯苓10 g、当归20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10 g、赤芍10 g、地龙10 g、炒蒺藜9 g、钩藤10 g、川牛膝15 g、生杜仲10 g、生地黄10 g,7剂,水冲服,早晚分服。
注:A:弥散像;B:T2像。
图2 患者入院后头颅不同方位MRA检测结果
2 作者评析
回顾患者发病经过,症状从头晕伴行走不稳,至新增右侧口角歪斜、言语不利且有意识不清,来诊以行走不稳伴头晕为主症,病程演变经历了类中风—中风中脏腑—类中风的过程。患者老年男性,发作头晕,以行走不稳为主要表现,言语不利,不伴有意识障碍,影像提示右侧小脑有梗塞,符合中风病—类中风的范畴。平素口味偏辣,素日贪凉,常年饮酒,肝主升主动,喜条达,《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患者情志失调,肝木素旺,肝气失于条达,肝阳上亢,阴不制阳而化风,风性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清窍受阻,风邪闭阻脉络,故头晕伴行走不稳,若痰湿困脾,久则脾虚,运化失司,气为血之帅,血随气逆或气虚血行不畅,则瘀阻脉络,亦出现行走不利。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因患者饮食不节,痰湿内生;肝风携中焦痰湿而上,阻于舌窍,故言语謇涩。舌暗红,苔薄黄腻,脉弦滑,病位在脑,与脾、肝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纵观基本病理因素为风,兼痰瘀互阻,证型从风痰阻络到风阳上扰证,整个过程兼有气虚血瘀之征象;故治法强调息风、活血化瘀。患者虽处恢复期,以标实证候为主,表现为风痰瘀阻络,予化痰通络息风活血为法。
本病例的特色在于对于中医诊断及证型的思路。中医自古代对中风的描述诸多,《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曰“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 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指出中风病中脏腑与中经络的特点。王永炎院士将不以传统中风病的五大症状为表现,以头痛、眩晕、共济失调、目歧视、精神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脑血管病归类为类中风[4]。现学术界将真中风及类中风统一病名为“中风病”,类中风是中风病的二级诊断[5]。证候要素是证候的基本构成单位,是辨证的基本要素和关键,证名由证素相互组合而成[6]。因此, 中风病辨别证候要素及组合特征指导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3 专家点评
范吉平教授:
本病例有关西医的认识及症状比较清晰,中医诊断和中医认识是核心。对于真中风和类中风的鉴别要点,古今医家们提出不同观点。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类中风》中言“凡真中之证,必连经络,多见歪斜偏废之候,与类中之专气致病者,自是不同”,提出肢体偏废为鉴别真中风与类中风的要点。实际上王永炎院士继承了程国彭的观点,将不具备肢体症状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脑血管病称作类中风。元代王履《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提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首次从病因角度提出真中风与类中风的区别。类中风包括六个病名:风痱、风癔(懿)、风痹、风眩、风呆、风痫。《千金要方》所言“四肢不收”“言语不利”“志无大乱”之风痱的病人,定为类中风痱。此病例有头晕、行走不稳表现,中医诊断类中风痱更合适;临床中类中风病人若是只有头晕,不伴有行走不稳,则应诊断类中风眩。其中风眩为本虚标实,以平肝息风、活血祛痰为主;风痱主病在肝肾,涉及心脾,治宜息风开窍、祛痰通络、补益脾肾或肝肾[7]。
林安基教授:
本病例有两点值得思考,第一点,通过患者病情演变的过程,中医如何在临床中判定无传统中风五大主症的卒中患者? 报道中提到的类中风在临床诊断中是一种很好的判定手段,从而更早识别卒中,防止遗漏和延误,以更好指导临床诊疗;第二点,有关卒中患者证型的变化,中风和类中风均由风邪而动;风邪善行而说变,风性主动,固有头晕、行走不稳等征象,风为百病之长,《临证指南医案》言:“盖六气之中,唯风能全兼五气。”风、火、痰、瘀、气虚、阴虚是常见证候要素;此患者兼夹有痰、瘀等征象;治法谨守病机,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予息风化痰、祛瘀通络。中风病病机转化迅速,需注意证候动态时空性特征,根据病情进展的不同时点,辨别出相应证候要素及其组合特征,指导临床遣方用药。
4 小结
中风病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风邪为其主要证候要素,风邪致病起病急骤或病情数变,动摇不定,表现为头晕目眩、行走不稳等特征。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从风论治中风病疗效较为显著。通过对本文典型病例的剖析,医者基于传统思维,深入认识中风病类中风的不同之处,为中医临床尽早识别中风有更好的认识。对卒中的辨证需注重证候时空动态性的特点,为辨证施治提供了用药指导,为中医药防治卒中提供新的思路。